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主辦的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2025年數字教育大會暨中外人文交流會在重慶科學城明遠未來中學校舉行。中澳兩國專家學者、學校管理者和一線教師代表齊聚一堂,開展了課例展示及主題分享,並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校長論壇,共話數字教育未來,繪就國際人文交流藍圖。
會議現場 供圖 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
活動中,重慶科學城明遠未來中學校教師陳舒彤、澳大利亞蒙特克裏爾學院教學專家帕特裏克・伯恩(Patrick Byrne)、重慶高新區初中信息科技教研員謝明倩分別進行課例展示,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毛丹主持了圓桌分享。跨越國界的教學對話充分體現了中澳雙方學校“以學生為中心”“技術為教育服務”的共同追求,為共探數字技術賦能課堂教學新樣態提供了跨文化教學啟示。
澳大利亞教師進行課例展示 攝影 應佳麗
在主題分享和交流環節,澳大利亞庫梅拉聖公會學院副校長貝克・黛珂斯(Bek Duyckers)等三位澳大利亞學校管理者分別作了主題分享,生動展示了澳大利亞教育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展現了前沿科技與基礎教育融合創新的美好前景。
中外師生開展中華傳統文化交流體驗 攝影 應佳麗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校長論壇環節,成都愛思瑟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監宋珍妮(Jennifer Birdsong)、校長格蕾絲・黑爾(Grace Hale),成都七中初中學校黨委書記李笑非,重慶市第一實驗中學校黨總支書記周鵲虹,重慶科學城含谷中學校黨支部副書記週一業,重慶大學城樹人小學校黨總支書記王睿科分別作了主題分享,結合城市學校的引領示範、鄉村學校的堅韌探索,充分展現了成渝教育人攜手共進、共謀發展的高品質發展格局。
會上,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四所高校與重慶高新區簽署合作協議,將推動高校優質教育資源與區域教育發展深度融合,在教師素養提升、課堂教學變革、數智教研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助力重慶高新區數字教育發展邁入“借智借力、協同創新”新階段。
簽約儀式現場 攝影 應佳麗
近年來,重慶高新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大局,錨定“全國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引領區”建設目標,堅持改革賦能和開放引領“兩手抓”,在數字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方面“雙發力”。目前,重慶高新區已初步形成數字教育生態,成功創建重慶市中外人文交流創新區。
未來,重慶高新區教育系統將堅持創新驅動,在數字教育深度應用上實現新突破;堅持育人為本,在課程教學改革創新上展現新作為;堅持開放互鑒,在國際教育交流合作上開創新局面。(文 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