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場演出讓中外嘉賓直呼“魔力”“絕妙”
來源:重慶日報  |  2025-09-18 09:51:05

  原標題:音樂會奏響長江文明交響樂章 無人機繪就文明互鑒壯美畫卷 兩場演出讓中外嘉賓直呼“魔力”“絕妙”

重慶兩場演出讓中外嘉賓直呼“魔力”“絕妙”

9月17日,重慶國際會客廳,嘉賓們觀看精彩的無人機表演。記者 李雨恒 攝/視覺重慶

重慶兩場演出讓中外嘉賓直呼“魔力”“絕妙”

9月17日,重慶國際會客廳,“重慶之夜”專場音樂會現場。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9月17日晚,山城涼爽宜人。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重慶國際會客廳燈火璀璨,“重慶之夜”長江文明論壇專場音樂會在這裡精彩上演。

  當晚7時許,當指揮執棒登臺,帶領樂團奏響《太陽出來喜洋洋》時,瞬間點燃了現場氛圍。緊接著,《良宵》如同一幅靜謐的月夜圖在聽眾眼前鋪展,盡顯中國傳統音樂的含蓄韻味。

  隨著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二圓舞曲》響起,又將聽眾帶入另一番風情。而小約翰·斯特勞斯的《撥弦波爾卡》《閒聊波爾卡》《狩獵波爾卡》接連奏響時歡快跳躍的聽感讓現場氣氛再度升溫。

  臨近尾聲,《燈火裏的中國》與《長江之歌》兩首作品將音樂會推向高潮。《燈火裏的中國》旋律溫暖動人,勾勒出中國大地的繁華與溫情;《長江之歌》則以恢宏的編排,唱出了長江的波瀾壯闊與文明底蘊。

  “這太有魔力了!”拉丁美洲社會科學院(巴西)研究員諾拉·索菲亞·塞瓦略斯一連用幾個“magic”表達自己對音樂會的喜愛。巴西駐成都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杜瓦爾·巴羅斯表示,這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美妙體驗,“音樂不分國界,無需過多語言就能感受其中的情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沉浸在樂聲中。”

  據悉,本場音樂會也是“重慶之夜”音樂會的首場演出。接下來,“重慶之夜”音樂會品牌將持續以高品質的音樂演出塑造和展示重慶形象,與“新韻重慶”無人機燈光秀展演共同構成重慶週末特色文化活動。

  音樂盛宴落幕後,無人機燈光秀煥新亮相。

  5000架無人機騰空而起,夜空瞬間成為巨型畫布,神女峰、夔門、白鶴梁、石寶寨、大足石刻……靈動光影串聯起長江文明的千年脈絡。“新韻重慶”長江文明論壇專場無人機表演驚艷亮相,為與會嘉賓呈現了一場融合科技與文化的視聽盛宴。

  8時許,第一組無人機編隊在夜空定格出“長江文明論壇”LOGO,“跨越江海 文明互鑒”的主題字樣隨之浮現,簡潔有力的視覺語言瞬間點明活動核心。緊接著,無人機化作奔涌的銀色長河,從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冰雪意象開始,重慶、武漢、南京等長江流域重要城市依次顯現,源遠流長的壯闊場景讓現場嘉賓紛紛舉起相機記錄,現場讚嘆聲一片。

  緊接著,雲霧繚繞的神女峰在紅葉光影的映襯下若隱若現,“巫山神女峰”字樣旋轉靈動,“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的詩意氛圍撲面而來;“高峽出平湖”場景裏,萬州牌樓長江大橋、西山鐘樓等建築輪廓璀璨奪目,立體呈現出三峽庫區的現代繁華。最令人稱絕的是“水韻天工”環節,一條光影小魚在夜空遊弋,當它從尼羅河畔的尼羅尺題刻遊至長江白鶴梁化作石魚的瞬間,古埃及文明與長江文明跨越時空相遇,完美詮釋了文明互鑒的深意。

  隨後,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在蓮花底座的襯托下熠熠生輝,石寶寨從浪花光影中拔地而起,青墨色的夔門山形間,一艘帆船破浪穿行……這些極具辨識度的文化符號,讓多國嘉賓直觀感受到長江流域文明的厚重底蘊。

  臨近尾聲,無人機勾勒出孩童戲水的溫馨畫面,水花飛濺成彩虹,生動展現了山水樂居的美好畫卷。最終,“在重慶”字樣與夜幕下的城市剪影交相輝映,為這場持續20余分鐘的表演畫上圓滿句號。

  “用無人機燈光秀來講述文化故事真是一個絕妙的想法!表演水準更是超乎尋常。”首次來渝的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學考古學系主任穆罕默德·哈米德激動地表示,這不僅是一場燈光秀,更是一部流動的長江文明史詩。哈米德説,過去不同國家的人民都會用岩畫來傳遞信息,而如今無人機等技術為文化傳承注入了新活力,讓古老文明能以更鮮活、直觀的方式被大眾所熟知。“這種技術與文化的結合極具意義,令人印象深刻。”(記者 周雙雙)

編輯:周利宏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