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
來源:新福建  |  2023-08-08 09:58:03

  海濱鄒魯,一方凈土。惠安自古人傑地靈,賢達輩出。一代代惠安鄉賢懷揣“地瘠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的傳統美德,走南闖北、拼搏奮鬥,在各行各業建功立業,為家鄉爭光添彩。從閩南地區“地瓜縣”到躋身全國千億強縣,惠安的精彩蝶變,凝聚著家鄉人民的辛勤付出,也飽含著在外鄉賢的勠力同心。

  同氣連枝,砥礪奮進。為匯聚鄉賢力量,助力家鄉高品質發展,中共惠安縣委宣傳部、惠安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東南網泉州站推出“福見惠安•鄉賢有為”人物故事系列報道,用鏡頭和筆觸記錄在外鄉賢的奮鬥故事和家國情懷,以他們的奮鬥精神為榜樣,激勵家鄉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共同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讓惠安更加“惠安”!

  本期關注的惠安鄉賢是旅外華僑、新加坡惠安公會名譽會長、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董事長王漢章。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44dac469-025a-4e73-9f2c-c6d98effc636

  人物名片

  王漢章,1953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惠安縣東橋鎮埔殊村,新加坡王水九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長、福建省僑聯顧問、泉州市僑聯名譽主席、惠安縣僑聯榮譽主席、集美大學常務校董、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董事長、新加坡福建會館理事、新加坡惠安公會名譽會長。 

  王漢章是愛國華僑王水九老先生次子,父子兩代人傾力捐建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成為海內外泉州人時常提起的一段佳話。王漢章同時也是集美大學“王水九英語活動基金”的創始人,在泉州市慈善總會、惠安縣慈善總會、泉州市僑聯、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等處均有不少捐贈,為家鄉公益作出積極貢獻。

  導語

  在東海之濱的“中國建築之鄉”惠安縣東橋鎮,藏著一所被譽為“建築人才搖籃”的國家級重點職校——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以下簡稱“開成職校”)。這所學校記載和傳承著新加坡華僑王水九、王漢章父子兩代人心繫桑梓、情懷公益的大愛故事。

  日前,王漢章在家鄉惠安接受了記者的採訪。經歷了三年疫情,當重新踏上故鄉這片熱土時,這位心懷故里的旅外華僑向記者娓娓道來他的故事……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d1dda281-7a9f-4425-a5e1-72cb5458a0e4

王漢章接受記者採訪。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華僑世家,子承父業

  王漢章出生於新加坡,祖籍惠安縣東橋鎮埔殊村,碩士畢業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王漢章的父親王水九早年家境貧寒,被迫隻身南渡新加坡謀生。後通過艱苦奮鬥,闖出一番天地,成為新加坡建築業佼佼者。王水九雖旅外數十年,但熱心桑梓教育,于1985年在家鄉獨資創辦開成職校,同時資助泉州華僑博物館、惠安縣醫院、鄉村公路橋梁等公益事業建設。

  作為在海外出生的僑二代,王漢章與祖籍地的情感聯繫在父輩的引導下日益深厚。雖然沒有出生和長期生活在家鄉,但自幼受父母熏陶濡染,秉持著對故鄉的深厚情懷,王漢章勤奮自勵,自學了中國歷史,並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地研究。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35888563-d648-4d2a-aadd-bc037b286234

圖為王水九先生與夫人及次子王漢章蒞校時受到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開成職校 供圖

  “我父親常説要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教育很重要。他認為家鄉當時很多人沒機會接受教育,建築專業理論知識匱乏,所以才想要辦一所學校。”王漢章説,父親在世時經常會攜兒女返鄉尋根,彼時閩南鄉村還很落後,父輩的堅持讓子女得以認識祖籍地,體會背井離鄉的艱辛。

  在王家祖宅裏,王漢章指著一張家族合影告訴記者:“1987年我第一次跟隨父親回到惠安,才知道他對家鄉有這麼大的貢獻,我們全家人都為我父親感到驕傲!”從美國學成回到新加坡後,王漢章在銀行工作了一段時間,後跟隨父兄投身商界。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f6cd588f-4066-42ce-871a-cfd9b4a5436d

1988年,校主王水九老先生與開成職校首屆畢業生合影留念。

  1992年,王漢章受父親之托任開成職校董事長,參與學校辦學重大事項的制定,負責校園配套建設的策劃和籌資。“我父親臨終前交代我們,一定要把學校繼續辦好。”1994年,王水九去世,王漢章繼承父親遺志,與其母親、兄長密切配合,傾注心力,描繪學校的發展藍圖,每年多次往返解決學校的具體事務。

  為了持續支持開成職校的不斷發展,王漢章于1996年在廈門投資500多萬元,興辦廈門新鷺緊固件有限公司,並將所得利潤捐予開成職校作為王水九獎教獎學金等費用。經近40年的發展和完善,開成職校已成為一所國家級重點職校。近40年來,開成職校為社會培養20000多名以建築業為主、其他行業為輔的中等職專畢業生。據統計,近40年間,王漢章以及他的家人已為這所學校投入了超過3300萬元的資金。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1a34924f-68cc-49bc-8acf-399d5dc6d2da

