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
2022-03-30 10:00:09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合川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

重慶合川: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

重慶合川: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

淶灘古鎮二佛寺

  核心提示

  合川歷史源遠流長,人文璀璨厚重,積澱了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資源,這正是合川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的底氣所在。

  合川將聚焦釣魚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和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兩個重點任務精準發力,堅持不懈打造“中國兒童畫之鄉”“中國龍舟之鄉”等特色文化名牌,持續提升合川歷史文化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

  合川將突出抓好釣魚城半島生態修復和文化保護,以軍事體驗、文化休閒、生態旅遊為重點,打造城市會客廳、風景眼,將按照“2023年迎檢、2025年創成”的進度有序推進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讓更多文化瑰寶“活在當下、服務當代”。

  厚重、豐富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

  合川為什麼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

  “厚重、豐富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我們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寶貴資源,也是我們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的底氣所在!”合川區相關負責人説,合川曾為巴國別都,歷為州郡治所,建制歷史2300多年,歷史源遠流長,人文璀璨厚重,積澱了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資源。

  影響力最大的當屬釣魚城古戰場遺址。

  金庸的小説《神雕俠侶》裏邊有一場著名的襄陽之戰,神雕大俠楊過掄起石頭砸死了蒙軍統帥蒙哥。實際上,真實的故事發生在合川釣魚城。

  700多年前的南宋末年,蒙哥兵臨釣魚城。這位東征西討、所向披靡,幾乎征服了歐亞的統帥,卻在釣魚城遭遇軍民頑強抗擊,不能越雷池半步。1259年,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身亡。蒙哥陣亡,迫使蒙古帝國從歐亞戰場全面撤軍,對世界歷史進程産生了重要影響。

  從西元1243年到1279年,釣魚城軍民浴血奮戰,歷經了大小200余次戰鬥,頑強抵禦蒙、元大軍達36年之久,創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

  融古鎮、古廟、古佛于一體的淶灘鎮擁有全國罕見的禪宗造像聚點。佛教禪宗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傳教,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並有“歷來禪宗不造像”之説。但古鎮依山建造的二佛寺下殿卻出現了全國罕見的禪宗造像聚點。42龕、1700余尊造像氣勢恢宏,技藝精湛,是中國宋代晚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

  合川自古人傑地靈,興學重教之風源遠流長。釣魚城軍事文化、淶灘禪宗文化、巴文化、龍舟文化等優秀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唐朝名相張柬之、理學鼻祖周敦頤、明代鄉賢胡世賞、一代廉吏于成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傑出人物的人文精神在這裡代代相傳。

  由周敦頤題寫的養心亭內刻有他的理學名篇《養心亭記》;以古聖寺的大殿作教室,陶行知在這裡創辦接收抗戰時期難童的育才學校,在這個被譽為大後方“小延安”的地方,創造性地推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1925年,32歲的盧作孚在家鄉合川籌辦民生公司,短短幾年後就完成了長江上游的航運界整合,開始了實業報國的征途,特別是他指揮民生輪船船隊在抗戰時期搶運戰時物資和人員,從而保存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命脈,被稱為東方“敦刻爾克大撤退”……

  合川區文旅委提供的數據表明,合川現有不可移動文物94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釣魚城遺址、淶灘二佛寺摩崖造像、育才學校舊址3處,市級文保單位18處;可移動文物2359件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18個,規上文旅企業21家,A級景區4家,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

  大力推進釣魚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

  合川將如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

  合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挖掘、保護、傳承和展示合川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依託合川傳統文化和歷史風貌,構築體現合川特色的歷史文化遺産傳承保護利用體系,聚焦釣魚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和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兩個重點任務精準發力,堅持不懈打造“中國兒童畫之鄉”“中國龍舟之鄉”等特色文化名牌,持續提升合川歷史文化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

  在釣魚城古戰場遺址保護與利用方面,合川近年來先後投入資金近3.9億元,實施內外城墻修繕、摩崖題刻保護、景區設施建設等項目23項,有效提升了遺址整體風貌和景區接待能力。

  與此同時,合川區統籌城區、景區和三江資源,以22平方公里的釣魚城半島為核心,有序啟動釣魚城大景區建設,將其作為5張城市功能名片之一,突出抓好釣魚城半島生態修復和文化保護,以軍事體驗、文化休閒、生態旅遊為重點,打造城市會客廳、風景眼,建設山水城文深度融合的大景區,增強釣魚城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另外,合川區還深入考古發掘,委託專業團隊完成釣魚城大遺址考古發掘3萬平方米、出土文物1000余件。范家堰南宋衙署遺址獲評“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三等獎。組建國際國內專家團隊,舉辦3屆釣魚城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聯合開展課題研究15項,出版發行《釣魚城遺址申遺系列叢書》,著力挖掘提煉釣魚城突出普遍價值。

