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以159億元票房下映 近百部新片迎來最激烈的夏天角逐
來源:文匯報  |  2025-07-07 09:39:03

《哪吒2》以159億元票房下映,近百部新片迎來最激烈的夏天角逐

《哪吒2》以159億元票房下映,近百部新片迎來最激烈的夏天角逐

《哪吒2》以159億元票房下映,近百部新片迎來最激烈的夏天角逐

 

  隨著狂攬159億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結束長達五個月的上映征程,2025年暑期檔的電影正式接棒。這不僅是全年最長、體量僅次於春節檔的黃金賽道,更承載著中國電影市場能否延續上半年22.91%票房增速的關鍵期待。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昨晚,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25億元,百餘部中外影片齊聚大銀幕。然而,看似繁榮的電影市場下卻難掩行業隱憂——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指出,當下稀缺的並非影片數量,而是具備“影院電影硬核元素”的優質供給。所謂“硬核元素”,即唯有通過大銀幕才能體驗的沉浸式視聽魅力,這正是吸引年輕觀眾在暑期離開流媒體、走進影院的核心競爭力。

  國産劇情片:在歷史縱深與類型實驗中突圍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戰爭歷史題材正成為國産片撬動國際傳播的支點。暑期檔中,《南京照相館》以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真實罪證影像為背景,講述普通百姓為留存日軍暴行照片而冒死運送底片的故事。電影以小見大,讓觀眾感受到歷史的沉重,激發人們對和平的珍視。

  《東極島》則取材于中國漁民在二戰期間營救英軍戰俘的真實事件,由管虎和不久前在白玉蘭斬獲最佳導演的費振翔執導,朱一龍、吳磊、倪妮等演員精彩演繹,展現中國人在戰爭中的勇敢與善良。影片歷時6年籌備,而此前同題材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在豆瓣9.3分的口碑,無意間為這部8月8日上映的影片早早做了“宣發”。

  而同樣聚焦抗戰記憶的《731》以近80萬“想看”人數成為近期貓眼想看榜冠軍。導演趙林山為了真實還原歷史,三次奔赴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深入挖掘史料。他還前往日本多地,查閱了大量相關歷史文獻資料,走訪反戰人士,參觀石井四郎的墓地等。但在電影中如何平衡歷史警示與藝術表達,仍是其最大的挑戰。

  “犯罪懸疑片是暑期檔的熱門類型,前兩年《消失的她》《默殺》等影片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胡建禮説。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改編自民國殺夫案的《醬園弄·懸案》通過復刻上海百年弄堂實景,以章子怡飾演的詹周氏的遭遇,折射出舊社會的生存困境,社會話題發酵力遠超同類。然而,影片公映後口碑下滑,爭議焦點恰是符號堆砌壓倒人性敘事——影片通過“復古奇觀”,削弱了1940年代上海應有的粗糲感,使歷史空間淪為“安全窺奇”的文化長廊,而非激發共情的真實場域。

  這或許也解釋了《惡意》上映後口碑面臨的兩極分化,被詬病為“熱搜詞編劇法”的陳思誠此次依然選取“墜樓案”“網絡暴力”等熱門議題。有觀眾盛讚該片“懸疑高級”“演技炸裂”,但亦有影評人指出其“用社會焦慮掩蓋敘事漏洞,用反轉爽感替代懸疑深度”。上映兩天該片已收割7500萬元票房,驗證了社會痛點的短期市場爆發力。然而,這種標簽化敘事可能加速觀眾對“社會議題拼貼”的審美疲勞。影片的票房與口碑將取決於其能否在“情緒消費”與“敘事誠意”間找到平衡。

  喜劇電影:能否延續“剛需”賽道的高時速

  在眾多類型片中,喜劇電影始終被視為暑期檔的“剛需”品類——年輕觀眾渴望在假期獲得輕鬆娛樂體驗,影院也依賴喜劇片拉動上座率。然而這種看似穩固的市場需求,卻使喜劇創作陷入了一種危險的“剛需陷阱”:製作方過度依賴原有模式導致同質化,觀眾在期待笑聲的同時又對陳腐套路産生審美疲勞,市場呼喚創新卻又對突破性作品反應保守。

