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鼎:1.8萬畝蠶豆喜迎豐收
眼下,福鼎市1.8萬畝蠶豆迎來豐收。4月9日,在福鼎店下鎮蠶豆種植基地,連片的蠶豆田鬱鬱蔥蔥,豆莢飽滿低垂。種植大戶吳時樂正組織農戶搶抓農時進行采收。挎著竹籃、提著編織袋的農戶動作麻利,不一會兒,一筐筐鮮嫩的蠶豆便堆成了小山。
“今年我種植了‘浙蠶1號’和‘東方大力’兩個優質品種,面積達200余畝,畝産量1250公斤至1400公斤,市場價每公斤7元到9元,畝産值可達7000元左右。”吳時樂笑著説道。
作為一名農業碩士研究生,吳時樂深耕蠶豆種植已有五年。通過不斷優化種植技術,去年,他的蠶豆年收入突破140萬元,成為當地科技興農的典範。
近年來,福鼎市大力推廣“浙蠶1號”“東方大力”等優質品種,並配套綠色防控技術,蠶豆品質和産量持續提升。如今,福鼎蠶豆不僅暢銷本地,還遠銷上海、浙江等地,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産業。
在附近的蠶豆收購點,同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工人們正忙著將新鮮蠶豆分揀、打包,裝上一輛輛等待發往全國各地的貨車(如左圖)。本地收購商陳秀營一邊清點貨物一邊告訴記者:“今天計劃收購30噸,主要銷往上海、江蘇,市場行情很好,每公斤銷售價在6元至7元。”
福鼎蠶豆的優良品質吸引了眾多外地客商。來自上海的黃立晴已是第七年專程到福鼎採購。“今年計劃收購300噸,福鼎蠶豆的品質一年比一年好,在上海市場特別受歡迎,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明星菜’。”為保障蠶豆新鮮度,黃立晴此次特地採用冷鏈運輸,“要讓上海市民第一時間嘗到這份‘春天的味道’。”
近年來,福鼎市通過推廣“蠶豆—水稻”高效輪作模式,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今年,福鼎市蠶豆種植面積達1.8萬畝,預計總産量突破2萬噸,創下歷史新高。小小蠶豆正書寫著産業興旺、農民增收的“大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葉菲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