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紅色遊別樣“紅” 文化遊特別“火”
來源:廈門日報  |  2025-08-04 10:10:55

  原標題:紅色遊別樣“紅” 文化遊特別“火” 鷺島提供多元暑期遊體驗,讓城市歷史文化更加可感可及可知

廈門:紅色遊別樣“紅” 文化遊特別“火”

來自寧夏銀川市的研學團隊參觀“英雄小八路”紀念館,何厝小學學生現場當講解員。(何厝小學 供圖)

  來自江蘇常州的陳女士帶著兒女,從新西蘭搭乘飛機回國時,特地選擇在廈門轉機。8月3日短暫逗留期間,她專門帶孩子參觀了“英雄小八路”紀念館。8歲的女兒小嘻自去年加入少先隊後,一直很想實地了解“英雄小八路”的故事。百聞不如一見——小嘻一走進場館,就被老照片和老物件牢牢攫住了目光,看到“隊歌文化墻”後,更是興奮地唱起來。陳女士感嘆:“雖然已經來過廈門旅遊,但這趟特別的紅色之旅很值得,我深深感受到孩子當上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自豪感。”

  正值暑期,廈門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傳統文化點位受到市民遊客青睞,大家在鷺島感受到了更多元的旅遊體驗。區別於其他線路,紅色遊和文化遊等遊覽形式,不僅讓市民遊客對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更可感可及,也更能對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質有更深刻的理解。

  親子家庭來廈遊

  紅色景點受青睞

  今年暑假,隨著何厝小學新校園建設竣工,位於小學內的“英雄小八路”紀念館恢復開放,身兼管理員和講解員的林雅麗忙個不停——從7月3日至8月3日,展館已接待個人及團體92批次,服務市民遊客千余人。

  讓林雅麗驚喜的是,今年親子遊家庭比以前多了不少,除了本地家庭,還有一些來自上海、四川、湖北等地。8月3日,來自上海的柯先生夫妻倆也帶著7歲兒子言言慕名前來。何厝小學兩名高年級學生講解員曹梓宸和陳婧妤還現場扮演“小老師”,給言言上了一堂紅色故事課,詳細介紹“英雄小八路”的由來,併為言言唱起隊歌。參觀結束,三個孩子開心地合影留念。

  “‘英雄小八路’紀念館很適合孩子來參觀學習。”言言的媽媽李女士説,兒子很快也要加入少先隊,有了這趟紅色之旅,會讓孩子對入隊意義有更深的理解。在李女士看來,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主要是體驗了解當地的歷史人文,廈門紅色景點是他們家此次旅遊的“首選”。

  紅色旅遊成為暑期來廈親子遊和研學遊熱門主題,正説明有越來越多遊客正在關注鷺島的另一層魅力——他們有的奔赴廈門鋤山抗日武裝鬥爭舊址,通過館內的文物和史料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與崇高精神;有的遊覽陳嘉庚紀念館、集美鰲園、集美塔人文館,在其中探尋歷史人文印記。

  據了解,我市已經通過串連廈門破獄鬥爭舊址、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紀念館、陳嘉庚紀念館、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廈門鋤山抗日武裝鬥爭舊址等多個紅色文化點位,特別設計了多條紅色文化精品旅遊線路,讓市民遊客能夠更系統、更深入地感受廈門紅色文化。

  文化故事生動“傳譯”

  城市文化深度探索

  上個月,在鴻山公園的一場“成功印記”文物遊中,新手文物宣導員陳玲將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徐一鳴攻剿紅夷刻石的背後故事娓娓道來;下一站,宣導員鄭虹琴“接棒”,嫺熟地為市民遊客介紹“鴻山織雨”石刻;而在山頂上的鄭成功嘉興寨遺址前,宣導員徐友群把講解內容與山對岸的鼓浪嶼進行關聯,現場互動頻頻、笑聲不斷……在這趟90分鐘的文物之旅中,四位文物宣導員接力合作,帶大家深度探訪位居山中一隅的歷史遺跡——他們都提前做功課、設計講解詞,努力提升文物主題遊的知識性、故事性和體驗感。

  思明區文物保護志願協會文物宣導團團長徐友群介紹,暑期以來,市民遊客對廈門老城區文物遊覽活動的需求量大增,原本每週一期的文物遊活動,根據報名情況增加至每週二到三期,場場爆滿。

  而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安孔廟,來自漳州的中學生陳毅庭和父母一起,專門前來觀看這裡展出的百餘件石雕、碑刻,“漳州有文廟、廈門同安有孔廟,看一看文物實物,觸摸一下閩南的歷史,感到歷史離自己很近、很真實。”讓陳毅庭感到驚喜的是,以後通過“同安孔廟”的微信小程式,還可以隨時參觀孔廟,裏面有利用VR、AR數字化技術展現的孔廟建築、部分石雕和碑刻的信息。

  “文化遊不是簡單的走馬觀花,而是對城市歷史的探索。非常好,應該讓家裏的孩子都來參加。”市民劉女士走出鴻山公園仍意猶未盡,她的話也是不少來廈遊客的心聲。(記者 吳燕如 林雯)

編輯:尹小兵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