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浦城:賡續歷史文脈 繪就夢筆新篇
來源:福建日報  |  2023-11-10 11:36:55

  原標題:賡續歷史文脈 繪就夢筆新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6238962-8628-469c-b36a-da14a57ef412

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航拍 浦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立冬時節,漫步在夢筆山西麓,線條流暢、氣勢恢宏的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坐落于碧水綠樹環繞間,連綿起伏的屋面與山巒、天色相映成趣,共同繪出具有閩北原鄉特色、東方美學特徵的山水畫卷。

  近日,這座美術館正式開館,標誌著閩北新添一處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專業公共美術館,也是目前全國縣城美術館中面積最大的一座現代美術館。

  把藝術佳作獻給家鄉

  穿行于美術館中,珍貴的藝術藏品精心陳列,或莊嚴大氣,或意境悠遠,令人目不暇接;十余處庭院小品為白墻黛瓦增添輕盈雅致,一步一景,光影綽約……

  開館之際,“夢縈山河——范迪安捐贈作品展”“筆耕風華——當代藝術名家捐贈作品展”“生機蔚然——福建當代水彩畫家邀請展”“花開童心——央美全國兒童美術書法大賽優秀作品展”共600余件作品同步亮相,成為藝術圈和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一樁“美”事。

  范迪安,當代著名藝術家,1955年出生於福建省浦城縣。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曾任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長期從事美術史論研究,尤其在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和當代美術評論上著述豐厚。

  “我策劃過許多展覽,為這次開館展考慮的四個展覽,反映了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四個題目的題頭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夢筆生花’。我想用這樣的方式,將豐富的藝術佳作奉獻給家鄉人民,奉獻給我們偉大的時代。”范迪安説。

  浦城,是中國著名典故“夢筆生花”誕生的地方,史稱“八閩望邑”,有著約5000年的文明史、1800多年的建縣史,是福建首批置縣的五縣之一。

  這裡文脈綿延,宋明理學、閩越古邑、詩詞古窯、非遺剪紙、閩派古琴等文化資源富集于斯。

  青山不墨韆鞦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閩北小城如何辦好“大文化”?浦城持續探索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點,交出了一份縣域文化事業繁榮的新答卷。

  “美術館是我們實施文化強縣戰略的重點文旅項目之一,通過‘走出去’將鄉賢‘引回來’,為山區注入了源頭活水,更是填補了文化領域的一個空白,必將成為浦城文化的新亮點、藝術的新名片。”浦城縣委書記沈曉文説。

  歷經五年的悉心雕琢,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在10月20日正式開館,佔地面積65畝,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上下五層共6個現代化標準展廳,除每週一休館,其餘時間免費開放,是目前全國縣城美術館中面積最大、功能齊全的一座現代美術館。

  據了解,美術館的概念草圖由范迪安親手勾繪,設計理念源自南宋大儒朱熹的名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建築立面取自南方地區傳統民居,墻面則多以卷軸式橫窗與周邊環境相“借景”,共同構成一處環境優美、格調高雅的文化新地標。

  美育研學面向人人

  “聽説美術館開館了,我今天特地和家人朋友一起過來參觀,通過名家畫作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讓人熱血沸騰。”常年在外工作的蘇新騰先生,對當地的新變化很驚喜。

  曾擔任過中國美術館館長的范迪安深知,藏品是一座美術館的立館之基。今年3月以來,范迪安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將他創作的油畫、水彩等作品136幅及一批藝術藏品捐贈給美術館,助力家鄉美育事業發展。

  在他的感染下,一批當代藝術名家也紛紛捐贈風格多樣、類型豐富的佳作送由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永久收藏、長期陳列,為這座美術館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遊子總是懷鄉愁,當以涌泉報桑梓。我從小生活在南浦溪畔,總想知道山外的山是什麼模樣,也更嚮往遠方的世界,故而捐贈的畫作以多年來在祖國各地的寫生為主,遼闊的風景居多。希望更多的鄉親特別是青年朋友們能夠透過作品這個窗口去眺望更遠的山、更寬闊的天,感受祖國壯美的山河。”范迪安説。

  與此同時,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還設立全國第一個“美育圖書館”。館內收藏精品藝術圖書6000余冊,全部來自范迪安及國內多座美術館和美術出版、傳播機構捐贈。

  日前,主題為“我和祖國一起成長”的觀展互動和寫生互動等專屬於孩子們的活動在美術館舉行。90名來自浦城各中小學、幼兒園的學生走進這裡寫生作畫、與名家互動,一起在“夢筆生花”的地方放飛藝術的夢想。

  在帶隊老師陳燕看來,這是一次十分難得的美育課堂。“孩子們近距離觀賞藝術原作、閱讀藝術書籍,在現場感知藝術家的思想情懷與風格特徵,在寫生創作中激發了創造熱情、增進了創造意識。”陳燕説。

  “開館,只是拉開了藝術為公眾服務的序幕。從事美育工作是我的文化責任,美術館則是社會美育的終身課堂。”范迪安説。

  賡續歷史文脈,繪就夢筆新篇。眼下,浦城以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為核心,輻射城區周邊及縣域內優勢生態資源,用好當地匡山國家森林公園、楓溪梯田、麒麟畈萬畝連片高標準農田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在楓溪、仙陽、萬安等7個鄉鎮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配套鄉村寫生采風基地,充分展現夢筆文化、農耕文化、非遺文化及現代藝術文化。

  正式投入使用後,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將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美育的功能,延伸開展美育研學及美術公共教育活動等,探索縣域美術館的時代新作為。同時,該縣也將以此為契機,堅持以文興城、以文潤城,深入挖掘浦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借助和發揮浦城鄉賢學術、人脈等資源優勢,全力打造“書畫藝術交流中心”、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全域寫生基地,不斷賡續和激活浦城文化生命力,將“夢筆生花 詩畫浦城”的歷史人文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記者 姚雨欣 通訊員 袁野 邱春靜 柳浪漫)

編輯:姚鹿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