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沿著鄭和下西洋的長樂印跡——揚帆向海 見證600年海絲風華
鄭和廣場上的鄭和石雕像。記者 林雙偉攝
滔滔閩江水,一路奔騰向海。在江岸邊的鄭和廣場上,一座高大莊嚴的鄭和石像臨江而立,手執出海文書,目光堅定,眼中儘是對未知世界的期待和憧憬。一路之隔,鄭和船隊的福船模型“揚風啟航”,威儀四方。
這是鄭和在長樂留下的印跡。追隨滔滔江海,穿越時光之流,600多年前,鄭和船隊在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開啟了長達28年的航海時代,揭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600多年後的今天,鄭和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深深烙印在這座城市中,在傳承鄭和文化之路上,長樂書寫著海絲文化的新篇章。
鄭和文化地標10月點亮
登上長樂塔山頂端,一座聖壽寶塔(又名三峰寺塔)雄偉高聳。
“當年,鄭和船隊以此塔為航標,通行太平港。他經常登上聖壽寶塔遠眺太平港,每次出入閩江口時,還憑藉聖壽寶塔的位置來確定航線。”長樂鄭和史跡陳列館館長陳遲介紹,因聖壽寶塔對開洋出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鄭和在往返泊舟太平港時,多次出資修葺聖壽寶塔。
600多年前,在太平港,鄭和船隊上百艘駐泊的艦船從這裡出海,2萬多名壯士隨船在隆盛的威儀中起航。
為什麼選擇長樂?“長樂有優良的港灣,物阜民豐。戰國時期,吳王夫差就在此造船,這裡不僅航海技術先進,而且擁有經驗豐富的水手及舵工、火長等技術人員;另一方面,當時的長樂太平港江面寬闊,適合水師演練。”陳遲介紹,鄭和船隊還可以直接從閩江進入太平洋。
據介紹,在第七次下西洋前,鄭和命人重修長樂南山的天妃行宮、三峰塔寺,新建三清寶殿。南山上,塔、寺、宮、殿俱全。如今,這組建築在歷史更迭中,僅留下一座三峰寺塔,讓後人得以在珍貴史跡中回望過往。
今年正值長樂建縣1400年,長樂區啟動三峰寺塔亮燈工程。目前夜景燈光正在加緊建設,將於10月實現亮燈,點亮鄭和文化地標。
從遺跡回溯海上絲路印記
上世紀80年代,為保護與鄭和有關的文物和史料,長樂修建了鄭和史跡陳列館。館內,一塊鎮館之寶——《天妃靈應之記》碑,是鄭和下西洋拓展海上絲綢之路的最好見證。
在第七次下西洋前,鄭和將《天妃靈應之記》碑鐫嵌于南山宮殿中。上世紀30年代,《天妃靈應之記》碑出土,一時轟動海內外。
該石碑碑文共有1177字,至今基本完整可讀,不僅詳細記載了鄭和奉命率領船隊不畏艱險的遠航歷程,包括七下西洋的時間、地點、經過等,還記載了海外貿易的成果。其中,碑文明確記載“余由舟師,累駐于斯,伺風開洋”,是考證鄭和下西洋以長樂作為駐泊和開洋地最權威的史料碑刻。
“這塊碑是鄭和最後一次奉命出使西洋時親自撰文的。”陳遲介紹,這是目前國內僅存的詳細記載鄭和下西洋的石碑。
值得一提的是,媽祖文化也是鄭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塊石碑中,褒揚了天妃(媽祖)的神力,與鄭和命人重修的天妃宮相互映襯。1412年,鄭和因3次航海活動皆認為受到天妃庇祐,遂奉請朝廷在長樂南山(今塔山公園)修建天妃行宮。遺憾的是,行宮原建築在抗日戰爭中被毀。“1984年,在遺址上出土原行宮石柱礎5件,大小相同,建館時作為柱礎使用4件,現存一件。”陳遲説。
挖掘傳承海絲文化
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先後到達亞洲、非洲等地的37個國家,總計航程16萬海裏,創造了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航線最遠的航海紀錄,將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推向巔峰。
為紀念鄭和航海探索精神,早在2002年,長樂政府便發動社會捐資近千萬元,在長樂航城街道金剛腿附近,興建了以鄭和下西洋為主題、長約2公里的景觀走廊——鄭和廣場。這裡有鄭和石雕像、鄭和福船、太平港帥營、鄭和舟師啟錨處、長樂海絲館(原鄭和航海館)等紀念性建築。
長樂海絲館經重新裝修布館,于2021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展館緊扣海絲文化主題,以歷史發展的脈絡為縱線、以海內海外兩個長樂為橫線,展示長樂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發展和未來。
長樂海絲館旁,屹立著一艘鄭和福船木質模型。“鄭和艦隊的許多船舶是在福建建造的。”長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著名的鄭和寶船採用福建沿海一帶常見的福船船型。福船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力船型之一,寫下了中國造船史的輝煌篇章。
眼下,鄭和廣場已和鄭和公園、鄭和史跡陳列館等連成一體,構成了長樂當地獨特的鄭和文化風景線。
“鄭和文化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樂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樂先後投入資金對海絲遺址地登文道碼頭、三峰寺塔等周邊環境整治提升,還編撰《海絲拾古》系列叢書,繼續做好海絲遺産的調查工作,不斷挖掘和傳承海絲文化。(記者 余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