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向東渠:“天河”向東水長流
來源:福建日報  |  2023-11-14 09:39:21

  原標題:今年是向東渠竣工通水50週年。半個世紀前,為解決缺水之困,漳州雲霄、東山兩縣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合力建設了這條80多公里長的引水渠。50年來,向東渠不僅滋潤了兩縣的土地,也成為當地的精神坐標,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天河”向東水長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e1846cd-67fe-44ce-b908-819cfd44e2fd

向東渠教育實踐基地 吳葉青 攝

  到過雲霄的人,大多對那裏的“高架橋”印象深刻。它靜靜地矗立在兩座山頭之間,“橋”頂凹槽內,流水潺潺,奔騰不息。

  在雲霄、東山兩地,這樣的“橋”共有18座,成為當地著名引水工程——向東渠的重要組成部分:渡槽。

  斑駁的槽體,隨處可見的青草、苔痕,見證著這條“天河”歷經的滄桑歲月。

  20世紀70年代,在物資短缺、生活艱辛的條件下,向東渠的建造堪稱奇跡:短短兩年半,5萬多名建設者參與,先後劈開24座山頭,盤繞100多座山梁,跨過15條溪流,建造總長7335米的渡槽,讓雲霄北部山區漳江之水穿山越澗、飛躍海峽,流抵85.81公里外的東山島紅旗水庫,惠及沿途數以萬計的群眾。

  今年是向東渠通水50週年。

  50歲的向東渠現狀如何,還發揮著怎樣的作用?近日,記者走近向東渠,重訪當年造渠的發起人、建設者,對話護渠員、講渠人,探尋向東渠精神的當代價值。

  造渠:“一座豐碑、一個奇跡”

  “50年了!”

  李文慶深情的目光望向前方,仿佛能穿透久遠的歲月,回到那段熱火朝天的時光。

  對於96歲的李文慶來説,有太多事情已記不清,但一提起向東渠,半個世紀前那一幕幕激勵人心的場景就清晰浮現。

  在翕動的雙唇中,記憶的閘門緩緩打開。

  1969年底,駐漳部隊幹部李文慶調到雲霄縣,先後擔任縣人武部政委、縣革委會主任和縣委書記。1970年開春,雲霄遭遇嚴重旱情,早稻插不上秧,全縣上下急得團團轉。李文慶經過走訪調研了解到,雲霄苦乾旱久矣——雖有漳江穿境而過,但由於水位低,只能任由漳江水奔流入海,百姓世世代代“守著漳江種旱田”。

  面對“十年九旱”的嚴峻現實,李文慶提出興建向東渠,在漳江上游築壩攔水、建渠引水,沿途灌溉雲霄旱區。

  施工設計方案敲定後,當地成立向東渠引水工程領導小組和工程建設指揮部,將工程分段交由10個公社(農場)“包乾到底”。

  1970年9月17日,向東渠破土動工,雲霄縣4萬餘名建設者奔赴工地。

  當時的勞動條件極其艱苦,群眾自帶糧食、自帶工具、自帶鋪蓋,沒有炸藥就用鐵釬鎬頭撬,沒有拖拉機就靠肩挑板車拉。

  “向東渠建不成,死也要死在工地上!”抱著這樣的決心,李文慶身先士卒,常常蹬起自行車下工地奔走協調,每次都要馱著袋沙子到工地。在他的帶動下,幾乎全民投入運石挑沙的隊伍。

  “工地上紅旗飄飄,到處都是建設者揮汗如雨的身影。喇叭裏播放著工地戰況,工友們時不時要吼上幾嗓子,唱歌互相鼓勁。”想起那段日子,時任雲霄縣東廈公社洲渡村黨支部書記方松有情不自禁哼唱起當年的勞動歌曲。彼時,東廈公社等4個公社並非向東渠的直接受益方,但社員們在公社和大隊帶領下,徒步數十公里參加建設。其中,東廈公社負責建設的世坂渡槽總長885米,難度最大,槽墩最高達31米。

  渡槽,是向東渠建設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如何讓水跨越山谷與溪流?這就需要一座座架在空中的“橋”——渡槽。然而,在當時缺少鋼筋水泥等條件限制下,建渡槽談何容易。但當時的建設者不但勇於擔當、團結協作,還善於攻堅克難、開拓創新。

