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連江1200萬隻海馬“遊”入市場
來源:福州日報  |  2025-06-11 09:43:46

  原標題:經過8個月精心培育 連江1200萬隻海馬“遊”入市場

福州連江1200萬隻海馬“遊”入市場

連江漁民搶抓晴好天氣晾曬海馬。(連融媒供圖)

  記者6月10日獲悉,經過8個月的生長,連江沿海漁民利用保溫大棚養殖的1200萬隻膨腹海馬已達上市規格。連日來,當地漁民搶抓晴好天氣,將海馬捕撈後曬乾上市銷售。

  海馬是重要的海洋藥源生物,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等,被稱為“南方人參”。近年來,由於全球野生海馬數量銳減,國際上將海馬列為瀕危物種,我國也將野生海馬列入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由於海馬養殖技術難度大,目前還不能利用海上漁排養殖。對此,勇立潮頭的連江漁民著手開展陸地工廠化養殖。

  6月10日,記者在連江縣筱埕鎮定海村海馬養殖基地看到,黑色的保溫大棚裏整齊排列著一口口面積約60平方米的養殖池,海馬一會繃緊身體游來游去,一會在圓柱形塑膠架上倒挂歇息,有的還會用尾巴勾住爬架上的濾網,保持身體不動。

  “我們養的是膨腹海馬,對水質、水溫、光線、餌料等外部環境極為敏感,稍有差池就會出問題,比照看小孩更費心思。剛開始的幾個月,我們幾乎住在保溫大棚裏。”海馬養殖基地技術員林建華説。

  利用海馬倒挂休息的特性,養殖人員從水中提起架子並上下抖動,一隻隻身長八九釐米的成品海馬從架子上脫落、掉入籮筐,不到30秒就能收滿一筐。

  海馬被捕撈上來後,漁民立即用淡水清洗,然後拿到屋頂上,一隻一隻地拉直,再用不銹鋼夾子夾在鐵絲上倒挂晾曬定型兩個小時。定型完成後,漁民將海馬放在竹架子上晾曬3天,這樣曬出來的海馬外形美觀,深受市場青睞。

  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連江縣去年10月投放了1200多萬隻海馬幼苗,經過8個月的養殖,目前已達到上市規格,平均單只重6克。

  “海馬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海馬幹品每公斤售價3000元~7000元,單體克重越大價格越貴。”海馬養殖基地負責人魏新華説,基地養了500萬隻海馬,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用於繁殖外,其餘全部上市銷售,主要供應醫藥公司。

  據了解,海馬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唯一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一次能分娩成百上千隻,每只雄性海馬的身體前方或側面長有孵卵囊作為“育兒袋”,因此在購買海馬時非常容易區分公母。(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吳其法 邱岑澍)

編輯:尹小兵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