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焦點 > 正文
90歲牛犇深情回眸《牧馬人》創作始末 樸實和真誠的情感超越時空
2024-09-25 09:44:42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劉欣

  在電影《牧馬人》結尾處,40歲的教師許靈均拒絕了跟自己的富翁父親去美國,他説:“這裡有我汗水浸過的土地,這裡有我患難與共的親友,這裡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這裡有我生命的根。”

  1982年,由謝晉執導,朱時茂、叢珊、牛犇主演的獻禮片《牧馬人》公映,迅速轟動全國,觀影人次超過1.3億,並引發了全國範圍的大討論。

  42年過去了,不僅觀眾提及影片依然津津樂道,在片中飾演牧民郭口扁子(注:方言俗字,念piǎ)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也依然覺得這部電影拍得非常出色,“即使現在來看也不落伍。”他認為,該片的成功在於不但拍出了許靈均和李秀芝美好純潔的愛情,拍出了他們與牧民之間的溫情,更通過許靈均20年裏的沉浮,講述了知識分子在特殊年代的經歷,“許靈均就像是時代浪潮中的一葉小舟,經過撥亂反正,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得到了肯定,迎來了新生。他對妻子、牧民和祖國的愛是真誠的,也是讓人信服的。”

  人物寄語

  雖然我今年90歲了,但我卻是一名新黨員。我現在還每年都拍戲,可以説,觀眾對我一點也不陌生,我對觀眾也不陌生。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週年之際,我會繼續做一個有理想、有情懷、有作為的文藝新兵,生命不息,革命不止。——牛犇

  電影《牧馬人》劇照,牛犇飾演郭口扁子(右)。

  “這個戲我得接”

  牛犇跟謝晉是多年好友,兩人早在1960年謝晉執導的電影《紅色娘子軍》中就有過合作,牛犇在片中飾演黨代表洪常青的通信員小龐。謝晉20世紀80年代初拍攝電影《天雲山傳奇》時,邀請牛犇以副導演的身份加盟,牛犇做了很多工作,幫助謝晉挑選合適的群眾演員,還在片中客串了一個角色。只是由於各種原因,他作為副導演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字幕上。

  拍完《天雲山傳奇》,謝晉決定將作家張賢亮的小説《靈與肉》搬上大銀幕。

  《牧馬人》講述了許靈均被打成“右派”後到西北敕勒川牧場勞動,在他人生的絕望時刻,得到了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在牧民郭口扁子(牛犇飾)的撮合下,與逃難的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文革”結束後,在國外已經成為富翁的父親回國找到了他,希望他去國外發展。在經過了慎重考慮後,許靈均毅然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參與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他回到了敕勒川牧場,留在了妻子和孩子身邊,繼續當一個牧馬人。

  在謝晉的導演闡述中,他寫道,拍攝這部電影的主要目的是“想探討人如何面對自己的命運”,他希望通過挖掘作品中積極向上的因素,帶給觀眾振奮的力量,使大家看到蘊藏在中華民族之中的強大的心靈美、性格美和境界美。

  他挑選了年輕的朱時茂和叢珊飾演許靈均和李秀芝,此外,片中的一個牧民角色也非常重要,那就是熱情幽默的郭口扁子,正是在他的撮合下,許靈均和李秀芝成了夫妻,這對年輕的外鄉人有了家,心中才有了安定溫暖的感覺。謝晉非常看重這個角色,他挑來選去,還是覺得牛犇來演最合適。

  牛犇當時正在拍攝一部電視劇,所以最初拒絕了這個角色。但謝晉非常執著,托了很多人來勸説他,甚至説服了牛犇的愛人。他對牛犇愛人説,這個角色只能由牛犇來演,“沒人能演好,非他莫屬。”

  牛犇理解謝晉的用心良苦,他最終答應了下來,“這個戲我得接。”

  好作品出自反復打磨

  1981年,叢珊還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大一學生,李秀芝是她的第一個電影角色。叢珊出生在北京,要演從農村出來逃荒的女孩,最後還要結婚生子,跨度非常大。有一次謝晉跟叢珊説,你和這個角色最大的差距在於“勞動氣質”。

  為了讓演員儘快進入角色,謝晉特別嚴厲,叢珊曾在採訪中回憶,“從開始深入生活,做小品排練,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都精雕細琢,包括臺詞背後的潛臺詞,都要寫下來。可以説,影片中的一點一滴都是在導演嚴格把關下完成的。”

