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加快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 與臺青雙向奔赴
來源:福州日報  |  2024-10-11 10:05:18

  原標題: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加快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福州與臺青,雙向奔赴

  對廣大青年來説,選擇一座城市,往往意味著選擇一種發展理念、選擇一種成長環境。

  作為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省會城市,福州始終堅持打造臺青登陸的第一家園。今年8月,在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峰會上,福州市啟動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臺青與福州共發展。福州對臺青發展更友好、更關愛,臺青對福州發展更擔當、更有為。

  目前在榕實習就業創業臺青累計超1萬人,2023年新增實習就業創業1303人。這些初來乍到的台灣青年,在尋找落腳福州“第一站”的過程中,也在經歷著步入社會的關鍵“第一戰”。由此出發,福州正千方百計創造台灣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的條件,把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這項大工程分拆到每個細節中。

福州加快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 與臺青雙向奔赴

臺胞公寓所在的桂溪社區舉辦臺青市集活動。(岳峰鎮供圖)

  一片熱土

  讓夢想開花結果

  台灣青年在福州能有什麼發展?放眼廣袤的沃野,或許可以看到答案。

  永泰縣嵩口鎮,曾因古渡口優勢而商貿發達、繁榮一時,也因城市化的衝擊一度落寞。2014年,臺青鄧海和他的團隊來到嵩口鎮中山村,協同當地政府,為這個古鎮做了一次“針灸活絡”的調養,以“千年港口”為命題,用一針針微改造,讓一座座古厝、一條條古道重現風采,讓更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節日和活動,喚醒鄉村活力。

  2018年,“接力棒”傳到了臺青曾芝穎手中,彼時只是來榕參加海峽青年節美麗鄉村設計大賽的她,看著閩江畔安靜的雄江鎮,聽到悠揚的鳴笛聲,決定要留下來。曾芝穎帶領的團隊,實施兩岸建築師聯合計劃,以“低造價改造、低密度開發、低成本運營”方式,開展三類農房改造、空間活化利用,以及打造“100號村民會客廳”等項目。

  一個小鎮可以做多久?對曾芝穎來説,5年遠遠不夠。今年,她又與閩清許下了15年之約,以“小鎮運營”的身份繼續留在雄江。“現在我們團隊創建了‘城鄉永續學院’,計劃邀請更多台灣青年來大陸體驗並創造100種生活。”

  盧貴雲參與鄉建鄉創的“解法”有所不同。2019年,盧貴雲接過父輩衣缽,探索茶企轉型之路。“當時政府提出建設‘茶旅小鎮’的概念,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想通過文旅來帶動一産、二産。”盧貴雲説。

  2021年,恰逢閩臺鄉建鄉創、閩臺農業産業園項目實施,盧貴雲聯合台灣團隊將茶産業與茶文化、茶旅遊結合,建設了草木谷閩臺茶文化藝術中心、永泰細茶露營地等絕佳觀景點,打造圍爐煮茶、圍爐冰茶消費場景,研發茶飲、茶酒、茶膳食等文旅産品,惠及周邊7個村,帶動2756名農民就業。

  青春和創意,守護和傳承,在福州肆意生長。近年來,福州共引進71支台灣團隊、200多名台灣設計人才,駐村“陪護式”服務100多個村莊,簽約落地的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項目數量、獲得省級補助資金數額均位居全省第一。

  臺青選擇福州,説到底,是因為這裡有可以實現夢想的土壤。台灣科技大學碩士畢業後,簡德輝本想在台灣找一份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但是最終卻進了一家電信公司。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廣闊,簡德輝不願就此放棄,他把目光投向了大陸。

  來到福州,簡德輝先用小程式了解崗位信息,並在海青節閩臺青年人才研學營的人才服務驛站現場,與公司一對一交流。“網龍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做得非常好,我很希望能夠加入;海峽銀行在智慧數據方面的崗位也很適合我。”簡德輝看到了不少心儀的崗位,感覺這一趟“很值得”,福州有政策、有保障、有機會,這讓他充滿信心。

  看到先行“登陸”臺青的發展,不少像簡德輝這樣懷揣夢想的臺青躍躍欲試。然而,“到大陸後專業對口嗎?”“能做什麼工作?”……成了臺青琢磨的新問題。

  “我們梳理了臺青專業方向和求職需求,與徵集到的崗位提前進行了‘一對一’精準對接,提升人崗適配度,確保崗位推送率100%、‘一對一’對接率100%,最大程度提升臺青來榕就業意向率。”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説。

  一棒接一棒,一群人帶一群人,越來越多臺青擁抱福州的土壤,在這裡生根發芽,開出夢想的花。

福州加快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 與臺青雙向奔赴

台灣青年在海青節人才服務驛站找工作。(海青節組委會供圖)

  一份歸屬

  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座吸引青年的城市,不僅是有發展機遇的,更是有歸屬感的。對於臺青來説,歸屬感不僅落在住房、教育、醫療等實際生活所需的便利度上,更體現在對細枝末節的感知和具體而微的認同。

  “有了醫保卡,看病就醫更方便了。”上個月,臺胞邱智隆在福建海峽銀行閩江支行辦理醫保參保手續,只需出示居住證,現場填寫簡單的個人信息,幾分鐘就拿到了醫保卡。

  “我沒有提前預約,原以為需要很長時間,沒想到這麼快,真是太方便了。”邱智隆開心地説,他和朋友準備辦個貿易公司,下個月就來做信用認證,方便以後申請貸款。

  在福建海峽銀行閩江支行的台灣青年綜合服務驛站,不少臺青前來辦理業務和諮詢相關政策措施。驛站設2個服務窗口,提供“現場辦金融服務、幫代辦政務服務、諮詢辦信息服務”等三類共64項服務。

