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探索建立古城保護髮展的“泉州機制”
來源:泉州晚報  |  2024-08-02 10:50:39

  原標題:探索建立古城保護髮展的“泉州機制”——呵護千年古城文化生態土壤

泉州:探索建立古城保護髮展的“泉州機制”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240802094318

穿越宋元古城,開啟國潮之旅。2024年5月,一場漢服秀活動在泉州古城舉行。(融媒體記者陳英傑 攝)

  剛剛過去的7月,泉州迎來申遺成功三週年,“刺桐僑厝”系統性保護華僑建築專項行動也有新突破。在打造世界遺産保護利用典範城市進程中,泉州闊步向前。

  既是“世界文化遺産”,又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兩個頭銜疊加的含金量是對泉州城市的最高褒獎。這榮光背後,是一代又一代泉州人接力奮鬥的探索與實踐,讓歷史文化遺産從“保下來”到“活起來”,再到站上世界舞臺“火起來”。

  以泉州古城為例,近年來,其保護與發展秉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愁”的活態保護理念,創新探索“指揮部+N個國企+N個社會資本”的運作機制,既要守護好“有形”的歷史建築遺存,也要傳承好“無形”的文化精神財富,更要從根本上呵護好千年古城文化生態土壤不斷代,這樣全方位、多層次保護的“泉州機制”,讓歲月沉澱下來的寶貴財富被看見、涌活力、煥光彩。

  為什麼要保護古城?

  直面困境 解決問題 激發活力

  歷經歲月洗禮,歷史上曾閃耀世界的泉州古城,不可避免迎來時代困局——基礎設施老化、建築風貌破舊、業態逐漸衰敗。作為擁有不可替代性的文化遺産,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慎之又慎;古城裏至今仍有20萬居民繁衍生息,文化、文物與日常生活共生共存。如果人居環境的根本性問題無法解決,居民流失、嚴重老齡化等問題將嚴重制約古城發展。

  秉承“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市委、市政府從頂層設計入手,將泉州古城的保護髮展方向置於全國乃至世界大坐標係下,經過各方嚴密論證,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形成“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愁”的古城保護髮展理念,走“活態保護”路線,以“重振古城功能活力、再現古城文化魅力”為施治策略,通過“繡花”功夫實現古城品質提升。

  因時因勢,泉州古城保護髮展工作協調組成立。協調組下設由市住建局牽頭的建設組、市資源規劃局牽頭的規劃組、市文旅局牽頭的文化組等。其中,古城整治提升工作主要由建設組負責,協調市文旅集團、水務集團、省五建等國企共同實施。2022年,市委、市政府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納入城鄉建設體系,由市城建辦統籌,市城建總指揮部指導指揮,成立古城保護髮展指揮部,具體協調調度古城保護髮展工作。

  古城保護由此有了專門的政府統籌協調機構,進入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新階段。“古城保護髮展由政府牽頭主導,決定了我們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著眼于城市治理和文脈傳承,而非投資逐利。破解古城困局,必須著手解決日益凸顯的城市問題。”泉州市古城保護髮展指揮部指揮長朱啟平説,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既是政府職能,也是古城保護題中應有之義,啟動古城整體系統性保護修繕勢在必行。

  破局,從2016年開始。“微干擾、低衝擊”為原則的金魚巷微改造率先試點,對地下管網基礎設施進行升級,立面著力恢復歷史風貌,近300米的金魚巷修復後令人眼前一亮。古風古韻的金魚巷與泮宮、府文廟串聯,不僅成為市民遊客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為小巷居民解決了內澇、管線老化等生活問題,贏得一片讚聲,為古城啟動系統性保護性修繕提升注入信心和動力。

  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

  整體性保護 分片區推進 創新性活化

  2017年,泉州市被住建部列為第二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市住建局牽頭,重點在古城先試先行,全面實施古城風貌保護、古城文化遺産保護、古城基礎設施提升、古城旅遊提升、古城家園共造、古城業態活化等六大工程,開啟古城系統性修繕提升的道路。

