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漳州漳浦縣堅持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探索“三抓三促”鄉村發展路徑,形成産業支撐、人才集結、項目驅動的推動機制,奮力打造鄉村振興“漳浦樣板”。
漳浦縣堅持把鞏固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動力。漳浦縣制定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暨“三資”整治工作方案,由16個部門組成4個工作專班,以沿海鄉鎮舊鎮鎮、山區鄉鎮湖西鄉作為專項整治試點鄉鎮,推動全縣農村集體“三資”“四清”專項行動全面鋪開。截至2022年6月底,已收回債權80筆、金額210.62萬元,償還債務28筆、金額192.37萬元,收回集體資産資源68宗、面積達3232.59畝,增加村集體收入226.85萬元。
漳浦立足資源稟賦,推進鄉村振興
為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難題,漳浦縣結合資源稟賦、地理區位、産業發展等實際情況,因鎮制宜、因村制宜探索不同的發展模式。東厝村探索“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豬肚菇産業、大棚蔬菜種植,預計解決勞動就業80余人,實現村集體經濟年增收26萬元。此外,漳浦縣設立6000萬元專項資金,由龍睿集團統一運作經營,採取貼息補助、獎勵分紅等形式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以“政銀企村”合作平臺、“福村貸”政策紅利為載體,促成40對銀保機構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已有10個項目獲縣農商行授信2600萬元。
漳浦縣始終堅持把産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該縣引導南浦鄉、官潯鎮立足資源特色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將南浦竹筍、官潯花卉打造成農業主導産業。溪東村種植余甘近6000畝,發展低糖余甘果脯、多味余甘果脯等深加工産品,走上余甘致富路。漳浦縣還通過推廣良種繁育及高效配套技術、農産品深加工及産業化、農業信息化與標準化等科技工程,打造水稻生産工廠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收割“五統一”的專業化服務。
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強力支撐。漳浦縣從打造人才引進清單、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入手,開展省內、外引才引智招聘,鼓勵16名高校畢業生通過“三支一扶”返鄉服務農村,引導退伍軍人和創業能人到鄉村工作和創業,引進省級高層次人才5名,市級高層次人才27名,新增人才168名。此外,近三年來漳浦縣為各類人才提供資金補助共1535萬元,創造條件給人才發揮作為的空間。該縣開展鄉村人才振興“星火工程”培訓44期3016人次,培育“致富帶頭人”300多人,挖掘“田秀才”“土專家”等鄉土人才2000多人;實施“頭雁領航”工程,開展新一屆村(社區)“兩委”幹部全覆蓋輪訓20期,培訓2177人次,為鄉村振興增活力、添後勁。
為培育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示範樣板,漳浦縣創新資金獎補結合方式,引導2個特色鎮、18個試點村、3個實績突出村立足資源稟賦,精心謀劃項目145個,現已完成投資2.07億元,因地制宜探索打造産業帶動型、生態示範型、商貿流通型、文化傳承型、城鄉融合型等5大特色鄉(鎮)、試點村類型。此外,漳浦縣通過用好、用活專項債券資金,探索政府引導、國企運營、銀行融資的共建模式,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等舉措,推動更多金融優惠政策、優質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漳浦縣還重點解決農村飲用水保障、污水與黑臭水體治理、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等問題,共建設改造農村公路29.6公里、改造危病橋1座、村道安防提升20公里,建設18個試點村應急廣播系統,打破公共廣播服務鄉村的瓶頸。(文/圖 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