  目前,台灣青年綜合服務驛站已進駐全市57家海峽銀行網點,並開通了線上、線下服務渠道。記者發現,線上的臺青綜合服務和臺青服務手冊,都使用了繁體字,方便臺青閱讀。而線下窗口,也聘請了臺青服務專員,為前來辦事的臺青提供個性化服務。“臺青服務台青,可以多一份親切和理解,讓大家在辦事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福建海峽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建設台灣青年綜合服務平臺,《若干措施》也針對臺青最關注的住房問題持續加碼,原來3個月過渡期免費住房延長至一年,讓臺青能更從容地求職或尋找創業機會。

  “00後”台灣女孩羅金金一畢業就來了福州,並申請了免租房作為過渡。不到一週的時間,她就拿到鑰匙,擁有了自己的小公寓。

  家人居住在廣東、大學就讀于南昌,為何選擇福州就業?羅金金笑著説:“因為福州的政策非常好,有人才補貼、租房補貼等福利,給了我們‘想來就來、想留就留’的底氣。”

  乾淨的樓道、敞亮的房間、一應俱全的傢具……入住一個月的羅金金沉浸在喜悅中。“居住體驗特別好,硬體配套齊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入住之後就像是加入了一個大家庭,周圍有很多年輕人。社區經常組織交流活動,認識了不少朋友。”

  福州的臺青引力,還來自濃厚的年輕社群氛圍和家的溫馨感。相較于剛來福州的羅金金,臺青張雅雯已經入住公租房兩年多,公租房租金比市場低了一大半,讓她能更安心地創業。

  回憶多年在榕生活,讓張雅雯感觸最深的是,每逢傳統佳節社區都會舉辦兩岸“連心節”新春活動、“月滿同聚一家親”中秋聯歡、“兩岸同胞乒乓球交流友誼賽”“兩岸兒童晉安尋福”等各類活動,組織在榕臺青臺胞聚在一起,讓兩岸同胞心更貼近,情更親近。

  一個未來

  與祖國同頻共振

  台灣青年與大陸的相遇是一個萬花筒,如何在一次次體驗旋轉的驚喜後,願意留下來?解決青年“成長的煩惱”是關鍵。

  2017年,來自台灣台中的陳昭志取得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學位,與大多數畢業生一樣,面臨著回鄉還是留下來闖蕩的問題,“五險一金”成為他選擇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作為對臺先行先試省份,福建率先推動臺企與大陸企業、台灣居民與大陸居民實現同等待遇。陳昭志直言:“福建出臺了多項引進台灣人才的政策,畢業那一年,首選就是來福建。”

  如今,陳昭志在福州不僅找到了事業的舞臺,評上了副教授,還組建了幸福的家庭。“我的兒子也在大陸順利入學,現在就在福州教育學院第一附屬小學讀書。”來大陸7年,求學、工作、娶妻、生子、落地生根,陳昭志坦言大陸落實臺胞同等待遇給他帶來機遇,讓他安心紮根發展。

  位於鼓樓區新僑聯廣場的臺青創業基地“臺青第一雲家園”中,聚集著一群有理想的台灣青年,他們在這裡把臺青項目孵化得更成熟。“在這裡我可以安安心心地將台灣的民樂在福建傳播開來。”柯承妘説,4年前剛來福州時對惠臺政策不熟悉,走了很多彎路,現在加入了基地,不僅申領了創業補貼,還可以和身邊朋友們討論如何做好線上的課程。

  “‘同一屋檐下’的都是正在奔跑的青年。”“臺青第一雲家園”負責人李正能説,目前已有39家臺企入駐基地。在談到為什麼能順利孵化一個個創業項目時,李正能表示是政策給了他們最大的支持。“我常對基地裏的台灣青年説,很少有地方像福州一樣,住房、裝修、開業都給補貼,相當於讓你免費創業兩年。”

  聚焦台灣青年“關鍵小事”,更要關注“人生大事”。今年8月,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舉辦“情圓巴士 愛融兩岸”兩岸青年文化和旅遊聯誼行活動,兩岸66名青年共同體驗以福州傳統文化為主線的浪漫文化之旅。其間,“兩岸青春薈”青年聯誼交友平臺也正式發佈。

福州加快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 與臺青雙向奔赴

兩岸青年在“情圓巴士 愛融兩岸”兩岸青年文旅聯誼行活動中熱烈交流。記者 鄭帥 攝

  顯而易見,福州正在構建一個吸引臺青的“強磁場”。落實台灣青年社保補助、實習補貼、子女就學、同等待遇等政策措施,解決青年婚戀難、子女教育難等諸多問題,這些政策猶如強大的“引力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在福州紮根。

  福州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將加快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完善支持臺青來榕交流發展的政策體系,建設台灣青年綜合服務平臺,助力台灣青年追夢、築夢、圓夢。

  面向未來,更多奮發有為的台灣青年正被福州這片熱土感召、吸引,在飛揚的青春中實現與城市的雙向奔赴。(記者 唐蔚嬙 潘倩)

編輯:鄭艷靈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