  2018年,改變“單條街巷”推進模式,古城實行分片區整體提升。將格局分為保護區和功能區的“一線三片”保護區,相繼啟動實施中山中路綜合保護提升、小山叢竹復建,愛國路打通和中山路周邊29條街巷、中山南路及周邊46條街巷綜合提升等系列古城保護整治工程,進行市政管網綜合治理、斷頭道路打通、街巷立面及第五立面整治等切實改善古城居民生活的民生保障項目,補齊城市功能短板,恢復古城歷史風貌。

  困擾已久的城市問題一個個有序解決:交通,實施慢行系統提升工程、居民騎行暢通工程,利用閒置公産並徵收部分危舊房屋改造為非機動車停車場,提供非機動車停車位約1000個,打通愛國路、奎霞巷、通政巷等斷頭路,緩解古城核心區交通壓力;配套,推進中山路周邊15個旅遊公廁升級改造;消防,重新劃分防火分區,增設3個小型消防站,系統性提升古城防災能力;綠化,新增小微綠地36處、口袋公園23處、古榕綠地5處,共計21.7萬平方米……

  一手解決短板問題,一手培育業態活力。修繕活化西街219號(現為西街遊客中心)、中山中路37—39號(現為中山路遊客服務中心)、臺魁巷7—1號東厝(設立亞太文化遺産管理學會秘書處泉州工作站)、井亭巷23號(擬作為“古城核心區設計師驛站”)、陳光純故居、大上海理髮廳等20多處古城風貌建築空間。

  系統性保護提升,激活古城發展的一池春水。2023年,泉州旅遊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近七成;2024年“五一”假期,全市接待遊客總數量、增速及旅遊花費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泉州古城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投資項目紛至遝來,文旅經濟蓬勃發展。

  如何形成可持續保護髮展路徑?

  “指揮部+N個國企+N個社會資本”模式

  古城在啟動修繕提升時,就涉及一筆關於投入與産出的經濟效益賬,整體系統性改造工程資金如何解決?如果依靠財政資金撥款、社會事業硬投入的老辦法,長久來看並不可持續。而事實上,一邊是財政資金緊張,另一邊則是電力、自來水、移動、聯通等部門苦於古城設施老舊、更新審批手續複雜、有錢投不出去。

  “古城修繕面臨的不是資金問題,而是資源問題。”朱啟平説。由市委、市政府主導,構建的“指揮部+N個國企+N個社會資本”的創新體制機制恰好解決了痛點難點——

  以文旅集團(古城公司)為主體,保障指揮部日常運作及承擔古城規劃研究,負責古城街巷U型面提升及相關徵遷工作;

  泉州水務集團以“自投自建自營”方式牽頭建設地下市政管網,電力、通信、燃氣等“三水兩電一氣一智慧”管線單位同步更新權屬管網系統,資金由各管線單位以自有經營性資産投資,探索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古城市政管網提升機制。

  “讓國企率先投入市政基礎設施,帶動民間社會多方資本參與,提升古城資産價值,解決了資金來源和資源分配問題。在施工時序上,提前做好施工組織計劃,一旦開工,各單位要同步實施管線下地,既縮短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説,政府負責協調古城資源分配管理、手續門檻等,以泉州水務集團為主體,電力、通信、燃氣等管線單位負責出資、同步更新權屬管網系統、後續運營維護。泉州探索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古城市政管網提升機制,實現了各類管網單位的有效銜接、古城基礎設施整體提升,形成古城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機制創新的探索不止於此。指揮部還嘗試盤活古城低效用地、通過資産變性實現價值變現,形成良性的資産增值循環模式。比如,整個古城現存有近百萬平方米的國有、集體資産。改造之前,這些破舊的廠房大多是低值資産,有的甚至是負擔。改造之後,古城環境煥新、房租漲了、民宿熱了、人氣旺了,最終再根據古城提升、功能完善等需求,將閒置低效資産轉變為可盤活、可交易的高效資産,發揮資産的最大綜合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萬代”“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産”。泉州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納入城市建設體系,構建有泉州特色的“黨委領導、政府協調、部門履職盡責、動員群眾和社會資本參與”的古城保護提升模式,以打造世界遺産保護利用典範城市為抓手,既堅守保護底線,又統籌好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城鄉建設、經濟發展、文旅融合等方面,推動歷史文化遺産價值充分實現與共享。(融媒體記者 殷斯麒)

編輯:鄭艷靈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