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美學標簽下 古偶困于一劇之本
來源:文匯報  |  2024-05-31 09:15:17

東方美學標簽下 古偶困于一劇之本

  從某種角度看,《月紅篇》暴露的編劇危機,也是古偶、奇幻、仙俠等題材集體低迷的縮影。該劇海報。製圖:馮曉瑜

  “是在拍兒童劇嗎?”一部古裝劇的評論區,這句詰問得到了超4500名網友認同;另一社交平臺上,“為什麼沒有劇情討論”的質疑聲同樣點讚者眾。

  論二季度的熱門劇集,《狐妖小紅娘·月紅篇》(以下簡稱《月紅篇》)必佔一席。國漫迷關注大IP漫改劇成色幾何,古偶愛好者樂見“電子榨菜”上新,演員的擁躉歡呼又能見到楊冪與龔俊的“古裝顏值天花板”,行業內則對首次應用在國産長劇領域的虛擬製作技術頗多關心。多方目光交集,《月紅篇》開播後熱度頗高,合作品牌超50個的“吸金”力度,更被網友解讀為“碾壓式勝利”。

  可與此同時,一劇之本才是電視劇的安身立命之本。恰如不少觀眾吐槽,在誇完一流技術營造的誌怪幻想世界、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的美輪美奐置景後,平庸又稀薄的故事讓人無從談起。一時間,“古偶花瓶”的犀利評價不脛而走。而這背後,古偶劇相對普遍的重視覺輕劇本、重人設輕表演的困境已然藏不住了。

  短劇思維+人設先行,這樣的故事何以共情

  《月紅篇》的故事很簡單:涂山狐族大當家涂山紅紅救下父母雙亡的東方月初,將其養大成人。後者雖為人類,但他體內擁有能抵抗暗黑力量的靈血。一妖一人在維護世間和平、抵抗暗黑勢力的過程中締結情緣。

  作為改編的原IP,漫畫《狐妖小紅娘》有著“國漫之光”的美譽,漫畫全網點擊量超200億,動漫的全網播放量也已突破百億。從平面的漫畫到二維動漫,再到如今真人劇集,故事如何在保留原作名場面的同時,又促成二次元表達與講求“實感”的影視劇相容,無疑是道難題。典型的一幕,動漫裏,涂山紅紅出場時一句“涂山,我罩的,懂”,被視作人物的高能場面之一。但漫畫感十足的臺詞被置換到真人演繹、古風盎然的劇中,彆扭的審美偏差從一開篇就勸退了不少人。

  即便跳出漫改劇是否保留原著精髓的討論範疇,按一部普通古裝劇的評判標準打量《月紅篇》,處處“埋點”卻處處“撲空”的文本,恐怕也難言合格。以古偶觀眾的核心訴求愛情戲碼為例,東方月初對涂山紅紅從幼年時的救命之恩到成年後的男女之戀,感情的由來與昇華如一分鐘一集的微短劇般突兀生硬、浮皮潦草。沒有日常相處的細節,也不見情感萌芽的心動瞬間,僅僅是一次人間同行,花燈、面具、一眼萬年這古偶用濫的“三件套”就令男主對女主情根深種。難怪網友吐槽:真正是字面意義的“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再看劇情推進,蝴蝶可通風報信,妖類間能互通感應、隔空鬥法,天書説降就降……不合邏輯、怪力亂神的情節實在不少。

  究其根本,故事設定的奇幻世界觀被簡約為一個前提、一種説辭,成了創作偷懶的工具。導演鄭曉龍有個著名觀點“好的古裝劇也應當運用現實主義創作手法”,而歷史真實、邏輯真實、情感真實,恰恰是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的要素。反觀《月紅篇》,當編劇以短劇思維結構劇情、用奇幻人設填補邏輯漏洞,故事當然無從取信於人,更遑論共情。      

  頂配製作+流量明星,這套公式還能用多久

  故事雖乏善可陳,但在製作方面,觀眾倒是給了一致高分。具有東方美學質感的奇幻世界營造、用中國色內涵寓意的涂山三姐妹,將絨花、吳羅織造、花絲鑲嵌、仙居花燈等非遺製作技藝應用於服化道的匠心設計,凡此種種,都透出主創團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在當代的追求。

  該劇導演杜林透露,《月紅篇》在製作上是個“先吃螃蟹的人”,在國産劇中率先運用了虛擬製作技術,實現全流程4K HDR寬色域標準。早在拍攝初期,愛奇藝便在橫店搭建了一個2400平方米的虛擬攝影棚,由虛擬製作團隊根據拍攝需要打造出“涂山後山”場景,山巒層疊錯落,流雲流水動態細膩、色彩明亮,小到一朵雲的位置和流速,大到晨昏切換,都能由技術團隊現場調整。

  這套“頂配”技術並非用完即拋。作為《狐妖小紅娘》系列漫改劇的首發之作,與《月紅篇》同期開發的還有《竹業篇》《王權篇》,它們背後站著同一個創作班底——恒星引力。2022年暑假,仙俠古偶《蒼蘭訣》讓這家行業的後起之秀聲名大噪,而去年,有意複製爆款模式的古偶《七時吉祥》意外遇冷。因此,來到2024年的這支團隊亟需下一部代表作來證明自己的古偶神話並非“曇花一現”。只是如今,《月紅篇》面臨的口碑危機,也在打擊市場對《竹業篇》《王權篇》的信心。

  從某種角度看,《月紅篇》暴露的恒星引力編劇危機,何嘗不是古偶、奇幻、仙俠等題材集體低迷的縮影。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哪怕今年以來在此賽道的領跑者《與鳳行》,其熱度與口碑都不及預期。近年來的古偶劇似乎深陷怪圈,一條腿被大場面、精製作、重流量的思路死死絆住,另一條腿被輕敘事、舊人設、缺演技的表現拖入泥潭深處。眼下的《月紅篇》就很典型:劇本內容與人物塑造未經仔細打磨,妄圖靠頂流明星的堆砌、行銷“套餐”的轟炸就能滿足粉絲“特需”。殊不知,東方美學的標簽之下,劇作深陷“虛有其表”的漩渦。      

  觀眾需要引領還是迎合,這早已不該成為問題。頂配製作+流量明星的公式還能奏效多久,同樣不是問題。  ( 記者 王彥)    

編輯:武若曦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