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奏響農業高品質發展交響曲 廈門以“千萬工程”經驗為指引,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提高農産品附加值
廈門市持續引進、研發優良品種,促農業增效。圖為廈門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資料圖/記者 張奇輝 攝)
秋日的陽光穿過薄薄的雲層,落進廈門的村莊、田野、車間、廠房。
沾著泥土露水的新鮮蔬菜,經過氣泡水浴清洗從同安裝車,發往果蔬批發市場,即將在午餐時分端上餐桌;在全自動生産線完成無菌袋裝的魚丸、蟹棒,已經打包,全程冷鏈從海滄發往北京、上海、廣東;三秀山腳下的種苗大棚內,新培育的水葉菜種子狀態不錯,有望成為下一個爆款……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當前,循著浙江“千萬工程”的經驗指引,廈門根據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農業,堅持科技創新、品牌引領,深化兩岸融合,持續助力農業産業鏈拓展延伸,以興旺的産業發展態勢全面夯實農村發展之基,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奏響産業高品質發展交響曲。
提質增效
高附加值農業助農增收
清晨,趁著太陽還不烈,廈門禦蔬佳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泓達鑽進大棚,觀察新種植的禦蔬1號油菜長勢——再過四十多天的時間,這批精心培育的油菜新品種即將上市。
雖然新油菜的售價要比普通油菜每斤貴出幾毛錢,但黃泓達對銷量信心十足:“口感和營養要比普通油菜好出一大截,對於越來越追求品質生活的市民來説,貴的這幾毛不是問題。”
之所以敢這麼説,是因為合作社已經從優質品種的引育上嘗到了甜頭。“青蘋絲瓜、草莓番茄……我們種植的這些品種都比普通的售價高,但往往供不應求。按照每天四五千公斤的供應,一年下來你算算會給社員增收多少?”黃泓達笑著説。
通過科技創新育種,集約化利用土地,提高農業生産的比較效益,對於農業土地面積不大的廈門來説,意義很大。在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廈門華泰五穀種苗有限公司也在發展高附加值農業上快步向前:企業培育的甜玉米種子已經種植到全國各地,公司負責人杜貴才介紹,像SBS903等品種,生育期大約85天,即可上市,“高産易種,皮薄無渣口感好是它的特色,連煮出來的玉米水都是甜滋滋的”。
除了高端品種的研發,我市還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設施農業、産業融合等領域發力,通過財政的投入引導,確保種糧的比較效益,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在集美區雙嶺村,千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已初顯成效,整村的土地流轉工作也為規模化種糧奠定基礎。雙嶺村第一書記許才旺介紹,1039.26畝的高標準農田把原來零散的小田整合成為大田,方便現代機械設備統一作業和經濟作物的大面積種植。“預計兩三年後,這一千多畝地可每年新增糧食産量5.45萬公斤,每年新增經濟作物産值19.4萬元。”與此同時,村裏還與市裏國企合作,打造“稻夢空間+花海+田園風光”的農業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深度挖掘休閒農業潛力。 “廈門農村土地資源有限,提升土地單位面積的效益,發展‘高附加值’特色農業就顯得至關重要。”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規模化種植、科技化創新和三産融合的實踐,都錨定一個目標——提升産業的附加值,提升農業的效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2022年,廈門都市現代農業産業集群總營收達1170億元,同比增長6.4%;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同比增長8.1%,連續19年保持全省第一。
龍頭引領
打造農業龍頭品牌企業
廈門海滄,上市企業安井食品的研發實驗室內,一款速凍水産品的實驗正在進行——科研人員精確到秒地記錄數據,並對相關營養指標進行全過程監控,力求找到鎖鮮、口感、營養的最佳平衡點。這樣的“常態化”操作,在實驗室內幾乎每天都在進行。
速凍産品的多個産品標準和行業標準,都在這個新晉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內起草制定。“我們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冷凍魚糜》,實現了我國在水産領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安井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鳴鳴告訴記者,“市場導向+技術創新”雙管齊下,讓安井行穩致遠,品牌知曉度也越來越高。2022年,安井實現營業收入121.8億元,是國內速凍食品行業首家年營收超過百億、利潤過十億的集團企業。