王漢章參觀父母捐贈學校的“金禧堂”。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

  身居異域,心戀家邦

  戀祖愛鄉、熱心公益、慈善為懷……就如父親王水九一樣,雖身居異域,但王漢章卻心戀家邦。  

  “多年來,董事長為開成職校的發展殫精竭慮。他每學期都會專程從新加坡回來一至兩次,看看學校的發展,與學校全體師生互動交流,對辦好開成職校給予很大的鼓勵和信心。”開成職校校長王祖輝説,即使是疫情期間,漢章董事長也從未缺席,常以視頻會議形式和惠安縣僑聯的信息,實時跟進學校和學生的情況。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a6aed5a1-62f2-4a3c-bffc-53a07a2a158b

2008年9月,王漢章為學生頒發“王水九獎學金”。開成職校 供圖

  慷慨解囊,興學育才。為激勵師生們的教學熱情,促進教學相長,王漢章把“王水九獎教金”增設為“王水九獎教獎學金”,並成倍地提高獎金數額。根據學校教學的需要,他又先後設立“王水九特殊貢獻獎教金”,設立了教師節王水九教師慰問金,每年發放總額達50萬元。1994年以來,他先後鋪設了校園裏水泥大通道,鋪設石井至開成柏油大道,興建400米跑道的標準運動場,興建建築專業實踐操作的大型施工館和實驗樓各一幢。據悉,王漢章任學校董事長以來向開成職校、埔殊小學累計捐贈人民幣已達1500萬元之多。

  走進開成職校,一座名為“金禧堂”的校史館尤為矚目,它的背後有段感人的故事。“在我父親和我母親金婚的時候,本來是要在新加坡籌辦金婚慶典的,後來他們決定把資金全數捐出給學校辦禮堂,這點也深深地觸動了我。”行走在“金禧堂”,王漢章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父親為學校建設投入鉅資後不久,公司就遭遇經營困難。最困難的時候,母親陳玉蓮甚至不惜變賣珠寶首飾來支持學校的發展,父母矢志不渝辦學的觀念深深影響著王漢章。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01e70d72-6d2b-451a-b597-d1d0e12daf96

2012年12月22日,王漢章率新加坡華僑友人訪問學校。開成職校 供圖

  接過父親手上的“接力棒”,王漢章不僅關心著教育事業,同時對家鄉社會公益也是一往情深、熱心贊助。1994年,他捐資15萬元贊助泉州殘聯事業;1995年,他捐贈10萬元為泉州市政協大廈添磚加瓦;1999年,他為惠安體育中心建設捐贈10萬元。2009年8月,他在泉州市慈善總會設立“王水九慈善基金”,每年提取6萬元用於泉州市僑聯扶貧助殘之善款。2010年6月,他在惠安縣慈善總會設立的基金中每年提取10萬元作為惠安慈善總會扶貧助殘助學。在惠安縣華僑聯合會的積極倡導下,從2021年起,王漢章每年為一所鄉鎮小學捐設一家“漢章書屋”……

  除此之外,王漢章為人慷慨豪爽、樂於助人。近些年來,他曾多次組織惠安海外後裔訪問團回鄉探親、旅遊、考察,增進鄉土情誼,為家鄉經濟建設服務,為民族繁榮昌盛熱心奉獻。

  “漢章鄉賢秉承父志,在海外創造了傑出的成就,又積極投身到家鄉的經濟建設事業中,堪稱家鄉在海外華僑的楷模。”惠安縣僑聯主席康惠蘭説。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93c76094-1854-44f8-9821-93463dedd6fd

王漢章與堂哥在祖宅內話家常。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桑梓情懷,代代相傳

  幾十年來,王水九、王漢章父子及家人捐獻鉅資、興學育人的光輝業績欽譽八閩,先後被泉州市政府、廈門市政府、福建省政府授予榮譽表彰。

  據介紹,在王漢章的“牽線搭橋”下,開成職校“提質擴容工程”于2023年正式啟動。建設內容包括實訓綜合樓和兩棟學生宿舍樓(含食堂),並配套建設消防、電力、給排水、操場改造、室外場地等附屬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後,可提供宿舍126間,床位1008個,食堂可提供2200個師生餐位,學校可擴容學位約500人。目前,該項目已被列入2023年泉州市重點項目。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a27f8116-6e03-40d6-b190-962985464fe0

王漢章獲得的榮譽 資料圖

  兩代僑胞,薪火相傳;大愛無疆,澤潤家邦。

  “我們要常帶孩子回來,讓他們看看家鄉的變化,也慢慢培養他們對家鄉的感情,把這種愛國愛鄉的情愫代代相傳下去。”如今已年近七旬的王漢章也敬效父親之風範,每年攜帶兒女、侄子們回鄉認祖省親,瞻仰先祖銅像。

  談及對家鄉發展的感受,王漢章盛讚這裡的可喜變化。他寄語家鄉的年輕人要籌謀得法,刻苦經營;要淳樸敬業、不要投機取巧;要真真實實地從實業做起、從小做大,將惠安人“吃苦耐勞、愛拼才會贏”的優秀品質發揚光大。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王漢章:赤子僑心報桑梓 家國情懷傳薪火_fororder_ac6502a8-ade5-4a41-ac38-56709b489f4f

開成職校校友繼承僑校精神,反哺母校捐建校友感恩樓。圖為王漢章董事長與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在感恩樓前合影。開成職校 供圖

  大愛傳承,弦歌永續。王水九父子兩代愛國僑胞的善舉使開成職校擁有了感恩文化的深厚土壤,眾多校友積極回饋母校,成為感恩文化的自覺傳承者。在開成職校內,校友們捐資2000多萬元捐建“校友感恩樓”,這座9層高樓不僅是學校的地標建築,更是校友傳承僑胞大愛的精神豐碑。

編輯:姚鹿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