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8日,由7名烏茲別克斯坦記者組成的媒體代表團走進福建福州、廈門等地,切身感受福建的歷史文化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代表團走福道、賞福景、品福茶、享福味,深入體驗中國式現代化的福建氣象,生動記錄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故事、福建故事。
漫步福州三坊七巷南後街
看文旅:歷史悠久 風光秀美
三坊七巷被稱為福州城市名片,蘊藏著半部中國近代史。10月15日上午,媒體代表團漫步南後街、郎官巷,深切感受歷史文化名街的無限魅力。
拍攝三坊七巷歷史古跡
嚴復故居位於三坊七巷郎官巷20號,于2006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天演先生”嚴復曾定居於此。在這裡,媒體代表團參觀了保存完好的歷史古跡,了解了嚴復的生平及其為尋求救亡圖存提出的諸多觀點。
位於黃巷的小黃樓同樣于2006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烏茲別克斯坦每日烏茲網記者烏瑪羅夫在參觀後表示,三坊七巷古建築眾多,它們歷史悠久且保存完好,還有許多百年古樹屹立在街區之中。不只是在三坊七巷,在人傑地靈的福州,處處可見歷史文化保護的行動實效。
參觀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
10月17日下午,媒體代表團來到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與廈門島隔海相望的鼓浪嶼,先後走進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管風琴藝術中心、鋼琴博物館。
接近日落時分,夕陽映照泛起粼粼波光。觀光車沿著環島路線前進,一路上,外媒記者們紛紛被眼前美景所折服,拿出手機記錄鼓浪嶼之美。清新福建以其獨特的風景人文魅力,為來自遠方的客人留下難忘的記憶。
看經濟:創新潮涌 開放共贏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自2015年起,廈門市在全國率先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廈門市正加快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到訪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綜合服務大廳
10月17日上午,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媒體代表團對“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産生了強烈的好奇,與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廈門是中國四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位於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涵蓋飛機結構大修、發動機維修、公務機整裝、部件製造、技術培訓等業務,並對符合條件的航材實行進口“零關稅”,吸引了眾多航空維修企業落地廈門,解決了企業承接維修業務關稅成本高的難題,進一步助力了廈門航空維修産業發展。
“為什麼對符合條件的航材免征進口關稅?”“如何在缺乏參考的情況下,成功走出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這些都是外媒記者們關心的問題。關心的背後,是對福建發展“成功密碼”的探索挖掘。
除航空維修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的重點平臺還包括跨境電商、積體電路、文化貿易、中歐(廈門)班列等。截至目前,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推出全國首創舉措142項。在視野開闊、胸懷博大、姿態包容、行動務實的廈門,源源不斷散發著改革“試驗田”的巨大能量。
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福建企業的發展理念、發展成果,吸引著外媒記者們的目光。參訪過程中,媒體代表團還前往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了解企業經營理念與産品服務情況,近距離感受福建經濟發展成效。
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子數據取證行業龍頭和公共安全大數據領先企業,業務範圍覆蓋全國以及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在內的部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從“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到“承諾安全,承諾非凡”的服務理念,以及停放在該公司門前的第二代現場勘查取證車“虎鯨號”,一個個要素一步步啟發著在場的外媒記者們,幫助他們全面感受該公司一貫秉承的“數據更智慧,網絡更安全”的使命,在提升自身網絡安全意識的同時,加深對福建企業發展的理解。
