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晉江:扛旗領跑“倍增行動”
來源:泉州晚報  |  2025-07-14 10:21:19

  原標題:力爭到2029年年底,培育654家産值超5億元企業 晉江:扛旗領跑“倍增行動”

泉州晉江:扛旗領跑“倍增行動”

向興(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生態智慧紡織新材料項目(一期)織造車間裏,智慧織機高速運轉。(融媒體記者陳起拓 攝)

  工業,是縣域經濟“優等生”晉江的發展根基和“硬支撐”。

  從鄉鎮企業起步,逐步構建起紡織鞋服、積體電路、智慧裝備等多元繁榮的産業集群。如今,晉江已擁有超8000億元的工業大盤,其中,超3000億元的鞋服産業、超1000億元的紡織産業、超800億元的食品和建材産業構成傳統優勢板塊,智慧裝備、醫療健康、電子信息三大新興産業則成為驅動經濟新增長極的核心引擎。

  在全球産業價值鏈深度重塑、國際分工深刻調整的當下,晉江如何保持競爭優勢?

  今年年初,回應省委“奮勇爭先、再上臺階”要求和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部署,晉江于全市率先出臺《晉江市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方案》,多管齊下快速組織實施倍增行動。數據顯示,今年1—6月,晉江市已培育産值超5億元重點工業企業119家,其中:産值5億—10億元企業91家、10億—30億元企業25家、30億—50億元企業1家、50億元企業2家,工業大盤支撐效應顯現。

  “近年來,晉江堅持‘晉江經驗’引領,依託本土超8000億元的工業底盤,突出優存量、拓增量、提品質,聚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群體,通過實施重點工業企業梯度培育這一戰略路徑,加快做大企業主體、育強企業梯隊,提升産業發展質效,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進一步在高品質發展中下好先手棋、贏得主動權,在泉州工業倍增大局中挑大梁、當標杆、做示範。”晉江市市長王明元表示,下一步,晉江將錨定重點工業企業數量和産值“雙倍增”目標,以更優的政策、更大的平臺、更好的服務,提速企業孵化培育,加快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壯大重點工業企業規模,實現工業經濟量的較快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力爭到2029年年底,累計培育産值超5億元企業654家(其中,産值5億—10億元企業440家、10億—30億元企業187家、30億—50億元企業13家、50億—100億元企業8家、超100億元企業5家、超1000億元企業1家,4家2024年産值超50億元的鞋服、化纖、衛品、電子信息企業按集團口徑實現産值倍增),培育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0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5家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數增加到500家以上,帶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突破1.4萬億元,産值超5億元企業合計産值突破8000億元。

  謀勢築基 政企協同精繪倍增“路線圖”

  塑造新優勢,晉江只爭朝夕。

  今年發佈的《2025新型工業化標杆縣》榜單中,晉江以亮眼成績躍居全國第5位,成為福建省唯一躋身第一梯隊的標杆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規模和數量,在該榜單設計的質效化、創新力、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5個一級指標評估維度上,晉江均取得不俗的評分,再次彰顯縣域新型工業化“優等生”的實力。

  亮眼成績背後,是晉江迅速行動、政企合力繪就重點工業企業倍增保障“圖譜”悄然帶來的新變革。

  今年以來,晉江以領導掛鉤重點工業企業服務機制為核心抓手,啟動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通過“三步走”架構,快速建起倍增路徑框架,為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摸底定目標。晉江工信部門牽頭會同相關單位,迅速完成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分佈、潛力及承載能力調查,分鎮域明確2029年産值超5億元至超千億元企業培育數量,並鎖定4家2024年産值超50億元企業,作為重點培育推動産值倍增目標對象。

  ——密集走訪研路徑。2月中旬起,晉江在多輪組織專題會商倍增路徑與保障措施基礎上,依託領導掛鉤重點工業企業服務機制,組織市、鎮兩級深入行業協會及龍頭企業,問計于企,徵詢政企攜手合力推動重點工業企業倍增措施抓手,梳理調度行業運行、企業發展難點堵點。今年以來,市鎮兩級已走訪重點工業企業535家次,共收集問題272個、已交辦解決240個,辦結率88.2%。

