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综艺看点 > 正文

年味儿里的榆林范儿

来源:北青网娱乐2024-02-07 17:12

  龙腾瑞气春来到,陕北年味儿正当“潮”。当《品物皆春》遇到陕北榆林,碰撞出一股“年味儿里的榆林范儿”:陕北大秧歌、横山老腰鼓、锣鼓吹打乐、榆林小曲、米脂唢呐,以及各种民间乐器和非遗项目在舞台上竞相亮相,古典与时尚和鸣,传统与现代碰撞,浓郁年味儿溢出屏幕,让千年国粹焕发民族自信。

  年味儿声音变身“创意打击乐”

  年味儿是一种通感,总有那么一瞬间,当某些声音响起时,会让你DNA大动:“没错,这就是春节!”创意打击乐《品物皆春》就抓住人最敏感的听觉神经,采集市井中最具烟火的年味儿声响:冰凌初开的春水声、春风中飞过的鸽哨声、剪窗花的咔嚓声、石雕的斧凿声、银匠的淬火声、年夜饭的呲啦声、爆竹的噼啪声、热气腾腾的祝福声、新生儿呱呱坠地的婴啼声……这些非遗技艺和新春意象传达出的声音此起彼伏、渐成交响。最终,唢呐声起,鼓角齐鸣,所有声音融入这新春最振奋人心的节奏,奏鸣出属于“品物皆春”的“独家序曲”。

  腰鼓与街舞“撞味”混搭

  腰鼓一响,声震八方,热血沸腾,尘土飞扬,这是陕北过年的年味儿担当。在“品物皆春”的舞台上,来自榆林的非遗项目“横山老腰鼓”热力登场,与时尚街舞在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中火辣battle。双方大招频出,直接硬杠,传承人曹闰茗领衔的腰鼓队以密集的高难度动作和豪放的表演完全不落下风,舞出了全新态度。街舞和腰鼓“撞味”pk、互相激发,在声光电的配合下,呈现出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大秀,新春值翻倍,热力值爆表,点燃了冬日里的激情。

  秧歌一扭太“上头”

  大秧歌是陕北过年的全民狂欢,唢呐震天,锣鼓动地,伞头飞转,彩扇狂翻。在《品物皆春》的舞台上,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陕北大秧歌也扭上舞台,在节目中几番亮相,演绎出不同的年味儿。在开场节目《品物皆春》里,它与创意打击乐相互激发,点燃过年的第一把火;在陕北民歌互动唱《红红火火过大年》中,它变身“民歌点唱机”,激发出全场观众的民歌基因;在赤牛坬拍摄的外景歌舞《过年的味道》中,它与千人枣糕宴的庞大阵容震撼登场,以全新面貌成为年味担当。

  唢呐可以有多“潮”

  唢呐声音激越高亢,不仅是过年氛围的“声音门面”,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民乐的“头部担当”。在《品物皆春》为甲辰龙年特别策划的歌舞秀《龙船》中,唢呐演奏家牛建党与歌手周晓鸥联袂登场,电音唢呐与摇滚乐互相激荡,让唢呐这种古老乐器潮范儿十足,也让《龙船》这首歌曲更具苍凉雄壮的洪荒力量。

  除了唢呐之外,还有多种民族器乐和非遗项目在晚会中精彩亮相,让整场演出国风浓郁、年味爆棚。布衣乐队演唱的《喝不完的酒》与笛子名曲《对花》做了巧妙融合;张尕怂在与土豆王国合作的《一年又一年》中,用三弦弹唱出《春节序曲》的旋律,瞬间让年味拉满;非遗项目《榆林小曲》将传统曲目《绣荷包》与流行音乐进行了二度创编,丝竹管弦配合视觉特效,流淌出一片春意盎然。

  整场演出以“品物皆春”为主题,在年味爆棚中展示出浓浓的热闹劲儿、烟火气儿和榆林范儿。今晚19:30,《品物皆春·2024与你一起过大年》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隆重登场,让我们与你一起、不见不散!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一颗汶川“甜樱桃”背后的科技密码

  • 《中马建交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在马发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5-31 09:30
试点成效如何?创新路上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需求?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发展还有哪些诉求?记者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实践者的诉求与心声。
2024-05-31 04:25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继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之后,该校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再获新突破,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2024-05-31 04:25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2024-05-31 04:25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国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2024-05-31 04:25
商用车的智能化发展,提升了商用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在长途驾驶等多种场景下具有实用意义。
2024-05-30 07:52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
2024-05-30 07:50
研究团队分析了富含有益化学物质的橙皮提取物,研究其减少TMAO和三甲胺(TMA)产生的潜力。
2024-05-30 07:4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少华发现,很多孩子缺少动手能力,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类的兴趣不大、手动不勤。
2024-05-30 07:47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2024-05-30 07:45
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对幼虫来说,发光不仅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2024-05-30 07:44
由于量子比特非常敏感,需要将它们尽可能地与环境干扰隔离,因此新型制冷机也有助加快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
2024-05-29 09:2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否存在乳腺癌细胞。
2024-05-29 09:22
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
2024-05-29 09:22
此项成果将有力推动高品质血橙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并为后续血橙特异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核心素材。
2024-05-29 09:21
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预估至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千兆吨,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完成,相关论文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2024-05-29 04:55
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2024-05-29 04:55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家使用超过10年的旧洗衣机出现了故障,王先生决定购买一台新机,但家里这台旧机如何处理,让他犯了愁。经过对比选购,他最后在线下购得了一款洗干一体机。
2024-05-28 04:20
一年间,C919投入“京沪航线”、服务“春运”、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6月1日,东航将使用C919执飞“香港-上海”商业包机航班。
2024-05-28 09: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