參觀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走進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外媒記者們再一次為福建企業發展的蓬勃生機讚嘆不已。作為客車行業的領軍企業,該公司在新能源領域已有20餘年的沉澱與積累,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不斷加快“出海”步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公共出行提供更環保、更高效、更智慧的交通解決方案。截至目前,金龍新能源車輛已經遠銷26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今年上半年,金龍18米BRT公交車批量訂單成功出口烏茲別克斯坦,向世界提供中國製造、福建智慧、金龍力量。
看生態:綠色便民 産業興旺
“七溜八溜,不離福州。”10月15日上午,在福州福山郊野公園,面對眾多在福道沿途散步的市民遊客,媒體代表團紛紛稱讚公園的便利設施與綠色環境。
得益於“數字福建”“數字福州”的建設和應用成果,福山郊野公園進一步“智慧升級”,在綠意盎然、空氣清新的環境下引入個性化數字應用,開發“智慧步道”打卡系統,推動全民健身,讓遊園更便利、更有趣。
“福山郊野公園讓我感到很震撼,這裡非同尋常,樹木花草的清香縈繞在我們周圍,這裡的人民十分幸運,能夠擁有這樣一所公園。我都不想離開這裡了!”烏茲別克斯坦ZOR TV電視臺記者尤蘇波娃在參觀後激動地説。
體驗福州福山郊野公園“智慧步道”打卡系統
10月16日上午,媒體代表團乘車近一小時,來到廈門市翔安區香山街道大宅村。大宅村是第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以其火龍果種植聞名,這裡有福建省規模最大的火龍果連片種植基地。
在大宅社區黨委書記陳錦芳的帶領下,媒體代表團了解了大宅村“兩軸三心五區”的鄉村振興之路,品嘗了火龍果茶、火龍果魚皮花生、火龍果蛋卷等火龍果衍生産品,並前往廂語學苑了解當地的民宿改造與産業發展等情況。
了解火龍果衍生産品的製作工藝
大宅村全村戶籍建檔383個門牌號,330幢房屋,總戶籍人口1106人。翔安區作為“風頭水尾”乾旱缺水地區,且大宅村又是特色“果園村”,火龍果、胡蘿蔔種植産業發展興旺,對農作物灌溉需求極高。
面對967畝的高標準農田,大宅村逐步建成雨污分流主幹管系統、智慧滴灌系統,統籌推進污水收集端、處理端、排放端、建設端、運維端的全鏈條治理,建設補水管道1936米、田間幹管4.78千米、支管10.97千米、變頻加壓泵站4座等,配備智慧節水灌溉系統,農戶刷卡自動取水,直通果園滴灌管道,還可通過移動應用端遠程控制,便民、節水、防污染一舉多得,令在場觀摩的外媒記者們感到十分震撼。
走進廈門市翔安區香山街道大宅村
高效智慧的農作物灌溉系統,為大宅村的種植産業提供了有力保障。從火龍果特色産業出發,大宅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先行先試,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充分開發火龍果生態資源,研發了火龍果酒、火龍果面、火龍果饅頭等10余種火龍果衍生品。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真理報記者波爾沃諾夫在其撰寫的新聞報道中,這樣記錄這些産品:“這種色彩艷麗的火龍果産品,因其可口誘人的味道和許多有用的特性,從而備受關注。”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外媒記者們紛紛表示,要將福建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的經驗做法帶回家鄉,惠及更多烏茲別克斯坦人民。
參訪途中,外媒記者們對熱情友好的福建人民印象深刻。在福山郊野公園玩耍的小朋友,在鼓浪嶼前合影的大叔大媽,在中山街經營店舖的商人,在大宅村從事火龍果産品加工的村民……儘管雙方的語言並不相同,外媒記者們依然會主動上前用中文説句“你好”,並通過翻譯員進一步詢問福建人民的生活情況。從老百姓洋溢著笑容的臉上,外媒記者們切身感受著福建的發展和變化,在廣袤的中華大地,聆聽並記錄最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故事、福建故事。
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外媒記者們紛紛表示,福建人居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人民熱情友好。他們將認真整理本次訪問內容,通過廣播、電視、網站等多種途徑,全面展現訪問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烏茲別克斯坦人民帶來鮮活生動的新聞報道,推動兩國互學互鑒、互聯互通、互利互惠,促進兩國人民友好往來。(文/圖/視頻製作 李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