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寧德:大黃魚從“芯”出發躍龍門
2022-11-21 10:59:13來源:閩東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大黃魚從“芯”出發躍龍門

寧德:大黃魚從“芯”出發躍龍門_fororder_截圖20221121094758

大黃魚養殖戶喜獲豐收

  11月9日,國內最大深遠海養殖平臺“寧德1號”在位於福安賽岐的南方船廠順利下水。“寧德1號”是一座適用於霞浦四礵列島附近海域,海況低潮水位為22米深海養殖黃魚的養殖平臺,養殖總體積6.5萬立方米。該項目投産後,年生産養殖能力可達150萬尾魚,産量2000噸,實現年産值1.2億元。

  從人工育苗到基因提升,從塑膠漁排到深遠海養殖,科技的迭代升級,讓曾經瀕臨滅絕的大黃魚重獲新生。如今,在中國人餐桌上,每10條大黃魚就有8條來自寧德。寧德也因此獲評“中國大黃魚之鄉”“中國大黃魚之都”等。去年,全市大黃魚産量達19.1萬噸,佔全國養殖總量的80%,産值69.18億元。

  俗話説“好種半年糧”。為拯救大黃魚資源,我省組織閩東水産科技人員進行了大黃魚人工繁育與養殖技術研究:1985年,開始人工繁育初試;“七五”期間,突破全人工批量繁育技術;“八五”期間,突破快速養殖技術,並輻射省內外;“九五”期間,實現養殖産業化;“十五”以來,致力於構建大黃魚産業支撐體系與産業升級。其中,以“大黃魚之父”劉家富為代表的閩東水産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擔、科研攻關,成功突破大黃魚人工育苗技術。

  每年秋末、春初,是大黃魚群“白點病”的多發時期,也是養殖戶們最頭疼的時候。一個大黃魚群感染後,死亡率少則30%,多則高達90%。而對養殖戶來説,一旦發病,就意味著幾個月的養殖工作全部白費。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的徐鵬教授團隊與寧德富發水産有限公司,依託大黃魚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平臺,通過現代基因技術,聯合開發“寧芯”系列育種晶片,“寧芯”系列晶片已研發出第三代液體晶片,並推廣至全國9家大黃魚育種單位應用。據了解,第三代“寧抗1號”大黃魚在養殖戶開放海區的養殖效果也十分喜人。相比未經選育的普通大黃魚而言,新品係的成活率相對提升了85%。

  如今,寧德市水産原良種體系初步形成,全市建有市級以上原良種場7家、全國現代種業示範場2家,並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大黃魚原種場。我市還加強産學研合作,與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合作建設大黃魚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大黃魚遺傳育種中心,與東海水産研究所共建創新研究院。大黃魚新品種研發取得初步成效,大黃魚新品種和新品係的選育得到突破,“富發1號”大黃魚新品種通過全國水産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從“芯”開始,現代科技不僅讓大黃魚有了好基因,更有成長好環境。記者來到蕉城區三都澳白基灣,藍綠相間的漁排上現代養殖設備一應俱全,現代化的海上生態牧場成為漁民增收致富的“新法寶”。

  “2017年,這裡到處是木制漁排,海上泡沫箱、垃圾漂浮,既不美觀也不環保。我們抓住寧德市開展海上養殖綜合整治的契機,扭轉了局面。”寧德市漁業協會會長韓承義説。

  2018年,我市鐵腕推進海上養殖綜合整治,立足“全面清”,聚焦“規範養”,突出“長效管”,重建海上養殖新秩序。通過海上養殖設施升級改造,持續推動養殖網箱“小改大”和“大改深”,建成深水抗風浪大網箱3450口。結合海上養殖設施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養殖網箱佈局,科學合理布設網箱養殖區,預留航道和間隔,確保水流交換通暢,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等病害明顯減少,有效提升養殖品質和效益。

  從小網箱改為深水大網箱養殖後,單個網箱産量達8萬斤以上、提升近40倍,收購價格也從每斤15元左右提高到25元、提高66.7%。2021年,全市大黃魚産量達19.1萬噸、佔全國80%以上,産值69.18億元,分別比2017年的13.0萬噸、42.3億元增長46.9%和63.6%,養殖效益得到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佔全國大黃魚總銷量90%的“寧德大黃魚”,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最具影響力水産品區域公共品牌、中國百強農産品區域公共品牌。(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