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巫山的青山綠水間,兩大特色農産品——巫山洋芋與巫山甘藍,正以蓬勃的發展勢頭,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金鑰匙”。依託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持續的科技創新,這兩大産業不僅打響了品牌,更實實在在地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村民們收穫洋芋 供圖 巫山“村播”協會
巫山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徵,土壤疏鬆肥沃、透氣性好,加上河流縱橫、水質優良,以及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帶來的充足雨量和日照,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巫山洋芋作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以“黃皮黃心、綿糯回甜”著稱,煎、煮、烤、炸皆宜,還可加工成洋芋粉、洋芋粑粑等産品。近年來,當地引進荷蘭15號、希森6號等高産品種,畝産達4000斤–5000斤,年總産量突破40萬噸。
巫山甘藍則以牛心甘藍為代表,葉片緊實、口感脆嫩,成為秋冬蔬菜市場的“搶手貨”,畝産可達4000公斤,畝産值超8000元。
目前,巫山洋芋種植面積已達21萬畝,覆蓋13個鄉鎮,建成5萬畝高品質示範基地。甘藍産業則實施“1+4”發展戰略,2024年全縣種植面積達5000畝,並通過集中育苗、免費發放3000萬株種苗等方式,推動標準化、規模化種植。

“村播”在田間直播帶貨 供圖 巫山“村播”協會
為解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問題,巫山積極探索新型銷售模式。2025年5月,60余名“村播”在田間開展直播,單場售出1.3萬件“巫山洋芋·我的愛豆”,通過網絡平臺銷往全國。同時,巫山推行訂單農業,與湖北、西安等地建立穩定合作,甘藍首批16噸直供上海,有效填補春季蔬菜市場缺口。2024年,巫山洋芋與甘藍産業為農民增收超過2.5億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
“我們的目標是讓巫山洋芋和甘藍成為全國知名的綠色品牌,真正實現‘一縣一業、一業富民’。”巫山縣特色産業發展中心主任王國軍表示,下一步,巫山將依託“水路空鐵”立體交通網絡,完善冷鏈物流體系,並開發洋芋脆片、甘藍深加工産品,進一步延伸産業鏈。(巫山縣特色産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