  目前,合川正大力推進釣魚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和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

  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方面,合川已完成申遺文本、保護管理規劃、遺址保護辦法等“申遺三大法定要件”編制,釣魚城遺址申遺項目已列入國家“十四五”時期申遺重點培育項目。

  在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方面,合川在申遺框架下,已嚴格按照創建標準編制完成《旅遊景區品質等級評定報告書》《釣魚城景區景觀品質達標説明》,先後實施11項景區提質工程,景區基礎設施、接待能力、服務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改善。經第三方機構測評,各項指標均已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要求。

  力爭2025年成功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21年,合川成功創建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成為第二個重慶主城之外的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十四五”期間,合川將按照“2023年迎檢、2025年創成”的進度有序推進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讓更多文化瑰寶活在當下、服務當代。

  在挖掘傳承歷史文化方面,合川將開展文化溯源,充分提煉展示嘉陵江流域文化,重點挖掘釣魚城文化、秦巴古道—渝合古道文化、盧作孚實業救國精神、周敦頤理學文化、抗戰文化、龍舟文化等本土文化歷史內涵,重點實施龍多山摩崖造像及題刻、淶灘二佛寺摩崖造像、秦家祠堂和楊家祠堂等文保工程,推進釣魚城遺址國家考古公園、釣魚城生態半島、釣魚城國學院等項目建設,用好用活育才學校舊址、周吉可故居、金子沱武裝起義紀念園等本土紅色資源。

  將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傳統風貌區、傳統村落、傳統民居、歷史文化名鎮(村)的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重點實施國立二中舊址、民生公司電燈部舊址、曬網沱鹽倉、東嶽廟遺址等展示利用項目,加快推進繕瑞映山—純陽山歷史文化街區、重棉四廠傳統風貌區、東渡老街改造等項目建設。

  將大力推進三江號子、合川龍舟競渡、合川桃片和合川峽硯製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發展,力爭2025年前實現國家級非遺名錄“零”的突破。

  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合川將充分挖掘自然、人文資源,積極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加快建設知名旅遊目的地。將有序開發三江沿線旅遊資源,推進釣魚城、淶灘古鎮創建5A級景區,精心打造文化遺産探秘、自然生態體驗、紅色文化教育等精品旅遊線路,推動單一景點向綜合旅遊目的地轉變。

  近年來,合川狠抓文化提升,在完善服務設施和繁榮藝術創作上取得顯著成效。一方面,合川已建成區美術館新館、區圖書館新館,文化館、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館,全區公共文化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率達100%,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響”“戶戶通”,公共文體設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15分鐘社區文體生活圈基本形成,正全力推進博物館建設。另一方面,合川綜合運用“寫合川”“畫合川”“跳合川”“唱合川”“攝合川”“演合川”等藝術形式,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多維度打造一批文藝視聽精品,原創音樂《咱村有了新氣象》等多部文藝作品獲得市級及以上大獎,年均創作文藝作品2000余件,兒童畫累計榮獲國內外金獎2260余項。

  下一步,合川將持續發揮好文聯、藝術團、文化館等在文藝創作中的積極作用,推出一批具有藝術感染力、社會影響力的精品力作;將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化藝術健康發展;將大力實施文藝領軍人才計劃,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産業,進一步增強文化軟實力。

  目前,合川已圍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這一重點任務,策劃、包裝和啟動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東津沱數字文創園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總佔地約700畝,以重棉四廠傳統現有風貌為核心,充分利用原重棉四廠廠區資産,通過保護、修繕、加固和功能改造等措施,打造特色數字文創園區。依託釣魚城大IP,發掘和利用重棉四廠工業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形成工業遺産串接産業集群的新型特色旅遊文化空間,打造集文化展示、主題遊樂、數字文創、實踐研學、休閒度假等於一體的沉浸式文旅融合發展的數字文創特色園區,初步規劃為“重棉記憶”懷舊街區、商務商業及娛樂休閒中心、公共景觀廣場及歷史博物館、數博體驗館、創意拓展及文教培訓中心、數字産業孵化基地6個板塊。

  賀娜 王修麗 圖片由合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線上版權與資訊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線上”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線上”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線上”的所有資訊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線上”自有版權資訊(包括但不限于“國際線上專稿”、“國際線上消息”、“國際線上XX消息”“國際線上報道”“國際線上XX報道”等資訊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線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每人平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線上”網站的自有版權資訊産品。否則,國廣國際線上網路(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線上)”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豐富網路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線上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