  ——“四個一批”準發力。堅持政策賦能,在出臺《晉江市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方案》基礎上,晉江結合新一輪産業發展扶持政策修訂,出臺重點工業企業産值首超分檔獎勵條款。此外,圍繞培育一批、招引一批、扶持一批、裂變一批,晉江迅速建立了重點工業企業培育庫,實施龍頭企業供應鏈招商、異地晉江籍企業回歸項目招商、新賽道産業項目招商,一企一策幫助陷入經營困境規上企業紓困解難,鼓勵産業龍頭企業通過品牌並購、技術並購,生成落地具備新質生産力特性的新項目。

  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的穩步實施,成為晉江更好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實施“一對一”精準服務,夯實工業經濟“壓艙石”的重要助推力。在晉江市副市長陳進福看來,在這一行動的帶動下,晉江推動重點工業企業倍增的升級路徑也正逐漸清晰:

  ——升級全産業鏈,帶動集群倍增。立足鞋服、紡織、食品、建材等傳統産業優勢,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傾斜用地、水電氣、排污空間等要素資源保障重點工業企業增資擴産,推動縣域傳統産業鏈縱向延伸、橫向拓展,招引匯聚一批功能鞋材、功能纖維、再生纖維、無浮水印染、優質後整理、功能陶瓷、健康營養食品、海産品精深加工企業,壯大産業生態圈,推動産業鏈與創新鏈雙向賦能。

  ——佈局新興産業,打開倍增新賽道。結合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成果,加力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打造多層次、多樣化優質産業空間,破解要素資源限制,為新興産業騰挪發展空間。同時,運用“投行思維”理念,強化招投聯動、以投帶引,利用基金引領、債券資金、股權投資等多渠道撬動社會資本和國有資本,引導龍頭企業帶動、基金跟投,加速佈局智慧裝備、生命健康、電子信息三大新興産業。

  ——優化發展環境,保障企業信心倍增。推動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堅持“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週到、説到做到”服務企業的理念,打造服務型、親企業的政府,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同時,在城市建設、醫療、教育等“軟環境”建設上持續用心用力,全鏈條提升審批服務效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讓人才和企業在晉江輕裝上陣。

  動能煥新 擴能提效鍛造倍增“強引擎”

  隨著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的推進,7月的晉江,發展熱潮澎湃不息:安踏智慧創新産業園已進入建設快車道,預計2026年底竣工,投用後,將進一步完善安踏集團“一總部、兩中心、多基地”佈局,推動晉江鞋服産業向智慧化、國際化邁進;總建築面積約35.59萬平方米的信泰綠色高端智慧織造省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達産後將實現年産綠色紗線10萬噸、高端紡織鞋面材料9000萬雙、智慧可穿戴産品500萬件,新增産值40億元……機械轟鳴與創新脈動同頻共振中,跳動著奮力衝刺製造業高地的強勁節拍,奏響産業能級躍升的鏗鏘旋律。

  推動現有企業擴産增效,促進産業延鏈補鏈強鏈,是晉江推進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的重要舉措。走進位於晉江經濟開發區金井園區的向興(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生態智慧紡織新材料項目(一期)已投産,織造車間裏,1300多臺織機正在高速運轉。“我們不斷擴大織造規模,從紡絲源頭向上游延伸産業鏈,在金井啟動了這個項目,彌補泉州高端差異化錦綸原料空白。”據向興集團總裁辦相關負責人洪秀藜介紹,該項目目前已建成2萬噸錦綸切片紡絲和1億米坯布生産線,1.5億米坯布生産線處於基建階段,全部完工投産後,將與集團的染整事業部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達到“補鏈、延鏈、強鏈”的效能,實現産業鏈閉環,打造化纖面料領軍企業。

  立足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晉江緊盯龍頭企業戰略規劃、骨幹企業要素保障,積極助力重點工業企業智慧化升級,依託“老飯碗”打造“金飯碗”。在位於晉江新塘街道的卡爾美5G+智慧工廠裏,5G專網貫穿裁剪、縫製、包裝全流程。車間大屏上,實時跳動的生産數據與總部展廳的電子屏同步聯動,管理人員輕點螢幕就能調度訂單排産。“這幾年,政府在企業數字化改革上給予很大支持,我們非常願意用改革去擁抱新時代。”卡爾美專業運動品牌副總監吳沛江表示,短時間內,鞋服製造業還無法“撕掉”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標簽”,但隨著企業智慧化改造的深入推進,卡爾美與聯通合作開啟了5G+智慧工廠項目,以5G專網為核心,貫穿多個生産環節,使生産更加可視化、智慧化、精益化,從而構建一個面向未來的智慧製造工廠,生産效率大大提高。

