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麗海灣養成記
東山的碧海銀灘 (資料圖片)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佈全國第二批12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漳州東山島南門灣-馬鑾灣段入選,為漳州市首個。
東山是全國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海域面積1800平方公里,海岸線162公里,9個月牙形海灣灣灣相連。從地圖上看,整個島似一隻靈動的蝴蝶。每年盛夏,旖旎的海島風光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遝來,獨享一份海的浪漫。
近年來,東山圍繞“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建設目標,深化污染減排和凈灣行動,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拓展近海親水空間,打造“公眾親海型”美麗海灣。
陸海共治,重現生態底色
東山以海為生,也曾因海而困。
曾有一段時間,當地立足豐富的海洋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水産養殖,但由於養殖戶思想認識不足、養殖方式落後,盲目追求數量和規模,侵佔海灣搞養殖、違佔海岸亂搭蓋、垃圾污水直排海等問題突出,海灣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壞。
“東山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碧海銀灘!”東山縣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大隊長邢淑晶介紹,2016年起,東山深入開展治污染、護生態、提業態“凈灣行動”,全力推進海灣、海水、海島、海灘、海岸“五海”資源保護,整治灣區違規鮑魚場、蝦池等養殖場所亂象,推進停滯13年的馬鑾灣養殖清退,遷移、拆除網箱超過1.5萬格,清退海上養殖面積47.3公頃。同時,東山出臺實施《養殖水域灘塗規劃》,劃定“可養區、限養區、禁養區”,優化海水養殖佈局,控制限養區及養殖區養殖規模和密度,讓水産養殖實現可持續發展。
污染在海裏,根源在岸上。“我們堅持標本兼治、陸海並舉、統籌施策。”邢淑晶説,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文章要從陸上做起。緣此,東山實施陸源管控,開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整治,實施銅缽埭溝截污清淤工程,讓水質達標率逐年提升。通過整治,入海排污口達到管控要求率100%。東山投資16.98億元建設城鄉污水收集處理一體化工程,實施農村污水治理試點工程,實現灣區污水治理全覆蓋。從源頭減少陸源污染入海,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達標率100%。
治理好海漂垃圾是建設美麗海灣的重要措施,東山依託漳州環境集團組建海上環衛隊伍,分岸段、分時、分組常態化清理海漂垃圾,並啟動智慧視頻監控海漂垃圾,通過納入“生態雲”平臺實現對海漂垃圾的實時監測、預警。
“這幾年,東山的海水越來越清,沙灘越來越乾淨,海漂垃圾越來越少。”從事海漂垃圾清理3年多,漳州環境集團項目經理羅紹鋒見證了東山海灣重現水清灘凈、魚鷗翔集的生態底色。
修復保護,守護生態系統
赤嶼島,是位於東山金鑾灣和馬鑾灣雙面海交接的無人居住島嶼,附近的海域是東山珊瑚省級自然保護區赤嶼核心區。島上沙灘細柔潔凈,山水林灘相映成趣,近年來成為遊人如織的網紅打卡點。赤嶼走紅的背後,有著東山縣檢察院的貢獻。
2021年2月初,東山縣檢察院在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巡迴檢察時發現,赤嶼島內有一處遺留十多年的廢棄鮑魚場建築垃圾未清理,存在風化坍塌的危險,影響海洋環流和珊瑚生長。
在東山縣檢察院的磋商推動下,同年8月26日,赤嶼生態修復工程啟動,相關單位全面拆除清理赤嶼建築廢墟、水泥構築物、其他搭蓋物,共拆除磚石結構約1050立方米、混凝土結構約530立方米、路面約480立方米。
為恢復島上生態原貌,東山縣檢察院在審理打擊非法捕撈刑事案件中,引導當事人自願繳納生態修復金,對赤嶼以補植復綠的方式履行替代性修復,種植中東海藻樹、棕櫚樹和紅海欖樹及成片綠地,目前已補植復綠共計70余畝。得益於此,赤嶼的洋流更加暢通,海洋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有利於保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和海底珊瑚的生長髮育。
近年來,東山縣檢察院以“海洋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工作模式,積極參與“美麗海灣”建設。通過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海洋生態資源等犯罪,創新建立“河長、林長、灣長、田長+檢察長”機制和“海洋生態檢察+海洋漁業執法、海事執法、海警執法”機制,推動海上執法聯勤聯動體系建設,形成立體保護網。截至目前,該院辦理盜採海砂等生態領域刑事案件73件100人,追贓挽損2748萬元,上繳生態修復金405萬元。在多部門聯動體系作用下,東山回填海砂約2萬立方米,推動清理長袖定置網218槽,清海面積約6695畝,督促回收和清除海漂垃圾36噸、建築廢墟3000立方米。
優化空間,提升親海體驗
憑藉旖旎的自然風光和優美的人文景觀,東山一直是海島遊的網紅打卡地。近年來,東山立足“國際旅遊島”建設,不斷優化親海空間,提升遊客親海空間和親水品質,為遊客提供多樣化的濱海旅遊體驗。
這個夏天,遊客紛紛前來彩蝶灣景區遊玩,他們或乘坐觀光小火車欣賞碧海銀灘,或光著腳丫在沙灘上盡情撒歡,或體驗刺激的海上游樂項目……彩蝶灣景區位於東山島馬鑾灣和金鑾灣之間,過去這裡只是一片天然海岸,經過整體開發建設,如今已成為集觀光娛樂、休閒康養、海上運動、特色餐飲為一體的文旅融合濱海勝地。
“近年來,景區緊扣親子遊定位,優化升級景區配套設施,提升景區旅遊服務水準,以滿足遊客多元的海島遊需求。”東山百鑾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彩蝶灣景區負責人沈萍萍表示。
馬鑾灣景區以沙質細軟、沙灘寬闊、海清浪靜的天然海濱浴場而聞名,但長期以來主要依賴自然資源吸引遊客,缺乏新鮮感和新奇性。近年來,景區增設涼棚座椅,引進咖啡、茶飲等新業態,為遊客提供更多的駐留空間;拓展帆船、摩托艇、快艇等新玩法,讓遊客親海樂海,暢享海濱好風光。
“現在人民群眾對於海的渴望不只是停留在觀看上,更希望親海、戲海、玩海,景區的升級改造就是要不斷滿足人們的親海需要。”東山縣馬鑾灣景區服務中心主任林如明説。
不論是開發旅遊“新寵兒”,還是老景區添“新花樣”,東山始終將優美的海灣自然風光與發展文旅産業有機結合,融合關羽、黃道周、谷文昌“三公”文化品牌,做強海上運動遊、休閒垂釣遊、婚紗攝影遊、文旅影視遊等旅遊業態,讓遊客的濱海體驗由單一向多元轉變。
山水為憑的詩畫海韻,引來遊人如織,2023年“五一”長假,東山接待遊客50.22萬人次,旅遊收入5.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17%、60.92%。(記者 李妙珠 通訊員 歐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