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泰青梅産量今年超7.5萬噸 穩價保收“組合拳”讓果農喜上眉梢
青梅不僅豐收還賣出好價格,果農笑逐顏開。記者 包華 攝
永泰縣素有“中國李梅之鄉”的美譽,種植面積6.1萬畝,年均産量7萬多噸。今年全縣青梅産量超7.5萬噸,從4月下旬啟動收購至6月中旬收官,永泰推行一系列穩價保收“組合拳”,讓青梅豐收成色十足。
過去,由於標準化、集約化、産業化程度不高,當地李梅産業競爭力不強,曾出現“果賤傷農”的現象。如何保住果樹、種出好果、賣出好價,是永泰人的心頭大事。
自啟動青梅收購以來,一批批梅農騎著摩托從當地的萬畝梅林下山,將採摘的青梅運往集中收購點,經驗收、稱重、裝車後,在結賬處排隊出示收款碼,現場結算收益。“以前賣梅被中間商壓價,現在家門口工廠直收,貨款一步到位!”葛嶺鎮梅農廖大叔舉著手機裏的到賬短信,臉上笑意難掩。
為全方位保障青梅産業的高品質發展,近年來,永泰縣委、縣政府接連引進梅百華、梅滿天下等青梅加工龍頭企業,在葛嶺、城峰等地設立集中收購點,規範收購點管理,實現青梅收穫季“有人收梅、有錢收梅、有池存梅、有車運梅”。
“今年我們按照均價每公斤3.56元,通過現款結算向村民收購了2.2萬噸青梅。”福建梅滿天下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田雄傑介紹,目前廠裏285個腌制池已經投入使用,可同時加工2.3萬噸青梅。
近年來,針對果農“豐産難增收”的擔憂,永陽振興鄉村發展集團充分發揮國企擔當,牽頭聯合梅滿天下等企業開展兜底收購,運用金融創新手段,搭建李梅統購統銷平臺,以“保價穩供”為核心形成“農戶+平臺+公司+金融”的産業閉環體系。今年,青梅最高收購價達4.5元/公斤,兜底收購價為2.4元/公斤。
在收購旺季,永陽振興鄉村集團的“黨員攻堅隊”與兄弟企業工作人員組成服務隊,在集中收購點快檢臺實現“30秒完成驗收、1日內付款到賬”的高效服務。在移動服務站,他們為梅農送上5000份內含防暑物資的“助農禮包”。
永泰縣一系列舉措讓李梅産業從“單打獨鬥”邁向“集群發展”。日前,中共永泰縣李梅産業鏈委員會經批復成立,産業鏈相關成員單位有24家。下一步,黨委將創新打造“鏈上李梅 融合共興”黨建品牌,推動黨建鏈與産業鏈同頻共振,進一步為當地李梅産業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記者 傅亦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