  食品産業的升級同樣亮眼。力誠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以肉類、水産技術研究為主,兼顧包裝化工、生物工程等眾多領域的綜合性研究開發中心,圍繞市場需求,高起點、超前性地進行開發,先後推出一系列明星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力誠鱈魚腸連續多年實現全國鱈魚腸品類銷售額第一,居行業領先地位。為應對市場供需變化,力誠食品實施“多基地+智慧物流”戰略佈局,在晉江新建龍湖廠區、物流園,省外投建山東臨沂廠區,原有的晉江經濟開發區一廠、二廠也進行了數字化升級改造,並在英林新建包材廠區豐富産業鏈。

  在晉江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中,科研院所成為技術賦能的重要力量。以産業難題為科研攻關方向,首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晉江)有限公司由中皮院與晉江製鞋産業上下游7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該院牽頭建設國家級製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面向市場發力,服務700多家企業,實現自身造血、良性發展。在本土紮根11年的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中心已經合作服務泉州企事業單位400多家,圍繞國家戰略和重大産業需求,推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並通過項目合作牽引,吸引泉州企業的技術人員與泉州裝備製造研究中心科技人員進行合作研究,培育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戰經驗的本土人才,為泉州的長遠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以上述兩大科研院所為代表的14家晉江高水準科研平臺,已累計服務企業6013家,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900余項,橫向技術服務收入3.69億元;開展各類成果對接培訓活動360余場次,為企業出具專業檢測報告27萬份,累計參與標準修制定185項,其中3項國際標準、128項國家標準、54項行業標準,為晉江工業企業注入創新動能,成為倍增行動的“智力引擎”。

  生態護航 全鏈聚力厚植倍增“新沃土”

  在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的壯闊畫卷中,晉江的精準服務如同細密針線,將政策紅利、資源保障與企業需求緊密縫合。從監測調度到掛鉤幫扶,從增量引育到經營困難企業幫扶,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體系正為工業經濟注入持續動能,推動今年上半年327家在庫重點工業企業産值超1900億元,奏響高品質發展的協奏曲。

  ——靶向施策,為在庫企業注入“強心劑”。2025年春節過後,泉州、晉江市領導在掛鉤走訪重點工業企業時,某企業反饋因工業蒸汽壓力不足,對企業産能釋放和産品品質造成影響。市、縣兩級即時啟動專項調度,專班辦公室組織熱電公司現場核對熱網佈局、管徑容量和企業生産安排、蒸汽需求峰值等信息,會商確定力誠熱網管道擴容加壓方案,並用一週時間完成熱網擴容改造,保障企業生産回歸正常軌道。

  晉江市領導在掛鉤走訪安踏公司時,安踏公司反映全球智慧創新産業園項目推進中,存在水利紅線退讓、用地紅線重疊、土地並宗、提容增效、施工道路疏解、項目用電等問題訴求。晉江市領導當場組建項目微信群實施線上即時調度,專班辦公室牽頭組建服務小分隊下沉項目現場服務指導,並相繼召開了5場專題協調會議,第一時間將問題解決在“家門口”“工地上”,目前所有問題已全部落實解決,項目正式踏入建設快車道。

  在掛鉤走訪華增、寶舒等美線鞋服企業時,晉江市領導了解到,受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影響,企業陷入訂單短缺困局,第二天即組織工信等相關部門,拜訪鞋服頭部品牌老闆和供應鏈負責人,動員發揚晉江企業家大氣包容、義字當先精神,回流部分供應鏈訂單,與美線鞋服企業共克時艱,得到了10家鞋服頭部品牌的支持和響應。4月29日下午,專題召開頭部品牌供應鏈産能對接會,促成11家鞋服企業相繼與6個頭部品牌建立業務合作關係。

