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為媒,搭建全球電影市場的新連結
來源:文匯報  |  2024-06-19 09:25:33

  上海這座“電影之城”的大門正向世界敞開。“來到上影節,真的太美好了!”巴西裏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策展總監伊爾達·聖地亞哥坐了35小時的飛機,輾轉來到申城,參加“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的系列活動。“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可以觀賞各種類型的影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交流,找到與全球電影市場的新連結。”

  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閉幕儀式昨晚在浦東美術館舉行。今年是“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與“一帶一路”電影周創辦的第六年。2018年,“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誕生至今,成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從首批29個國家的31家電影機構發展至48個國家、55家機構,每一位成員的加入都為電影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與多元性。六年來,超過150部影片在國內外開展了300余場巡展,規模和影響力日益壯大。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看著“一帶一路”電影周起步、發展、壯大,他笑言:“在‘一帶一路’電影周,我看過120多部影片。對這個單元,我越來越感興趣,因為它超越了已有的知識,持續不斷提供新的信息。它能讓我成長,學到了很多東西。”

  聚國際星光,推動多元文化交流對話

  “我們非常注重跨國合作帶來的新機遇,去尋找超越文化差異的好電影。”伊爾達·聖地亞哥坦言,裏約電影節選片時會在電影大師與青年導演的作品之間尋求平衡,“在呼應觀眾好奇心的基礎上,帶來一些其他風格的影片,讓他們能夠通過這些作品以全新的視角進一步審視世界當下的狀況。當然,我們也希望在更大平臺展映巴西電影。”

  智利瓦爾迪維亞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吉勒莫·奧利維亞斯告訴記者:“我們的城市位於智利南部、安第斯山脈旁。儘管瓦爾迪維亞電影節規模非常小,但這些年已經成為智利,乃至拉美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吉勒莫表示,許多智利電影製作人來此展示自己的處女作,營造出鼓舞人心的藝術氛圍。“受邀加入‘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後,我們發現了超越傳統發行渠道,與新觀眾和專業人士分享智利電影的新機會。”

  以“勇氣之路”為主題,18部影片在本屆“一帶一路”電影周與觀眾見面。勇氣象徵著電影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對挑戰的堅韌不拔、對社會的責任擔當,激勵著電影人們不斷前行。來自智利、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的影片展現各國繽紛的文化、多元的文明,主創團隊用自己的才華和熱情,為觀眾呈現一部又一部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佳作。“作為一個拉丁美洲電影節,如何找到新的方式來滿足觀眾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跳出常規思維,與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合作。”吉勒莫説,“‘一帶一路’朋友圈有著巨大潛力,可以在全球影院傳播創意能量,促進合作,催生更多以多樣性文化交流為核心的電影創作、製作和發行熱點。”

  以電影為媒,開啟雙向奔赴的光影之旅

  以電影為媒,一段雙向奔赴的光影之旅已然開啟。六年來,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人行業代表加入“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超過150部影片在國內外開展了300余場展映活動。2019年,《何以為家》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合作引進的首部黎巴嫩影片,在中國大陸取得3.76億元驕人票房,充分展示了“一帶一路”倡議下電影交流的巨大魅力。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群飛透露,從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有超過80部來自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影片進入了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累計票房近32億元。“電影産業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産業,需要各國電影人的共同努力,深化國際合作不僅可以推動各國電影産業的繁榮發展,還可以為電影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創作靈感。我們希望能與‘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繼續開展積極溝通,進一步拓寬合作渠道。”黃群飛説。

  越來越多中國電影閃耀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大銀幕。今年年初,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巡展來到第22屆孟加拉國達卡國際電影節,《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父輩》《雄獅少年》等17部國産影片集中亮相。其中,劉輝監製的《臍帶》入圍了電影節競賽單元“亞洲電影競賽”,並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兩項大獎。“文化是流動的、交融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平臺,讓文化真正流動起來。”劉輝感言。據悉9月,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攜手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舉辦“聚焦中國”展映單元,推動中國與匈牙利多領域、多層次的文化交流與合作。(記者 宣晶)

編輯:武若曦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