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電影實現矩陣式發展
2022-10-13 09:12:04來源:北京日報編輯:武若曦

  這十年來,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擴張,票房一再刷新紀錄,觀眾觀影習慣已經養成。以主旋律影片為代表的國産電影,在市場上強勢發力,贏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既有很好的票房成績,又得到觀眾的支持和喜愛,既有正能量的傳播,也有藝術上的探索。中國電影這十年來不是簡單地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而是在市場、藝術、産業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從整體上構成了我們電影的發展,是一種矩陣式的。”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力説。

  市場

  國産片主體地位穩固

  過去十年裏,中國電影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一部部緊扣時代脈搏、緊跟觀眾需求、故事精彩動人、製作水準成熟的商業大片應運而生,將電影票房推向新高度。2012年,中國電影市場全年票房僅為171億元,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變成了470億元,同比增長1.75倍。

  票房高達57.75億元的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長津湖》,無疑是電影市場繁榮景象最突出的範例。該片擁有華語電影從臺前到幕後的頂級配置,對“長津湖戰役”全方位的展現不僅帶給觀眾震撼的視聽感受,也引爆了全社會強烈的愛國熱情。《長津湖》的成功,充分證明了中國電影巨大的市場潛力。

  過去的兩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均超過北美,成為全球單一市場票房冠軍。這其中,國産片的票房貢獻最大。在中國影史票房榜中,排名前十的電影中,有九部都是國産片,《長津湖》《戰狼2》《你好,李煥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牢牢佔據前五名的位置。國産片的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穩固。

  火爆市場的背後離不開硬體設施的進步。我國影院數量從2012年的3000家發展到2022年的12000家,增長了300%。IMAX、中國巨幕等特效廳的快速建設,提升了觀影體驗,擴大了市場規模。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介紹,近十年熱門檔期逐步成熟,觀眾越來越習慣在節假日走進電影院,尤其是春節檔、國慶檔引發的觀影熱潮,誕生了一批票房“30億+”的爆款作品。此外,類型片不斷成熟,找到了更符合本土觀眾口味的故事。

  藝術

  類型題材風格迎來創作井噴

  主旋律影片完美融入商業元素、現實主義題材引發觀眾共鳴、動畫電影大放異彩、小眾文藝片彰顯品質……從藝術表達上看,十年來的中國電影在類型、題材、風格上迎來了創作井噴,市場豐富性和多元性進一步提升。

  如果説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是主旋律商業大片的一次試水,那麼2022年的主旋律影片已經完成了多次迭代升級,在題材和手法上不斷推陳出新。《湄公河行動》《戰狼2》《紅海行動》是軍事動作主旋律,主打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革命者》《1921》回溯歷史,講述先輩們的崢嶸歲月;《中國機長》《萬里歸途》《平凡英雄》聚焦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洋溢著追夢人的理想情懷……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雄獅少年》《新神榜:楊戩》等國産動畫電影,讓人領略到了中國故事和東方審美的獨特魅力。《白蛇:緣起》《新神榜:楊戩》的導演趙霽感慨,每次電影上映後,他都能感受到觀眾的喜愛和寬容。“以前觀眾看外國動畫比較多,最近幾年大家看到越來越多的優秀國漫作品,開始養成這個習慣,畢竟國産動畫和我們的文化更近。”他説,“從創作的角度看,一方面是從業者經過更專業的教育和訓練,用更新的影視思維來創作;另一方面技術的進步也逐漸降低了動畫製作的門檻。”

  以往被視作小眾、缺乏票房潛力的文藝片、紀錄電影,這十年則憑藉高口碑,既實現了藝術表達,也收穫了令人驚喜的票房。2016年的《百鳥朝鳳》,還需要出品人“下跪求排片”,如今借助發達的社交網絡和短視頻平臺,再小眾的作品也能找到屬於它的受眾。《岡仁波齊》《地球最後的夜晚》《掬水月在手》《愛情神話》等片的“出圈”就是這樣。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影展、FIRST青年影展等大型節展,也為青年電影人提供了無門檻的舞臺,讓他們看到了實現電影夢的可能。

  産業

  成熟高效的製作體系建立

  劇本階段有“劇本醫生”提意見、拍攝前利用虛擬製片提高效率、後期製作有MOREVFX這樣的國産頂級特效公司保駕護航、宣發手段玩出各種花樣……無論是電影創作的初期籌備、現場拍攝還是後期製作、發行行銷等各環節,這十年的中國電影已經建立了一套成熟高效的工業製作體系,更好地推動行業發展。

  今年暑期檔的現象級影片《獨行月球》,讓觀眾驚嘆,原來國産片的視覺效果已經完全不輸好萊塢大片。開心麻花影業董事長劉洪濤坦言,早在該片初創階段,他們就知道,這會是一部重度電影工業作品,將面對巨大挑戰。在影片公映前的每個階段,主創團隊都自覺向國際水準看齊,以創新的系統化思維創作,最終達到了國産科幻電影的新高度。片中的袋鼠“剛子”全身毛髮將近五千萬根,劇組充分運用動作捕捉、面部表情捕捉、高精度渲染等技術,呈現出一個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和毛髮紋理均栩栩如生、逼近真實的數字角色。

  “現在中國電影的技術水準基本到了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出來的程度,這是巨大的進步。”劉洪濤説,這一進步,離不開觀眾欣賞需求的提高和中國電影人的奮鬥。

  從國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邁出的第一步,到後續的《刺殺小説家》《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明日戰記》,每一部都在上一部的基礎上向前推進,在製作上更進一步,同時也為下一部提供經驗……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水準,就在一部部作品的實踐和從業者之間的“傳幫帶”中穩步前行。(記者 袁雲兒)

  專家點評

  溫暖現實主義

  看到光明和希望

  三個關鍵詞總結這十年。

  首先是主旋律電影的不斷拓展,與觀眾形成了良性互動,在傳達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佔據了市場。新主流電影只有不斷拓展,在題材、類型、風格上做到多樣化,才能滿足觀眾需求。

  第二個關鍵詞是溫暖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是中國電影的根基,離開了根基,中國電影發展就會失去基本方向。溫暖現實主義,則是説在直面現實的時候,要看到光明和希望,像《我不是藥神》《送你一朵小紅花》《少年的你》都是比較優秀的這類作品。

  第三個關鍵詞是檔期的優化。經過這十年的發展,無論行業還是觀眾都對檔期有了很明確的認識,暑期檔、國慶檔、春節檔成為每年的重要票倉。未來,我們還要不斷優化檔期,要提前佈局,像超市一樣供應品種豐富、類型多樣的影片,讓市場多元起來。

  我們這十年已經讓觀眾養成了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未來要重點培養新一代95後、99後觀眾的觀影習慣。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饒曙光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