現在,廈門像安井這樣的農業龍頭企業數量還在不斷攀升——截至目前,全市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達11家、省級24家、市級55家,其中有12家企業先後入選中國農業企業500強。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不僅僅自身在行業領域闊步向前,更有效地帶動起整個産業和區域的發展。
成立於1994年的中糧海嘉(廈門)面業有限公司,企業年小麥加工能力已經達到60萬噸。預計到今年底,以中糧海嘉為原糧加工生産的各類食品在廈門市民餐桌的佔比可達到20%。“作為福建省農業産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中糧海嘉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努力推動産業鏈延伸和發展高附加值産品研發。”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要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被廈門人熟知的“海堤茶葉”今年4月設立了集茶葉生産、茶文化體驗和觀光旅遊于一體的綜合性茶文化基地——“中茶海堤樂和雲谷茶莊園”。作為茶行業的“國家隊”,中茶廈門分公司這條茶旅融合之路,為茶産業本身賦予新的內涵。
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大川表示,茶旅融合不是“茶葉+旅遊”這麼簡單,它需要在拓展茶業賽道、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同時,還為地方農民帶來就業、增收等看得見的實惠。
“55家市級農業龍頭,這個數字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打造廈門特色品牌化農業産業任重道遠。”華僑大學旅遊規劃與景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安民教授表示,一家龍頭農業企業的背後是生産的標準化、科研的持續化、品牌的高端化、人才的梯隊化,廈門龍頭企業在這方面的帶動力、輻射力、創新力稍顯不足。
在他看來,學習“千萬工程”的經驗,環境是基,産業是魂。通過大型龍頭企業和品牌影響力的帶動,提升農村的“顏值”和“産值”,才能更好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以農為媒
兩岸融合促農業農村發展
“各位鄉親,大家好……”晚上6點,曾明寶準時坐到辦公桌前,開始他每週固定五天的電臺直播。這檔農業電臺節目,他主持了22年,即便從台灣來到廈門工作生活,也沒有中斷。
直播時,聽眾親切地稱呼他阿寶。廣闊的市場空間,是吸引他來到大陸、紮根廈門的重要原因,他説:“台灣在農業方面有很好的品種,但市場畢竟小,大陸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2016年,年近五旬的“阿寶”辭去高薪工作,從台灣來到廈門同安,任百利種業的技術總監,投身蔬菜種苗嫁接培育工作,把台灣的育種技術嫁接到大陸。7年多,曾明寶帶來了很多先進的農業管理經驗和技術,絲瓜、南瓜、茄子、小番茄……他帶來的台灣優良蔬菜品種,成為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融合的具體載體。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廈門的農民增産增收,台灣同胞也同樣受益受惠。
海峽兩岸融合發展,農業農村大有可為。如今,像阿寶一樣的一批台灣農人活躍在廈門的種苗、花卉、水果、蔬菜等領域,與當地農民攜手合作,進行聯合育種攻關和商業化種植。位於同安的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已累計引進台灣農業優良品種300多個、台灣先進種植養殖技術50多項,兩岸聯合研發的新品種達170多個、種子種苗專利50多項。
有人專注種子培育,有人醉心台灣水果的種植。秋分過後,柑橘類的水果進入生長旺季,位於同安汀溪的詹家佑果園裏,新加裝的機械軌道已經完工,運輸車配合軌道可以對30畝果園進行快速追肥。這是70歲臺農詹景童今年的一筆大投資,他説到了水果采收的季節,運輸車將發揮更大作用。
2002年,詹景童來到廈門同安創辦果園,種起了柑橘、葡萄柚等水果。相同的氣候、相近的生活習俗,讓他很快就融入當地生活,一心耕耘腳下的土地。看到自家果園和鄉村的變化,他由衷高興:“把台灣好的農業生産技術和管理技術分享到大陸,讓水果創造更多價值,這是很有意義和成就感的事。”
廣闊的空間、巨大的舞臺,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道路上,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緊抓機遇、走進鄉村,共同演繹廈門鄉野的生動樂章。(記者 張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