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食糧’有著落了!”聽聞喜愛的中國網絡小説有望通過AI翻譯加快更新,孟加拉國作家亞齊亞興奮不已。作為忠實讀者,她常常從中國網絡文學中汲取寫作靈感。如今,走出“國門”的網絡文學在海外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數據顯示,我國網絡文學行業2022年海外營收規模已達40.63億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39.87%;翻譯語種超過20種,遍及東南亞、北美、歐洲等地區。
“乘風破浪”的網絡文學,是近年來中國文藝作品“出海熱”的縮影。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山海情》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電影《你好,李煥英》吸引海外影業公司翻拍,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在海外主流劇集專業評分網站獲得高分,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吸引不少海外網友自發助力影片宣傳推廣……從電影到電視劇,從動漫到微短劇,越來越多文藝作品在海外實現了口碑與市場的雙豐收。流淌的文字裏、銀幕的光影間,海外受眾深入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感受中華文化的內涵與魅力。
中國文藝作品,何以風靡海外?文化的連結是首要因素。在美國,有一個名叫“武俠世界”的中國網絡小説網站,開設了專門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板塊,月均訪問量有2000多萬。華夏大地,有江山之雄,有人文之盛。隨文藝作品一同傳播的,是這片土地所孕育的獨特文化符號和價值體系,是歷史的脈搏與時代的呼吸。從穿越歷史的唐詩宋詞、俠骨柔情,到熱氣騰騰的奮鬥故事、社會變遷,呈現在海外受眾面前的,是極具異域感的全新文化語境,在其中遨遊徜徉,收穫的是新奇的審美體驗。
傳播的熱度,亦源自情感的共鳴。優秀的文藝作品中,凝練著跨越國界、種族的共通情感。當《山海情》裏的村民在時代浪潮中用雙手消除貧困、重返經歷滄桑巨變的西海固,當《你好,李煥英》中的母親以無私的愛與女兒告別,當《流浪地球》中人們選擇攜手同心拯救家園……勵志、親情、熱血等人類共通的情感便在作品中交織激蕩,構成文藝作品跨越時空傳播的“最大公約數”。透過敘事、情節,海外受眾能品嘗酸甜苦辣、經歷悲歡離合、體驗喜怒哀樂,與那些生於斯、長于斯、勞作于斯、歌哭于斯的人們實現情感的同頻共振。
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國文藝作品出海駛上快車道,同樣離不開日漸成熟的市場推廣機制。例如,一家專注數字閱讀的企業,著力打造海外門戶網站,訪問用戶量累計約2.3億,在海外舉行的“全球華語IP盛典”等活動收穫良好反響;一家視頻網站,與國外電視臺達成合作,設立專屬頻道播放中國動畫作品……從過去更多依託自發的口碑傳播,到如今重視宣發推廣、探索行之有效的海外發行機制,擁抱市場、融入世界各地人們的文化日常,中國文藝作品正以更積極的姿態接受海外市場的檢驗。
從文藝作品的出海之路,我們或許可以得到怎樣講好中國故事的啟示。要跨越“文化鴻溝”、打破“文化壁壘”,贏得海外受眾的認同,就要把中國故事講得更鮮活、更有溫度。寓宏大敘事于一個個充滿文化韻味、真情實感的故事中,探索更多講好故事的創新載體,打造更多深入人心的精品品牌、優質IP,出海的文藝作品將會更好助力中國文化揚帆世界。(李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