  牛犇進組後,除了演戲,還擔任演員組長,指導年輕演員排戲,幫助設計鏡頭、設計表演細節。

  片中有一場戲,剛逃荒來到牧場的李秀芝生活艱難,她央求郭口扁子給她找個人家,“我能幹活。”但牛犇告訴叢珊,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為生活所迫,要跟別人走,這種話是很難説出口的。他讓叢珊仔細體會角色的心理情緒,而他也耐心地跟她對戲,最後這場戲叢珊演得很感人,謝晉也很滿意。

  牛犇認為,好的劇本和臺詞都是打磨出來的,這是藝術創作的規律。片中有一場李秀芝數錢的鏡頭,那是許靈均被平反後獲得的500元補償。方超飾演的兒子清清問她:“媽媽,你怎麼那麼多錢啊?”李秀芝回答:“這都是你爸爸做老右賺來的。”孩子接了一句:“將來我長大了也做老右。”牛犇告訴記者,觀眾聽到這句臺詞後無不感到心酸。“這不是文學問題,而是從苦難經歷中得來的。”

  成為網紅並不意外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給你送來。” 2019年年末,片中郭口扁子的這段臺詞突然在網絡上大火起來,順帶也讓這部當時已經公映37年的經典影片再次回到觀眾視野,很多網友把這段臺詞當作了表演模板,改出了很多版本,而牛犇也成了網紅。

  “在我看來,這件事並不意外。”牛犇笑著告訴記者,片中許靈均因為“右派”的身份,他的個人生活早已被遺忘了,但郭口扁子作為一個老牧民,卻在關心著他,讓他結了婚,有了孩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是大多數經過那個特殊年代後的人所嚮往的生活,也是廣大觀眾對於幸福生活的一種呼喚。”

  在牛犇看來,跟《天雲山傳奇》相比,《牧馬人》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更強。“因為它表現了命運坎坷中的人際關係、落難中的情感紐帶,傳遞了正能量的主題。那就是,生活中還有正直、善良等美好的東西,而且就在老百姓的心中。”

  牛犇認為,《牧馬人》之所以感動人,還在於片中人物的感情樸實而真誠,“越是淳樸真實善良的情感,甚至是很原始的情感,就越能感動人,甚至超越時代。我想這段戲能在網上流行不是偶然的,道理可能就在這裡吧。”

  《牧馬人》于1982年獻禮公映後,很快在全國引起了轟動。片中廣袤湛藍的大草原的旖旎風光,許靈均和李秀芝充滿巧合的“先婚後愛”,敕勒川上淳樸善良的大爺大媽,都深深打動了觀眾。許靈均在面對父親邀請出國時堅定的選擇,更是引發了一場“如何愛國”的全國性討論。

  該片獲得了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和1983年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其中牛犇更是憑藉郭口扁子獲得了“百花”和“金雞”的最佳男配角獎。

  藝術應為人民大眾

  牛犇不久前剛過了90歲生日。1945年,他參與演出了第一部電影《聖城記》。新中國成立後,他的演藝事業因為時代特殊原因中斷了十年。改革開放之後,他又回到了熱愛的影視表演事業中,《牧馬人》的巨大成功,進一步打開了他的表演空間。拍完《牧馬人》,他很快跟張瑞芳合作,主演了《泉水叮咚》,扮演一位清潔工人。從20世紀80年代初算起,他已經參與演出了100多部影視劇,是名副其實的高産演員。

  2018年6月6日,在鮮紅的黨旗前,年逾八旬的牛犇舉起右手,和上影其他青年一起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産黨。這一刻,他激動地説:“從今天起,我是你們的同志了!”

  “流浪進電影的苦兒,依然在跋涉的老戲骨,賦予角色生命,帶給人間笑聲。人們忽略他的名字,但記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燈下,堅守遠超出銀幕的邊界。”2024年4月8日晚,《〈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牛犇入選十大人物,現場觀眾起立鼓掌表達敬意。

  牛犇現在依然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影視表演中。今年8月,他在趙寧宇擔任總導演的電視劇《曙光》中飾演一個陜北農民,頂著酷暑穿著厚厚的棉衣,專注而投入。“現在只要是作品謳歌黨的路線,謳歌人民,在革命的航線中前進,我都願意參加。”牛犇説。

  在他的新書《演一輩子小人物》中,他動情地寫道:“我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苦孩子,我認定拍電影就是為人民服務。不為人民大眾,那藝術還為誰呢?”(王金躍)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