  作為當時向東渠建設工程技術指導小組成員,談及當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施工方法,朱龍昌仍難掩自豪:缺少吊裝機械,他們便用“獨木丁字架+鋼絲繩土絞車”的組合,築起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空心槽墩;首創可拆卸復用的“雙鉸矩形夾合木拱架”“三鉸桁形木拱架”模型,飛架槽墩之間,代替耗材巨大的“滿堂式木拱架”,淩空砌起一道道石拱;石拱之上,根據水車構造原理改進設計出輕型、薄壁、大流量的渡槽,為水造“路”……

  這一系列創新舉措不僅節省了大量施工木材、鐵件、石料和勞動力,還極大縮短了工期。其中,“大型渡槽”于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除了渡槽,向東渠工程還要攻克另一個難關:在南溪河谷地帶,若架設渡槽,高度至少要有40米,難以經受住颱風、地震、洪水及地基鬆軟等考驗。

  怎麼辦?技術指導小組的應對再次彰顯了“閩人智慧”:利用河谷兩側進出口渠底3米的高差,結合虹吸原理,鋪設了雙列U型管道,讓渠水自流穿越河谷,這就是向東渠有名的上窯倒虹吸管道。

  向東渠開工一年後,為幫助東山抗旱,李文慶提出兩縣共建、將引水工程延伸到東山的建議,並表示:“水不過東山,向東渠算不得勝利!”為了讓水進入東山能自流灌溉,雲霄縣將源頭大壩提高20米,沿途渠道跟著拔高,工程量陡增。

  1971年12月,東山縣發動1萬多名建設者,承擔從雲霄境內杜塘水庫到東山島紅旗水庫35.7公里引水渠建設以及挖掘兩座隧洞、建設一座滾水壩的任務,還提供大量木材。

  攔河截流、劈岩鑿壁、移山填壑、架槽鋪管……歷時兩年半,85.81公里長的向東渠竣工通水。

  “向東渠是一座豐碑、一個奇跡。”時過境遷,憶及往事,李文慶仍感慨不已,“這麼大的工程,建設過程非常坎坷,沒有人民的力量,也只能停留在一個美好的願望上。”

  護渠:“向東渠不只是一條渠”

  八尺門海堤不遠處,東山縣後林村小山包上,人山人海。

  1973年3月13日的這一幕,79歲的東山人杜雙成記憶猶新。

  當天,向東渠水來到雲霄東山兩縣中間的八尺門海堤,經由堤上的八尺門渡槽,流進乾旱已久的東山島,人群中爆發出掌聲和歡呼聲。

  向東渠通水後,雲霄、東山分別增加16萬畝、7萬畝農田,兩縣的飲水問題也逐步得到解決,乾旱的威脅一去不復返。

  時光流轉,如今的向東渠已與當地城鄉建設融為一體,發揮著更大作用。

  “向東渠不僅為雲霄、東山兩縣提供工農業和居民用水,還擁有防洪排澇、生態補水等多種功能,隨著社會發展,今後或將承擔更多公益功能。”雲霄縣向東渠工作站負責人鄧濟坤説,因此,護渠工作尤為重要。

  深秋時節,奔忙了一上午回到辦公室時,鄧濟坤已是汗流浹背。眼下,為期兩個月的向東渠世坂渡槽段專項維修已啟動,鄧濟坤忙著指導施工隊搶抓水利施工黃金期,加緊修補渡槽滲漏點。

  1995年,鄧濟坤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于次年進入雲霄縣向東渠管理處(現更名為工作站),和同事們一起負責向東渠幹渠從峰頭水庫渠首至馬山長達36.8公里的渠段管護、水資源調度、應急搶險等工作。

  作為渠道管水員時,鄧濟坤幾乎每日都要沿渠巡查,仔細查看水渠水位流量、灌溉供水、水閘啟閉是否正常,有無淤堵或者滲漏管涌等險情。

  受修建時的經濟條件、建築材料等因素影響,經過多年運行的向東渠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滲漏、基礎沉降等險情,鄧濟坤和同事們總要及時處理。縱使碰上颱風侵襲導致向東渠出現3處決口、100多處滑坡塌方的情況,大家仍通過3天不眠不休的緊急處置,讓渠水不曾斷供。