  今年暑期檔中,大鵬的《長安的荔枝》將馬伯庸原著中“盛唐快遞員”的荒誕任務搬上銀幕,試圖以黑色幽默解構歷史。影片在保留原著歷史內核基礎上,注入現代職場生存哲學,讓觀眾在笑聲中看到“職場社畜”的影子。這種通過喜劇手法解構現實的創作思路與《年會不能停!》一脈相承。由於劇版《長安的荔枝》收視率、口碑不佳,可能會增加觀眾對影版的期待值。作為暑期檔熱門影片,成功的關鍵還是在於能否將“荔枝保鮮”的職場隱喻拍得更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改編自豆瓣評分9.0同名話劇的電影《戲臺》同樣令人期待,該片由喜劇大師陳佩斯自導自演,黃渤、姜武、尹正等主演,通過梨園後臺的故事展現社會百態;《無名之輩:否極泰來》講述一對情侶在異國街頭意外捲入綁架活動的烏龍事件,章宇、任素汐等原班人馬的回歸讓觀眾倍感親切;讓曹保平再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脫韁者也》以天津話貫穿始終,講述一場因“老舅綁架外甥”引發的荒誕故事;時隔七年,姜文自編自導自演的新片《你行!你上!》則以父子追尋鋼琴夢想為線索,傳遞堅持夢想、勇往直前的精神,馬麗、于和偉等演員的加盟更為影片增色不少……

  “讓觀眾笑是喜劇的下限,其上限是情緒價值。當下觀眾的‘胃口’更大、笑點更高,導致市場對喜劇創作的要求更加極致化。”喜劇導演束煥對喜劇片市場有很深的洞察,這種矛盾也在暑期檔票房中得到體現:一方面,去年的暑期檔冠軍《抓娃娃》以及離上映近20天貓眼想看人數達35萬的《長安的荔枝》都印證了觀眾對品質喜劇的渴求;另一方面,多部喜劇儘管主打“開心解壓”的宣傳點,卻可能終因缺乏創新在市場上遭到冷遇。

  引進片:特效狂歡與情懷透支的拉鋸戰

  好萊塢的視效巨制是今年暑期檔的一大亮點。作為“侏羅紀世界”系列第四部作品,《侏羅紀世界:重生》上映兩天票房便突破億元,驗證了恐龍IP的殘余號召力。但該系列中國票房此前已從16.95億元(2018年)滑落至10.59億元(2022年),折射出純特效套路的失效趨勢。重啟版《超人》聚焦超人的成長煩惱,試圖以青春化敘事破局,讓女主角擺脫“被拯救”設定,但DC宇宙在中國市場的認知度持續走低,本次改編後的觀眾接受度仍存疑。

  經典動畫IP同樣不容錯過。《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中,“沉睡的小五郎”全程清醒,與柯南等人聯手破案;《蠟筆小新:大人王國的反擊》以荒誕幽默的劇情探討成年人的壓力,“老少皆宜”的定位和豐富的線下聯名活動,讓觀眾在觀影前後都能沉浸在蠟筆小新的歡樂世界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合拍片的本土化融合,《貓和老鼠:星盤奇緣》讓經典CP穿越東方古城,中影參與的劇本將中國風場景融入其中……這些嘗試能否逆轉近些年進口片票房在國內的頹勢,還需市場檢驗。

  國産動畫電影:打破年齡壁壘

  國産動畫片在暑期檔驚喜頻現,它們或改編自經典故事,或為原創IP,通過精美的畫面和動人的故事,吸引不同年齡段的觀眾。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研究員孫佳山表示,《聊齋:蘭若寺》《浪浪山小妖怪》《羅小黑戰記2》等高品質動畫電影密集上映,折射出中國動畫電影的蓬勃發展。“今年暑期檔堪稱對中國動畫電影行業的一次集體檢閱。”

  《聊齋:蘭若寺》由《長安三萬里》原班人馬打造,以3D技術和獨特的敘事結構,重構《聊齋志異》中的奇幻世界,將《嶗山道士》《聶小倩》等經典故事以全新的視覺效果呈現,六種美術風格的拼貼挑戰敘事極限。其中水墨風格與高燃打鬥場面的結合,展現出東方奇幻美學的獨特韻味。“追光動畫一直致力於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動畫技術相結合,希望《聊齋:蘭若寺》像《長安三萬里》一樣,讓古老的中國經典故事在現代銀幕上煥發新生機。”胡建禮説道。

  《羅小黑戰記2》備受粉絲期待,它延續了第一部的治愈係畫風和精彩劇情,講述羅小黑和師父無限在面對妖靈會館危機時的冒險故事。導演堅持手繪製作,保留了動畫的原始魅力。

  由《中國奇譚》之《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創團隊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以“妖怪職場生存記”為核心,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職場哲學巧妙融合,用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現小人物的夢想與奮鬥,延續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美學風格,為中國動畫注入新的活力。

  當《哪吒2》以159億元票房謝幕,2025暑期檔需要另一部現象級影片:不僅要填補市場空白,更需以過硬的品質來重塑影院觀影必要性。炎炎夏日裏,饒曙光所期許的中國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或許就藏在《東極島》的巨浪翻滾中,在《浪浪山小妖怪》的職場囧途裏,更在每一幀試圖征服觀眾的光影創新中……(臧韻傑)

編輯:劉欣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