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何不秉烛游》定档,与许知远、高圆圆共同开启Gap night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何不秉烛游》定档,与许知远、高圆圆共同开启Gap night

来源:北青网2023-12-07 16:39

  优酷人文最新出品的深夜人文漫游纪实节目《何不秉烛游》将于12月13日21:10上线。节目邀请许知远、高圆圆、胡夏、房琪、王小帅、老狼六位来自于不同领域的文化名人,走进不同城市的夜晚,一边欣赏夜晚的美景,品尝夜晚的美食,一边与夜晚城市中的各色人群邂逅、碰撞、思考。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当代年轻人,白天受限于工作和学习环境,难以真实的表达自我,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人的“社会性”面貌。基于此,优酷人文联合王圣志导演深度洞察时代情绪,遂拓展“夜晚”这一新的文化表达场景,将《何不秉烛游》定位为“当代人的Gap night”,着力展现人的“真实性”面貌。

  《何不秉烛游》不仅是优酷人文的又一部深度触达灵魂之作,更是“文化夜场”栏目的第二部作品。节目将深度呈现夜晚独有的感性与治愈功效,缓解当代人的忙碌与高压,回归真实、深刻与自由,打造充满温度与智慧的Gap night。

  夜游、夜会、夜想

  《何不秉烛游》打开当代人的Gap night

  自媒体时代下,大众的自我意识逐渐崛起,更渴望拥有精神层面的享受与共鸣。人们在生存之上,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热衷于享受属于自己的精神时光。

  《何不秉烛游》基于6个城市的不同夜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心灵舞台”,6位嘉宾在这里尽情的邂逅那些有趣灵魂,一起卸下社会伪装,进行真诚、真实、有启发、有意义的谈话。

  节目中,嘉宾在城市的夜色里漫游,夜会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一起谈天说地,让思绪在夜空中尽情活跃。节目多场景、多视角、多维度呈现出了五彩缤纷的都市人生,绘制了一幅幅当代人的夜晚寻梦生活图鉴。在一张张有着清晰的城市和时代印记的面孔上,嘉宾与城市之间产生了共情,这将带给观众更新鲜的Gap night城市体验。

  《何不秉烛游》将去到长沙、北京、上海等6座城市,夜游长沙的文襄园、太平街,北京的八大胡同、什刹海等多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街区。这些从古至今无数人留下过足迹的小巷、胡同、街道、海边,均将在《何不秉烛游》的探索中,与“人”一起呈现更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何不秉烛游》邀请的6位嘉宾,是一群有不同浪漫气质的人,深夜中对话灵魂的夜游旅人许知远、20余年后故地重游的高圆圆、热爱夜晚的青年歌手胡夏、热爱生活的90后旅行博主房琪、刻画过无数个城市夜晚的导演王小帅、唱尽青春与沧桑的歌手老狼,他们将与各自熟悉的城市在夜晚迎来第一次“亲密”接触,作家、演员、歌手、旅行博主、导演的身份在浪漫的夜色中被“融化”。

  嘉宾们将在城市的夜晚分别“夜会”不同职业、身份的“有故事”的人,他们身上会有属于这个城市夜晚的动人故事。关于传承,关于选择,关于热爱,关于事业,关于情感,关于过去,关于未来……是芸芸众生的自我找寻。在7个不同的夜晚,观众将跟随嘉宾们的所见所闻所说,开启“夜游”模式,感受夜色的美好,感受内心的共鸣。

  优酷人文深耕“文化夜场”

  在夜的缝隙中聆听最动人的故事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夜游市场规模1.57万亿,夜间出游意愿达95%。比起白天的高压生活,夜晚的人们更加自由和感性,《何不秉烛游》从夜游视角切入,放大现代人感性、细腻的一面,在夜的缝隙中倾听人们藏在心底的故事,为都市人的深夜带来更加深刻和治愈的体验感。

  “以文化人温暖众生”一直是优酷人文秉持的使命,其出品的节目也充满了“关怀和启迪”的人文底色,凭借敏锐的人物洞察力和内容感受力,优酷人文持续发挥厂牌价值优势,与主创团队一起不断创造新的节目价值。《何不秉烛游》除了邀请头部文化人物担任嘉宾之外,更由纪录片知名导演王圣志领衔创作。王圣志导演团队曾打造过《早餐中国》《文学的日常》《下饭菜》等多部优质文化作品,其中《早餐中国》创下9.2的豆瓣高分个人纪录,和优酷人文联合推出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也收获了8.9的豆瓣高分。王圣志导演团队专业的拍摄手法,和细腻的洞察力,为节目打上了浪漫的烙印。

  《何不秉烛游》不仅有优秀主创团队保驾护航,更将依托于优酷人文强大的文化阵地,持续放大内容影响力。作为频道内“文化夜场”栏目的又一部力作,《何不秉烛游》也将深耕新的文化表达场景,为这场Gap night再添一抹色彩,也为这个时代的文化传播带来更多可能性。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一颗汶川“甜樱桃”背后的科技密码

  • 《中马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在马发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5-31 09:30
试点成效如何?创新路上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需求?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发展还有哪些诉求?记者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实践者的诉求与心声。
2024-05-31 04:25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继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之后,该校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再获新突破,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2024-05-31 04:25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国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2024-05-31 04:25
商用车的智能化发展,提升了商用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在长途驾驶等多种场景下具有实用意义。
2024-05-30 07:52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
2024-05-30 07:50
研究团队分析了富含有益化学物质的橙皮提取物,研究其减少TMAO和三甲胺(TMA)产生的潜力。
2024-05-30 07:4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少华发现,很多孩子缺少动手能力,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类的兴趣不大、手动不勤。
2024-05-30 07:47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2024-05-30 07:45
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对幼虫来说,发光不仅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2024-05-30 07:44
由于量子比特非常敏感,需要将它们尽可能地与环境干扰隔离,因此新型制冷机也有助加快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
2024-05-29 09:2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否存在乳腺癌细胞。
2024-05-29 09:22
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
2024-05-29 09:22
此项成果将有力推动高品质血橙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并为后续血橙特异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核心素材。
2024-05-29 09:21
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预估至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千兆吨,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完成,相关论文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2024-05-29 04:55
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2024-05-29 04:55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家使用超过10年的旧洗衣机出现了故障,王先生决定购买一台新机,但家里这台旧机如何处理,让他犯了愁。经过对比选购,他最后在线下购得了一款洗干一体机。
2024-05-28 04:20
一年间,C919投入“京沪航线”、服务“春运”、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6月1日,东航将使用C919执飞“香港-上海”商业包机航班。
2024-05-28 09: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