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福鼎:小白鷺貽貝搶“鮮”上市
來源:閩東日報  |  2025-06-24 10:12:25

  原標題:福鼎:小白鷺貽貝搶“鮮”上市

寧德福鼎:小白鷺貽貝搶“鮮”上市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250624092447_副本

  眼下,福鼎市沙埕鎮小白鷺村的千畝貽貝已陸續開始采收。連日來,貽貝養殖戶搶抓晴好天氣,開展貽貝采收、加工作業,海岸邊呈現出一幅別樣的夏收畫卷。

  6月22日一大早,福鼎市小白鷺村的海上貽貝養殖區便響起了突突的馬達聲,養殖戶駕駛著漁船,嫺熟地穿梭在養殖區裏,利落地將一根根貽貝養成繩從海中吊起,養成繩上挂滿了密密麻麻的貽貝,不一會兒,甲板上就堆起了一座黑色的“小山”。

  “我今年養殖了300多畝貽貝,一個星期採了2000擔至3000擔,預計到7月份能采收20000擔,今年産量還不錯。”養殖戶洪道旺説。

  碼頭上也是一派繁忙,一船船的貽貝被起吊、裝車,抓緊送往加工區進行初道清洗。隨著清洗機器轟鳴運轉,清水從機器頂部噴淋而下,形成一道道晶瑩的水簾。工人站在操作臺旁,用手快速將貽貝搓散開來,讓貽貝沖刷掉表面的海藻附著物和其他雜質。經過清洗後的貽貝隨即被分裝、打包,等待發往各地食客的餐桌。

  “今年貽貝價格每公斤5.6元至6元,跟往年價格差不多。客戶來自福州、寧波、上海、杭州等地,客戶下訂單,我們就即採即發,確保客戶收到最新鮮的貽貝。”養殖戶吳興兵説。

  貽貝在當地俗稱“淡菜”,因營養價值豐富,素有“海洋雞蛋”的美譽。得益於優良的海域環境和成熟的養殖技術,小白鷺産出的貽貝具有品質好、個體大、肥滿度高、肉質鮮嫩等特點,深受客商青睞。近年來,當地還積極開展貽貝新品種的引進和培育工作,通過合理佈局厚殼貽貝養殖,破解原有紫貽貝品種單一,銷售週期較為集中的問題。

  據了解,小白鷺貽貝原主要養殖品種為紫貽貝,該品種養殖週期相對較短,一般只需3個月至6個月就能達到采收條件,但需在每年的6月至7月完成采收。而厚殼貽貝養殖週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12個月至18個月才能達到采收條件,但全年均可收穫,養殖戶可視市場情況進行靈活采收。

  “紫貽貝肉質鬆軟,厚殼貽貝肉質比較緊實,兩種貽貝都有市場,現在我們積極引導漁民合理佈局兩種貽貝的養殖,從而有效延長銷售週期,提升收入的穩定性。”小白鷺村黨支部副書記周錢生説。

  據統計,目前,小白鷺貽貝養殖面積約1600畝,養殖戶約60戶,年産量約6700噸,年産值3800多萬元,收益800多萬元,是福鼎市“藍色糧倉”裏的一支重要力量。(夏岩緣 薛青瑩 文/圖)

編輯:尹小兵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