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教育全球化,國際教育合作、互動的逐漸增強,具備世界共性的教育樣式在國內逐步普及推廣,教育的深度與維度逐漸增加。隨著中國加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國際教育需求日趨旺盛,因此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
為此,國際在線教育頻道推出“校長來了”主題系列採訪,特邀上海凱文-博華雙語學校副校長許治政做客國際在線,就國際教育未來發展發表自己的觀點。
上海凱文-博華雙語學校副校長許治政,上海交通大學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美國哈佛大學 學校管理和領導證書。
歷任惠靈頓(中國)、耀華國際教育學校、寧波諾丁漢大學等上海、浙江多所知名K-12國際教育學校及中外合作大學。熟悉A-Level、IB、美高&AP、澳洲等各類國際課程,有著10多年豐富的國際教育從業和管理經驗。
為學生鋪設多路徑成才通道
上海凱文-博華雙語學校(原上海帕丁頓雙語學校)是由凱文教育集團運營管理,是奉賢區第一所面向全市招生的涵蓋K-12(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學段的民辦全日制寄宿學校。自1998年創校以來,在當地擁有良好的口碑和美譽度,目前在讀學生1800多人。學校佔地面積82畝,擁有功能齊全的教學樓、運動場、學生宿舍、食堂、室內游泳館、籃球館、擊劍館等設施。
學校國際部面向7-12年級的優秀學生,系統性地開設了英美藝術課程、英美學術課程和澳洲直通課程,為學生鋪設多路徑成才通道。學校獲得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CAIE)權威授權(學校代碼CX137),同時也是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教育局(BSSS)中國唯一授權的海外學校,學生註冊澳大利亞高中學籍,直升海外大學。
辦學特色:
到孩子的一個亮點和特色 發揮孩子的長處
許治政表示,首先作為家長對自己孩子來説,肯定是了解的,您對自己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水準,肯定是有比較客觀清晰的認知。然後我們要找到孩子的一個亮點和特色,也就是説你不要以己之短和別人的長處去比、去競爭,更多的是需要發揮自己的長處。
比如説他是比較偏向於理工科學科的,他可能是有偏科的學生,那他可能更適合A-level的課程,如果他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各方面成績也都很優秀,他可以嘗試一下IB課程。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説,他其實是個普娃,甚至他可能之前並沒有接觸過國際學校、國際教育,對於他來説他更多的是需要有銜接的課程。
像上海凱文-博華雙語學校,我們是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一方面在堅持中國國家大綱課程的基礎上,還開設了一些預備銜接課程,這樣子就可以很好地幫助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做好兩條腿走路的準備,讓他很好地去打好相關的基礎。
到高中階段,如果他已經確定走國際高中路線,根據他的學業成績,如果他是一個成績相對來説比較薄弱的學生,但是他有其他方面的特長,可以走我們澳洲課程路線,它的課程就是比較短平快,比較簡單,只要兩年時間完成五門學科的一個學習,最後以澳洲普通高中的學生身份和澳洲的其他學生共同去申請澳洲的學校,當然他的成績也可以申請英聯邦其他國家的學校,是有同等效力的。我們國內現在“內卷”比較厲害,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口比較多,而像澳洲其實相對來説人口比較少一些,競爭壓力相對來説會小很多,很多孩子在這樣的求學過程中更能找回自信,找到自己學習的快樂。
對於有些學生來説,他如果是有藝術方面興趣或者特長,也非常歡迎他來報考我們學校的藝術方面的特色項目,我們有非常專業的教師團隊,而且以我們北京辦學的經驗來説,每年基本上有一半左右學生都能申請到倫敦最好的倫敦藝術大學,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説,其實也是實現了藝術爬藤的作用。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家長選擇學校來,一方面要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根據他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包括他現在的現實基礎,到底適合什麼樣的水準,儘量不要去卷目前最激烈的賽道,這個其實對於很多孩子來説他並不能實際改變他的現狀,更多的只是從一個賽道卷到另一個賽道,而是要更好地去了解孩子,去挖掘孩子的特長和特點,選擇他更適合的道路。
對於真正學習比較要衝牛津、劍橋為核心的課程來説,他可能還是選擇A-level課程更有優勢一點,所以説還是要因人而異,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課程,適合自己的學校。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體驗 培養跨文化溝通技能
許治政表示,要培養中國根基與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體驗:學生應該有機會接觸不同文化、信仰和價值觀,並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這可以通過組織交流項目、實地考察和參與國際性的活動來實現。
強調語言學習:學習外語是成為世界公民的關鍵因素之一。學生應該有機會學習至少一種外語,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和與國際社區進行交流。
培養跨文化溝通技能:學生需要掌握跨文化溝通技能,包括尊重他人、傾聽並理解他人觀點、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解決跨文化衝突的能力。
加強歷史和地理知識:學生應該了解世界各地的歷史和地理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和影響。
培養全球意識:學生應該了解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貧困和人權等,以及如何為解決這些問題做出貢獻。
鼓勵國際志願服務: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國際志願服務項目來獲得實踐經驗,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其他文化和社區的需求。
許治政經典語錄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