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公報》發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31 16:08:05

《2024年福建省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公報》發佈_fororder_IMG_1001_副本

發佈會現場

  7月31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實施並編制的《2024年福建省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公報》,首次向公眾發佈。福建省海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江毅海介紹有關情況。

  2024年,福建組織開展了近岸海域趨勢性監測,實施了海灣、河口、泥質海岸、砂質海岸、紅樹林和珊瑚礁共6類10個典型生態系統調查監測,以及5個赤潮災害高風險區早期預警監測,並對赤潮災害進行了跟蹤監測,獲得了較好的監測成果,形成《公報》的主要內容。

  海洋生態基礎狀況總體穩定。2024年,福建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態基礎狀況良好,水體環境總體良好。近岸海域表層海水準均溫度較往年略高,海水鹽度、pH值、化學需氧量、溶解氧、活性磷酸鹽、無機氮以及葉綠素a等監測指標均在合理範圍內波動。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種類豐富,多樣性指數平均為1.71~3.43,群落結構總體穩定。沉積物品質狀況良好。

  典型生態系統狀況良好。福建省近岸海域典型海洋生態系統類型豐富、特色鮮明。三沙灣、廈門灣、閩江口、詔安灣和沙埕港泥質海岸、長樂象鼻澳和晉江市深滬灣砂質海岸、閩江口粗蘆島和下潭尾紅樹林、東山珊瑚礁等典型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生境指標和壓力要素狀況良好。

  海洋生態災害應對有序有效。2024年,全省近岸海域共發現赤潮16次,累計影響面積203.9平方千米。經有效應對,未發生水産品品質安全事故和人員傷亡事件。

  海洋生態保護行動亮點頻現。2024年,全省在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強化成果應用等方面亮點頻現。比如,成功救助中華白海豚“樂寶”、福建首個漁業碳匯地方標準《養殖海帶碳匯評估技術規程》發佈、在漳州古雷海域萊嶼列島發現造礁珊瑚新記錄種——毗鄰沙珊瑚、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入選國際國內典型案例。

  近年來,福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將海洋漁業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紮實推動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省海洋生産總值1.25萬億元、同比增長6.1%,水産品總産量924.7萬噸、同比增長3.9%,均居全國第三位。人均水産品佔有量、水産品出口額、海水養殖産量、深遠海養殖規模等多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下一步,福建將認真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切實增強海洋生態預警監測服務功能,加快推動海洋經濟發展邁出新步伐,奮勇爭先加快推進“海上福建”建設再上新臺階。(文/圖 吳雯婷)

編輯:鄭艷靈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