  這種“靠前服務”在晉江已形成制度常態。“服務企業發展,沒有終點。”晉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林永紅説,此前,個別企業在參與全球品牌供應鏈競逐時,曾因綠色壁壘問題與國外品牌供應鏈訂單失之交臂。林永紅認為,作為外向型經濟的主陣地,政企雙方必須有未雨綢繆意識,提前佈局綠色低碳轉型。繼去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城市後,今年晉江首批組織了21家企業參與認證試點,同時還率先建立了綠色低碳專家庫,首批下沉25家企業開展綠色降碳診斷服務,舉辦5場綠色製造專場培訓,全方位啟迪企業綠色思維、點燃綠色引擎。

  ——築巢引鳳,為增量企業搭建“加速臺”。在晉江經濟開發區英林園,開園運營的服飾一體化産業園已吸引25家泳裝及配套産業鏈企業入園,其中有12家來自於國內其他泳裝主産區,今年預計畝均産值將超1600萬元;在積體電路科學園,建成投用的“芯”智造産業園一期已有27家搶灘加盟入園,其中有9家屬於國內半導體細分領域頭部企業,是未來進軍科創板、創業板的主力軍;此外,晉江聚焦智慧裝備、醫療健康領域引育延鏈項目,相繼在永佳智慧裝備産業園、芯創港引進落地了睿斯科、正大制藥、遠大醫藥、博璋智慧、石箱科技、鵬太機械等20多個智慧裝備、生命健康項目,並正圍繞智慧裝備産業補短板,策劃佈局台灣精密機械産業園、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配套産業園。

  “在增量企業引育中,園區是重要載體。”林永紅説,為促進園區標準化建設、招商、運營提速生效,晉江園區辦聚焦園區證照辦理、水電氣供應等需求,綜合運用現場調度、會議調度、信息平臺調度等方式,以“服務專班”形式靠前服務,通過“面對面”問需企業、“點對點”精準服務,解決園區及入園企業急切訴求,提速企業落地投産步伐。今年以來,累計召開調度會13場,進園入企組織專項服務活動24次,解決園區運營方及入園企業問題訴求46個。同時,堅持“每月一場一園區”,通過場景吸引、推行“前置招商+定制建設”模式、商會牽引、基金招引等方式,全面賦能園區招商。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園區招商活動23次,吸引超300家企業簽約入園。

  ——雪中送炭,為困難企業撐起“保護傘”。“多虧了‘一企一策’的幫扶,我們不僅活下來了,還擴産了!”晉江某製鞋企業負責人感慨道。這家曾因訂單銳減陷入經營困局的企業,如今車間裏機器轟鳴,新接的外貿訂單已排到三季度。這得益於晉江建立的經營困難規上企業庫。林永紅説,針對入庫規上企業,晉江採取“鎮街吹哨、部門報到”辦法,“一企一策”幫扶企業解決生産經營中面臨的資金、訂單、技術等困難,全力保障企業穩定生産。今年以來,相繼幫助18家停産或營收低於2000萬元的企業恢復生産、擴大生産,實現繼續留庫聯網直報。

  ——生態賦能,為産業發展厚植“沃土”。在泉州嘉利兒童用品公司的美國倉裏,沃爾瑪門店的庫存數據實時跳動。這是晉江拓展內外貿訂單的一個縮影——通過打造集93個海外商協會、10個海外服務中心、46個海外艙的出海服務矩陣,托舉起晉江優品的全球化新圖景。融資渠道的暢通同樣關鍵,今年晉江召開的産業鏈金融工作推進會上,構建形成中小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先後為84家重點産業白名單企業授信239.19億元、放款119.92億元。創新賦能方面,“企業出題、能者答題”機製成效顯著,共促成12項省、泉州市級“揭榜挂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預計可新增産值超3.7億元。

  從保障在庫企業穩增長,到培育增量企業擴規模,從幫扶經營困難企業防流失,到優化生態強支撐,晉江以全鏈條服務構築起工業倍增的“保障網”。但工業倍增不是終點,而是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新起點,一場以創新重構生産要素、以變革重塑産業形態的深度革命仍在繼續。晉江用實踐證明: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宏大敘事中,唯有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投行思維,方能持續創造領跑優勢。(融媒體記者 許雅玲 林書修)

編輯:尹小兵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