金秋時節,重慶市彭水縣鹿角鎮王家村6組地塊裏一派繁忙景象。翠綠的辣椒枝葉間,紅的綠的辣椒挂滿枝頭,村民們拎著口袋,指尖翻飛間將成熟的辣椒麻利采收,一袋袋摘下的辣椒堆成小山。
辣椒采收現場 攝影 張影
這片如今生機勃勃的辣椒地,在2024年年底前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石漠化荒地。2024年,王家村將石漠化治理與産業發展相結合,投入力量對6組20畝石漠化荒地進行集中整治,讓昔日“不毛之地”逐步具備耕種條件。
2025年初,在充分調研市場需求後,村支兩委決定在整治後的土地中挑選13畝優質地塊發展辣椒種植,並採用“訂單農業”模式降低風險。“我們提前和公司簽了收購合同,由公司提供優質辣椒種,采收後實行訂單收購,村民不用愁銷路。”王家村黨支部書記任川介紹道。
目前,辣椒已進入採摘期,預計總産量可達2萬餘斤。按照2.8元/斤的收購價,這13畝辣椒能為村集體經濟帶來5萬餘元收入。“這筆收入不僅能反哺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更重要的是讓村民們看到了石漠化土地的‘新價值’。”任川表示,王家村將以這片辣椒基地作為集體經濟發展示範點,打破村民對傳統農業的固有認知,讓大家明白通過科學規劃和産業升級,荒坡也能種出“致富果”。
對於未來發展,王家村已有清晰規劃。2026年,王家村將擴大辣椒種植規模,推行“分戶小種、集體統收”模式,鼓勵更多村民參與種植,集中精力提升辣椒品質和産量。村裏統一收購、統一對接市場,既能降低單個農戶的種植風險,又能通過集中銷售提升議價能力,確保村民真正受益。
在辣椒基地務工的1組村民任正群算起了“增收賬”:“基地翻地、栽苗、採摘的時候我來幹活,1小時10元,一天能掙80元-100元。而且幹活地點就在家附近,家裏的莊稼、老人、孩子都能照顧到,一點不耽誤。”據統計,今年辣椒種植季,基地已為村裏20余名村民提供了務工崗位。
昔日亂石嶙峋的荒坡,如今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辣椒園”;曾經讓人頭疼的石漠化難題,如今轉化成了生態改善、農民增收的發展機遇。經過科學規劃,王家村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三贏”,為山區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文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