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電影 > 正文
平遙國際影展分享40年創作心得 陳凱歌:“一切莫過於情真”
2024-09-26 10:11:55來源:北京日報編輯:劉欣

  “我既不是大師,也不是老師,你們才是自己的老師。”9月24日晚,第八屆平遙國際影展迎來陳凱歌電影大師班。面對年輕學子,陳凱歌回憶起他40年前的導演首作《黃土地》,勉勵年輕人以認真的態度從事創作。

  《黃土地》表現土地與人的關係

  “我看在座的基本都是年輕學子,向你們致敬!中國電影的未來屬於你們。”大師班剛開始,陳凱歌向觀眾問好,隨即聊起當年他拍攝《黃土地》的背景。陳凱歌回憶,當年他帶領幾位主創去黃陵縣采風,到達黃帝陵時已近黃昏,赫然見一塊石碑上寫“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心生畏懼之心,低著頭一步步走到黃帝陵。又看到寬廣博大的黃河平靜地流淌,看到當地貧窮但擁有強大生命力的百姓,深刻感受到土地與人的關係:土地孕育、滋養人,同時也壓抑、束縛了人。這就是《黃土地》的主題。

  35萬元拍了部電影

  “我們拍《黃土地》的時候是玩著拍的,沒有純粹把它當成一項工作來做,對很多事情充滿了興趣。那個狀態難得,但也是轉瞬即逝的。”陳凱歌説,當時整個劇組就兩輛車,一輛給攝影,其他人都上另一輛。“拍下來花了35萬塊錢,那時覺得很貴,35萬拍一個電影,不得了,今天看就不算什麼事情了。”

  “《黃土地》是40年前拍的,但回想起來就跟昨天的事似的。”大師班現場,演員王學圻憶起當年的拍攝趣事和他眼裏的陳凱歌。當時膠片珍貴,每個鏡頭都得“拉尺度”。王學圻邊比畫邊講:“凱歌那時候老説你來幫我拉尺度,他拿著秒錶,讓我從門口挑水進來,倒進水缸,看要多少秒,然後換算成多少尺、要多少膠片,再算出每個鏡頭能拍幾遍,如果多拍了,就算超支。好幾百個鏡頭!每個鏡頭都要一個一個算。”王學圻還透露,片尾翠巧劃船出走,戴的頭巾用的是陳凱歌的洗臉巾,因為當時沒找到合適的道具。

  拍電影必須不失赤子之心

  作為標誌著第五代導演真正崛起的作品,《黃土地》當年上映確有石破天驚之感。影片現代化的電影語言震驚世界影壇:沒想到經過長時間的封閉之後,中國內地還能拍出表達如此深邃、風格如此突破的電影。身為第六代導演代表的賈樟柯説,《黃土地》曾帶給包括他在內的許多中國導演共同的美好回憶。

  當被問及這樣的創作從何而來時,陳凱歌坦言,所謂現代感與詩意,都是很難言説的,可遇而不可尋。“我相信所有導演都一樣,在創作中有很多痛苦徬徨的時刻,其實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時刻,這才成就了你的作品的獨特性。電影語言需要花好多時間內省。心裏想明白的時候,可能説不出來,但是能拍出來,這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內心是有想像力的。沒有想像力,就永遠沒辦法突破。”

  靈感不一定隨時降臨,但認真的態度卻可以一直保持。陳凱歌説,當時拍一場女演員挑水的戲,他聽見有人在後頭喊停。“除了導演誰能喊停?但是他喊了。他説,桶裏的水不夠多,看著真假。於是我們就重新倒水,重新拍。”陳凱歌説,拍了這麼多年電影,最大的體會是,一切莫過於情真。“搞電影創作的人,必須不失赤子之心。一旦開始算計,一定有人能看出來。”(袁雲兒)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