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涵養家國情懷 凝聚奮進力量
2022-11-22 10:22:49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武若曦

  圖為紅色文物遺産古田會議會址。廖龍華攝(影像中國)製圖:張芳曼 汪哲平

  現實主義精神持續高昂,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奮進歷程轉化為文藝作品中的生動故事,打動人、感染人、鼓舞人。

  以契合當代觀眾的審美方式,開掘傳統文化的精神寶庫,賦予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以新的時代光彩。

  英雄故事蘊含著家國情懷的強大感召力,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廣泛傳揚英雄精神,是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愛國主義是文藝作品常寫常新的主題。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鬥。近年來,愛國主義主題文藝作品大量涌現,愛國之情噴薄而出,家國情懷感人肺腑,激發起廣泛向心力、凝聚力,為奮進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觀照社會現實,描繪時代奮進之路

  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充沛的靈感、豐富的素材。電視劇《山海情》把鏡頭對準脫貧攻堅一線,扶貧幹部馬得福和鄉親們生動詮釋了如何用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彩調劇《新劉三姐》深入挖掘壯鄉兒女追夢圓夢的動人故事,因歌起舞、以舞伴歌,抒發了真摯而熱烈的鄉土情、家國情。

  緊跟時代步伐,文藝創作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筆墨當隨時代,美術作品《龍騰大灣》《雄安進行時》《飛天圓夢》《天眼》《互聯網時代與人工智能》等描繪城鄉新氣象,展現科技新進展,銘刻成就,定格記憶。電視劇《麓山之歌》用詩意方式開掘工業題材,在工業美學和煙火氣息的融匯中呈現新時代新氣象。

  現實主義精神持續高昂,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奮進歷程轉化為文藝作品中的生動故事,打動人、感染人、鼓舞人。電影《中國醫生》《穿過寒冬擁抱你》《你是我的春天》,話劇《逆行》《人民至上》以不同視角、風格和手法,展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謳歌偉大抗疫精神。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電視劇《人世間》、電影《我的姐姐》等作品,從真實的生活、樸實的情感出發,在平凡中發現偉大,在質樸中凸顯崇高,揭示了內蘊于平凡世間的進取之志和無私大愛。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新時代的奮鬥故事給予文藝創作者發掘、提煉和呈現的無限可能。電視劇《運河邊的人們》採取小切口、大敘事的方式,以路長河等人物的擔當和情義,彰顯時代精神。電視劇《裝臺》中,刁順子等普通人面對困難,不埋怨、不放棄,顯示出堅韌意志和不屈力量。

  中外合拍紀錄片《柴米油鹽之上》記錄了村支書、卡車司機、雜技演員等平凡人追夢小康的鮮活故事,繪就大國小康的時代畫卷。外籍導演柯文思上世紀80年代曾到過中國,拍此片時他故地重遊,感慨萬千:“我希望用影片記錄中華民族自尊、自信的一面,記錄中國人民對生活的熱情和樂觀。我們拍的是中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用鏡頭展示中國人民的生存之道。”

  奏響古韻新聲,彰顯中華文化之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綿延數千載,家國情懷始終是鮮明底色。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經典咏流傳》《中華好詩詞》《典籍裏的中國》等一批優質文化綜藝節目,以契合當代觀眾的審美方式,開掘傳統文化的精神寶庫,賦予深厚持久的愛國主義傳統以新的時代光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把傳世經典《千里江山圖》的創作故事搬上舞臺,讓人感受傳承千年的藝匠精神和文化情懷。音舞詩畫節目《憶江南》以現代藝術手法展現中華美學精神,形神兼備,意境深遠。“中國夢”主題歌曲《春風十萬里》化用古人詩句,用形象化、藝術性的音樂語言營造意境,不僅頻頻登上各大晚會,更在短視頻平臺上受到歡迎。這首歌唱出了文脈流傳的源頭活水,也傳遞出中華大地的勃勃生機。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要的是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今年6月,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領銜講解的短視頻版《唐詩三百首》在網上推出,74條視頻在兩個月時間裏播放量突破4000萬。抖音平臺發佈的古詩詞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該平臺古詩詞相關視頻累計播放量178億,同比增長168%。“戲腔”歌曲、國風文創成為網絡爆款,年輕人自發生産海量國風內容……短視頻、影視綜藝、文創、文旅,人們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與傳統文化的“超連結”。在這一過程中,傳統文化積澱下來的浩然長存的民族正氣、愛國愛民的深厚情感、天下為公的道德胸襟等,也得到廣泛傳播。

  塑造感人形象,閃耀中國精神之光

  英雄故事蘊含著家國情懷的強大感召力,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廣泛傳揚英雄精神,是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為英雄立傳、為楷模寫照的作品,點亮了精神之火,凝聚了奮進之力。導演張藝謀拍完電影《狙擊手》之後感慨:年輕觀眾之所以如此關注這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是因為它展現的家國情懷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引發當代人共鳴。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喬年慨然就義前深情地説:“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劇集播出後,這個“名場面”在網絡平臺迅速傳播開來。不少年輕觀眾表示:看了《覺醒年代》後,更加堅定了把青春奉獻給這片土地的決心。

  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高擎中國精神火炬,文藝在攀登高峰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震撼人心。數百名舞者揮動鮮艷的紅旗,一面直徑10米的巨型大鼓和100面中國鼓在空中擂響,鼓聲陣陣,鼓樂歌舞《新的天地》把中國人民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的壯麗畫卷表現得淋漓盡致。謳歌偉大建黨精神,展現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文藝作品更有筋骨、力度和神采。話劇《香山之夜》、京劇《紅軍故事》、昆劇《瞿秋白》、評劇《革命家庭》、錫劇《燭光在前》、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懸崖之上》、電視劇《功勳》《跨過鴨綠江》等一大批作品,多類型全景式展現先驅者的勇毅、愛國者的擔當、犧牲者的奉獻,中國精神的火光由此閃耀得愈發明亮。

  文學藝術以形象取勝,經典文藝形像是一個時代文藝的重要標識。飽滿的人物形象,來自對豐富生活的提煉。電視劇《在一起》中,演員張嘉益在扮演劇中人張漢清時,細心感悟人物原型張定宇院長的先進事蹟,以高低不平的腳步,走出堅毅沉穩的姿態。演員王勁松參加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拍攝時,為了扮演好長眠在雪山上的炊事班長老錢,10天減重至58公斤。走進雪山,真實展現嚴酷的環境,彰顯紅軍戰士的革命意志,王勁松眼含熱淚:“這就是我一直尋找的那股子力量,我一直渴望表達的高尚情懷。”正是這樣的力量、這樣的情懷繪就了神州大地奮鬥向上、生機盎然的蓬勃景象;也正是這樣的英雄、這樣的形象,讓不平凡的時代繁花似錦、光榮綻放。

  新時代文藝的動人旋律在每一個奮鬥者心中激蕩,激勵人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偉大夢想。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