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进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

    成都锦江:公园里的中心城区


  • 成都市锦江区江家艺苑鸟瞰。

    成都市锦江区绿道风光。

    成都市锦江区江家艺苑。

        

      春风吹散寒意,成都市民纷纷走向户外观花赏景,“在成都,逛公园是感受城市脉搏与时尚气息的直观方式。”
      从1.314爱情专线、锦江公园,到东湖公园,再到白鹭湾湿地公园、三圣花乡……越来越多的公园城市美好场景在成都市锦江区生长。这里公园绿地星罗棋布,16公里的锦江公园城市客厅扮靓主城区,全区绿化覆盖面积1978公顷,形成了“一半风光一半城”的生态格局,锦江区也是中西部地区首个获得“国家生态区”命名的特大中心城市主城区。
      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关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部署要求,锦江区立足本地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积极探索未来城市发展路径的创新实践,全面推进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
      如今,翻开锦江区的公园城市画卷,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浓。一个个与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宜居宜业、现代治理相关的生动实践,彰显着“品位锦江·幸福城区”的特质,“文商漫古今,科创育未来”的品位与“进可都市退可田园,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幸福相得益彰。
    □吴飞(图片由成都市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大美锦江

    绿色打底 绘就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万物复苏、春色盎然,运动健身正成为市民“解锁”公园绿道的新风尚。
      漫步在锦江区国华街的锦江公园绿道上,身旁是苍翠的绿色植物,脚边是五彩的鲜花,放眼望去,锦江春色尽收眼底。
      跑步、骑行、滑板……这里聚集着争相前来运动和打卡的市民与游客。咖啡、轻食等小店沿途而设,配备共享储物柜、自助淋浴、智能充电的智慧厕所,为市民进行户外运动提供各项便利……
      作为成都中心城区的锦江区,面积不大,仅6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常住人口超过90万人,每平方公里约1.5万人。
      高密度的人口与大比例的蓝绿空间如何共处?这是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所面临的课题。
      锦江公园绿道背后,折射出锦江区的解题思路:尽可能地通过串联绿道将外围的绿色开敞空间与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创造出城市在花园之中的氛围。
      从东安南路沿河而下,经1.314爱情专线至合江亭,锦江区通过沿河绿道系统叠加小游园微绿地,高效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将一处处公园美景点缀在成都市春熙路商圈的繁华闹市之中,营造出“进可繁华、退可田园”的独特体验。
      对于大尺度的绿色空间塑造,锦江也颇有创新。
      有着“成都人的后花园”之称的三圣花乡,是承载着锦江区生态涵养功能的连片湿地,也是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重要节点。在片区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锦江区打造出“首朵金花”——花乡农居,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区最大城市“绿肺”的生态价值功能。
      不远处,江家艺苑整合浅丘、森林、田园、湖泊、池塘、花海等景观元素,打造成都市锦城绿道首个“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
      纵观锦江全区,“一核两轴三带三区”空间布局构建起城市的绿色基底。其中,锦秀绿道都市文旅活力轴串联天府锦城、东湖公园、白鹭湾湿地公园等场景,推动生态楔进去、文商漫出来;沙河生态带经过沙河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突出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功能,加快形成城市亲水生态景观带。

    幸福锦江
    彰显城市宜居特质 营造宜业优良环境

      在1.314爱情专线上,不仅有公园美景,还“长”出新经济。
      锦江区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为这里的“爱情经济”算了一笔账,政府投资800余万元,撬动社会投资6000余万元,旧有底商业态100%升级,植入“交子券”、数字货币支付结算等科技体验场景,引进夜购、夜游、夜食、夜秀等新业态,预计沿线商家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
      更大的账本,还在于民生福祉和经济活力。
      市民游客多了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恋人们在这里体验独特的浪漫滋味,商家们聚集在此创新创业……以绿道为依托,涵盖花卉、婚庆、餐饮、商业的“爱情经济”全产业链,成为公园城市宜居宜业的生动实践。
      公园城市的内涵进阶,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创造宜居美好生活;一头连着城市经济活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
      1.314爱情专线是锦江区打造的四条场景消费专线之一。锦江区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打造出潮购、潮游、潮玩、潮享“四潮专线”。
      该负责人表示,“四潮专线”不仅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载体,也是培育新经济、承载新产业的土壤,整合“四潮专线+十二月市+交子券”新消费体系,将锦江公园与春熙路商圈有机融合,实现商流人气连通,同时带动周边街巷有机更新,推动流量经济转化为平台经济。
      细看三圣花乡,除了“颜值”变化外,价值也得以大幅提升。花乡农居打造成为全龄、全季、全时段的“触目可及的美丽景致、触手可得的温暖服务、触动心灵的深刻体验”旅游地,撬动社会投资约10亿元,创新“景区+社区”规划运营、“景区+居民”利益链接等机制,集体经济年增收1500万元以上,村民家庭年增收5万元以上。
      再看东湖公园,这里从人本视角出发,创新沉浸式公园生活区。先锋剧场、红美术馆、咖啡厅……优质的文化、艺术、娱乐、教育等公共公益消费生活服务场景镶嵌其间,引导全年龄段市民体验参与,共同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蓝绿共生、人地相融,如今的锦江区,既有厚植民生福祉和城市生态的“活力源”,也有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的“动力轴”。

    善治锦江
    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转型发展蹚新路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一大目标是要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蹚出新路。
      提及“大城市病”,作为中心城区的锦江区可谓“感受深刻”:交通拥堵、土地资源少、城乡发展不均衡、老旧基础设施亟待提升等。
      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改变发展模式,提升治理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的美好生活,锦江区颇有收获。
      如果说超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智慧治理则是一个“新引擎”。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全区层面来看,目前锦江区正在从城市发展全局和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谋划,实施“五联”智慧城市建设,迭代升级“智慧锦江”城市大脑。同时,延伸构建“街道中脑”“社区小脑”,完善基础数据库,为疫情防控等提供数据支撑。
      线上智慧升级,线下有机更新。
      锦江区以天府锦城、锦江公园、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重大工程为支撑,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
      三大抓手共同发力,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着眼空间格局重塑。锦江区结合构建“一核两轴三带三区”的空间格局,发挥空间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行动计划等,完成东门大桥站等9个TOD 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案。此外,策划打造锦江科创大道并串联发展9个产业园,以“一道九园”产业经济地理构筑锦江数智新未来。
      着眼区域功能重整。锦江区系统推进20个单元连片更新;启动东大街国际消费活力轴建设,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策划实施锦秀绿道都市文旅活力轴,因地制宜、分段赋能,打造以新经济为主体的文旅轴线。
      着眼治理体系重构。锦江区将社区治理、城市运营与项目规划建设协同推进,完成44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惠及居民4.3万余户,为66个小区加装电梯192部。推进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推进老旧社区治理水平提升。据了解,2022—2025年,锦江区计划分阶段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74个,2022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4个,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165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