  27年來,鄧濟坤從渠道管水員、技術骨幹一路成長為團隊負責人,管好護好向東渠的初心始終不變。

  “向東渠不只是一條渠,它凝聚著老一輩人建渠時的智慧與擔當,體現了一種精神,我們要把作為向東渠精神的物質載體守護好。”鄧濟坤説。

  這也是雲霄東山兩縣人民的共識。

  今年5月,向東渠八尺門渡槽異地遷移保護工程竣工。此前,因海域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的需要,八尺門海堤需要拆除。對於屹立在海堤上的八尺門渡槽,當地並未一拆了之,而是將其“平移”到十幾公里外的東山島內保護起來。同時,通過渠段改道,來自向東渠的水仍作為東山縣島外引水第一水源,繼續助力這座生態旅遊島的建設。

  講渠:精神如水,綿延不絕

  “為了排除障礙,民兵陳愛國在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攀上高30米、寬僅20釐米的拱架,當時整個拱架在大風中猛烈搖晃,人若摔下來必死無疑。”

  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內,講解員指著一張黑白老照片,訴説著當年建設的種種不易。

  面朝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可以看到不遠處的世坂渡槽,宛若空中長城,古樸滄桑。自去年7月揭牌開館至今,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已迎來參觀者超2萬人次。

  走出展示館,再次仰望世坂渡槽,歷史與現實的交相輝映讓不少參觀者深感震撼。

  “不能讓向東渠精神埋沒。”2014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李文慶耗時8年撰寫的《向東!向東!——向東渠引水工程回憶錄》一書出版,希望通過回顧向東渠建設的艱辛歷程,讓向東渠傳遞出的精神激勵更多後人。

  拿到書後,當年的建設參與者謝鵬志如獲至寶,一口氣看了好幾遍,在感動之餘,他萌生了帶頭講好向東渠故事的想法。

  在向東渠事跡展示館建成之前,為了重現那段歷史,謝鵬志無數次尋訪當年的建設者、親歷者,收集各種資料,“淘”來老式風鑽機、自行車、打鐵工具、測量儀器等物件,歷時兩年自建向東渠紀念館並免費對外開放。

  “當時建渡槽需要規格石材約8萬噸,但採石場距離工地平均17公里,除了獨輪車、兩輪平板車外,建設者連自行車都拉來運送石料,日復一日拉了200多萬公里……”在位於雲霄縣雲陵鎮的向東渠紀念館,年逾古稀的謝鵬志當起了義務講解員,對著一樣樣老物件、一張張老照片,向來訪者講述向東渠的故事。

  多年來,謝鵬志為宣傳好向東渠精神四處奔走,還被漳州市委宣傳部聘為“新時代宣講師”,深入邊遠鄉鎮、部隊、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宣講,至今已開展宣講近500場。在謝鵬志等宣講員的努力下,向東渠的故事廣為傳播,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宣講隊伍中。

  傳承弘揚向東渠精神,當地人民正書寫著嶄新答卷。

  在東廈鎮洲渡村,憑藉著老一輩建渠人身上的拼勁,村民們在全省較早開展土地整理工程,通過流轉土地,探索規模化種植和設施農業,走上了增收致富路。昔日窮困的海島村如今擁有我省首批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範點2個,服務範圍覆蓋雲霄、詔安、漳浦等縣。

  “今年是向東渠建成通水50週年。回望奮進征途,雲霄幹部群眾在向東渠先進事蹟的激勵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縣域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日新月異。”雲霄縣委書記藍良木表示,時光荏苒,向東渠先進事蹟歷久彌新,他們將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繼續講好向東渠故事、擦亮本土紅色品牌,以此激勵幹部群眾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加快推動全縣經濟發展提質、民生事業改善、工作作風提效。

  如同奔流不息的渠水澆灌著沿線大地一樣,向東渠精神綿延不絕,仍在滋養著無數人的精神世界。(記者 蘇依婕 林清智)

編輯:姚鹿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