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楊新鳴這個名字你或許會覺得陌生,但是他演過的角色你卻都能記住。《無人區》中的加油站黑心老闆、《戰長沙》中胡湘湘的父親胡長寧、《我不是藥神》中心懷善意卻身患疾病的牧師、《三悅有了新工作》中將退休的資深遺體整容化粧師劉清明......他塑造的一系列角色已然深入觀眾內心。

  兢兢業業演了這麼多配角,這次在電影《川流不“熄”》中楊新鳴演了主角。該片聚焦中國式家庭親情關係,既有爺爺張大川和孫子小松他們爺孫倆之間的感情,也有兒女和老父親之間含蓄深沉的愛意,還有關於家庭、夢想的思考,以及一代代人傳承夢想、延續心意的過程。

  談及為何會接演這部影片,楊新鳴表示看完劇本之後被張大川這個人物打動了,“他是一個退伍老兵,在看劇本的時候讓我想到了自己身邊的那些老兵,在腦海裏會跟張大川作比較,這個角色一下子就生動了起來,這樣就有了人物的種子,作為演員會建立起自信,特別有創作衝動和慾望。”

  影片中張大川是一名退伍老兵,性格倔強、不服老,沒事兒就喜歡跟人講述自己當年在戰場上的故事,孫子對於爺爺的這種念叨習以為常,甚至可以復誦下來,但是內心深處其實是無法理解爺爺的這種情感,也不能讀懂爺爺的人生故事。直到有一天,遠方戰友的去世打破了這種平靜,爺爺打算獨自去北京參加戰友的葬禮,被在家過暑假的孫子小松發現,於是從未一起出過遠門的爺孫倆踏上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旅程。

  影片中,張大川身上有一種被歲月拋棄的落寞感和無力感,爺爺不習慣用手機、開車不會用導航而是堅持看自己帶的地圖,面對新興的事物內心充滿抗拒。而孫子小松對新興事物充滿好奇和驅動力,和爺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楊新鳴説也正是因為這一趟旅程讓爺孫倆內心靠的越來越近,更加理解彼此,“比如旅途中警察知道爺爺是老兵之後向他敬禮,那一瞬間讓小松心理髮生了巨大變化,他對爺爺有了新的認知,也明白了爺爺以前講的那些話的意義。當然小松對爺爺也是一樣,爺爺開車不會用導航,堅持要看老舊地圖結果走錯了路,也給張大川上了一課,明白了老年人不應該跟時代脫節,要主動融入現代社會。”

  在這部影片的路演過程中,有觀眾對爺孫倆關係的評價讓楊新鳴甚是贊同,“在旅途中爺孫倆一路磕磕絆絆,儘管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是這是兩個‘少年’共同成長的過程。”這趟旅途讓爺爺再次找回了自己,整個人重新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

  “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人,其實都沒有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在楊新鳴看來張大川一開始是孤獨的,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最後卻被這段旅程治愈了。他希望觀眾看完這部影片之後,能夠從這段經歷中感受到家庭需要的溫暖和愛意,家人之間要善於溝通和交流,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百變黃金配角”、“觀眾心中的無冕之王”這是觀眾對楊新鳴的評價,也是對他演技的認可。從藝多年,在表演這條路上他始終秉持著謙虛和勤奮的態度,也並沒有因為自己老戲骨的身份而好為人師。談及能否把自己的表演經驗傳授給年輕演員,他覺得自己不適合教別人,“每一個演員都有自己的方式去塑造角色,我的方法也許是老舊的,現在很多年輕演員都很厲害,都有自己的創作方法。”

  “用我這個材料把人物立起來,讓觀眾相信和接受我就是那個人!”年過六旬楊新鳴依舊用謙虛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個角色,對表演的熱枕是他前進的動力。他在採訪中分享了自己塑造揣摩角色的一些“笨辦法”,他説自己對每一個角色都是真心投入,會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消化和理解人物,“也許這個辦法很笨,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觸摸角色的靈魂,但是我沒有天賦,我只能靠自己。”每一個角色背後都承載著演員的辛苦付出,沒有什麼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所謂的人生開挂,只不過是他們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厚積薄發。(文/武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