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演出 > 正文
疫情期間線下線上演出此消彼長 直播或成演出行業“第二舞臺”
2022-11-17 10:04:56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劉欣

  一對年輕的揚琴演奏情侶成為短視頻平臺頗受歡迎的“揚琴CP”;京城的首家黃梅戲民營劇團把演出搬進直播間後,有了新的收入來源……疫情期間線下演出市場規模收縮,卻催化了線上演出,使得直播有望成為演出行業的“第二舞臺”。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演出市場規模總體下降41.3%,演出票房收入相應減少30%。但此消彼長的是,2022年網絡表演直播行業規模達到1844.42億,相關行業的直播賬號達1.41億個。僅以曲藝類為例,過去一年直播的觀看時長就增長了近300%。

  “揚琴CP”線上揚國風

  周婷婷是中央民族樂團的揚琴演奏員。往年她在劇院、音樂廳演出,今年又有了一個新的“舞臺”。

  “今年5月,北京疫情反復,我們所有的演出全都暫停。”為了應對疫情,周婷婷與男友萌生出上短視頻平臺展示民樂表演的想法,並得到了中央民族樂團的支持。

  説幹就幹,兩人在抖音註冊了“揚琴CP”的賬號,打算以創新的四手聯彈形式進行表演。開播前,第一次“吃螃蟹”的兩人對直播表演研究了很多次。“比如兩台揚琴並排擺放會很寬,不適合直播的豎屏,我們要考慮琴的擺放位置;還有,四手聯彈的形式在揚琴領域比較少見,我們為此重新設計了曲譜。”周婷婷説。

  雖然做了不少功課,但一開始直播間裏卻門可羅雀。周婷婷回憶,從小在“學院派”圈子裏成長的兩人,一開始演奏的曲子雖然“高精尖”,但不夠通俗,也沒能吸引更多觀眾。

  “要提高觀眾接受度,找到雅俗共賞的內容。”周婷婷和男友商量後,開始編排一些通俗歌曲,比如周傑倫的新歌、時下熱門的中國風歌曲等。在熟悉的旋律下,新觀眾開始有興趣多逗留幾秒,漸漸地被悠揚的樂聲吸引。不忙時,“揚琴CP”一週會直播兩到三次,每場演出都能有上千觀眾,累計觀看超過了十萬。

  民營劇團線上渡難關

  除了像周婷婷這樣的演奏者以個人形式觸網直播,還有一些劇團、演出團體在線上開闢出新的演出空間,從而度過生存困境。

  80後黃梅戲演員林蜜蜜是北京首家黃梅戲民營劇團——長樂黃梅戲劇團的創立者。2020年1月19日劇團在北京舉辦成立10週年慶典時,還和幾家劇院簽訂了春節期間的演出協議。但沒想到隨後迎來的是全部取消通知。

  演員離職、新演員招募計劃暫停、線下演出停滯……民營劇團沒有演出就沒有收入來源。有人勸林蜜蜜乾脆解散劇團,但她猶豫再三,還是捨不得。這段難熬的日子,為了舒緩壓力,林蜜蜜有時會去刷刷短視頻、看看直播。“有一天,我突然想,要不我去抖音直播間跟大家唱唱戲、説説話吧,至少能開心一點。”於是,林蜜蜜開起直播,對著手機鏡頭清唱了幾段黃梅戲。第一次試水收穫了幾十塊錢的打賞收入,“那時我這才知道,原來做主播是可以掙錢的”。

  她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開始琢磨直播技巧。黃梅戲的優勢不在扮相,而是唱腔,所以演員很少穿戴戲曲行頭直播,也幾乎不用濾鏡;直播間的人氣要旺,除了用唱功“征服”觀眾,互動也很重要……漸漸地,看直播的觀眾多了,林蜜蜜把劇團高水準的演出搬到直播間,曾收穫60多萬網友觀看。

  “靠著戲迷們在直播間的點讚和打賞,從2020年開播至今,劇團日常運營和演員的基本工資得到了保障,我還持續資助了4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學習黃梅戲。”林蜜蜜坦言,線下演出不穩定,直播間反而成了最穩定的“舞臺”。

  打賞成演藝經濟新形態

  此前喜歡聽線下音樂會的陳女士如今時不時地會去直播間裏聽聽鋼琴、古箏等演奏,享受音樂帶來的寧靜;滿心期待線下音樂節的80後張曉看了一場樂隊的線上演出後,收穫了新的快樂。疫情背景下,演出行業不得不擁抱新變化、也迎來新挑戰。

  根據中演協對2022年“五一”假期演出市場所做的監測,全國演出場次同比下降53%。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李彪認為,直播打賞已成為演藝經濟的新“舞臺”與新形態。而這一點,不僅僅是源於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近年來民俗類演出受影響大,傳統曲藝演出觀眾老齡化,國內演出市場不成熟,上下游産業鏈沒有真正打通等問題,也能借由直播的新形式帶來轉機。

  “線上直播為演藝行業帶來新傳承、新增量,其本質是一種內容經濟。”李彪表示,演員通過打賞獲得收入,從而可以再精進技藝、傳承手藝。但與線下觀看不同,在直播平臺上,觀眾觀看體驗不好就會馬上離開,這也要求演員必須通過打磨、提高自己的技藝來吸引觀眾。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