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廈門市個體工商戶數量突破40萬
2022-11-25 12:34:55來源:廈門日報編輯:陳洪亮責編:胡曉萌

  原標題:我市個體工商戶數量突破40萬 市市場監管局優化登記審批服務 推動個體工商戶實現長遠健康發展

廈門市個體工商戶數量突破40萬 

湖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註冊窗口導辦人員為前來諮詢的辦事群眾答疑解惑。(湖裏區市場監管局 供圖)

廈門市個體工商戶數量突破40萬

同安區市場監管局會同區行政審批局打造“銀城商事通”服務品牌,讓個體工商戶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營業執照。(同安區市場監管局 供圖)

  個體工商戶是百姓生活最直接的服務者。記者從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年聚焦個體工商戶“籌備、準入、準營、發展、退出”五個環節,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為經營者提供優質的登記審批服務,全市個體工商戶規模進一步擴大。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存量個體工商戶達40.8068萬戶,同比增長18.21%。

  籌備環節提前介入 助個體戶生得順

  據了解,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國首創“證前雲指導”,個體戶在正式申請辦理許可前,可事先預約現場勘察、業務指導等服務,並可通過微信“政企互動”功能上傳經營場所現場照片,實時與市場監管指導人員進行溝通交互。“這樣可以避免申請人因對審批條件了解不足,導致籌備過程多次整改和重建,從而降低個體戶創業成本,有效提升後續行政許可辦理效率和一次辦結率。”市場監管人員介紹。

  該項改革在思明區試點以來,許可平均辦結時間為1個工作日,壓減了近75%的承諾辦理時限,個體戶的辦事體驗感大幅提升。

  登記環節簡化程式 助個體戶育得多

  針對一些個體經營者習慣直接到窗口辦理證照的特點,2016年,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國首推個體戶“口頭申報、當場取照”極簡登記模式。申請人只需攜帶身份證及住所使用證明直接到窗口口述申請內容,由窗口工作人員錄入完畢後交申請人核對確認即可。2021年,在“口頭申報”登記模式基礎上,該局又創新實施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以公安、民政部門“標準地址庫”為基礎自動識別申報地址真實性,申請人免於提交住所使用權證明,真正實現個體申報“零材料”。據統計,目前我市已有超40萬戶次個體工商戶享受到“口頭申報”簡易登記、至簡辦事的快捷和便利。

  備案許可“無感智辦” 助個體戶活得好

  廈門市場監管部門構建“無感智辦”服務體系,將“依申請辦事”的被動服務模式轉變為依託大數據手段實現對個體戶辦事需求的精準預判、即時感知、定向推送和智慧處置。

  借助該服務體系,監管系統會自動搜索抓取即將到期的許可證照信息,以點對點發送辦理連結短信主動提醒告知,避免申請人面臨“無證經營”的風險;該局還在福建省率先將個體戶辦理頻次高的食品經營備案納入“多證合一”全程網辦;探索市場監管領域“一照通辦、免申即辦”,個體戶在辦理營業執照變更業務時,系統智慧匹配名下相關許可,實現登記及許可業務一併“無感辦理”。

  目前,我市已有食品經營許可等4類證照15個事項納入“無感智辦”範圍,年均辦理量約為32000件。

  發展過程分類施策 助個體戶長得壯

  我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名、特、新”原則分類培育個體戶,積極引導産品和服務品質好、有一定品牌影響力,深受群眾喜愛的“知名”個體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今年來,已幫助75戶個體戶成功轉型為企業。在市場監管部門引導下,截至目前,全市創建了4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示範點,有4家小作坊獲評“廈門老字號特色食品”品牌。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鼓勵個體戶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興”經濟形態,實行園區集群註冊登記模式,目前,全市集群註冊個體戶已超3萬戶。

  部門協同聯合登出 讓個體戶退得易

  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稅務部門建立簡易登出聯動機制,讓個體戶“退得易”。依託“一網通”平臺,推行個體戶簡易登出線上辦理“全程網辦”模式,申請人無需提交清稅證明等材料;創新線上智慧預檢,提前交互未辦結涉稅事項,提醒個體戶先清稅再登出,避免白跑一趟;對於名下有許可的個體戶,推進“證照並銷”改革,實現營業執照和市場監管領域許可證件同步登出、一次辦成、快速退市,進一步促進個體戶“新陳代謝”。改革後,個體戶登出由過去跑2個部門變成只跑1個窗口。(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曾文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