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代物流推動福州金魚業蓬勃發展——“氧”護金魚“郵”天下
閩侯關中村村民在直播銷售金魚。記者 石美祥 攝
袋內充氧,放入泡沫箱,外面再加一層厚實的紙箱……8月10日上午,在閩侯縣潘氏觀賞魚養殖基地內,福州順豐快遞員冉曾允熟練地將5尾金魚打包好。之後,這些金魚被送往湖南的買家。
近年來,閩侯縣抓住電商直播經濟興起的契機,積極做大做強金魚網絡銷售渠道,推動電商和金魚銷售深度融合。金魚電商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物流的支撐,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金魚養殖戶和經銷商,了解支撐福州金魚産業發展背後的強大物流體系。
解決核心痛點
“養金魚就像養孩子,得有耐心等它慢慢長。”潘氏觀賞魚養殖基地創始人潘國誠輕撫著魚缸壁,看著水中游動的蘭壽金魚説道。他從20歲接手父輩事業,如今已堅守30年。在他看來,金魚不僅是一個養殖品種,更是“有藝術細胞的活物”。
2020年潘氏金魚迎來了銷售模式轉型的契機。此前依賴實體店批發的銷售模式,在居家消費需求激增下加速向電商銷售傾斜。“現在手機直播裏就能選魚,一條一條給客戶看,喜歡就下單。”潘國誠説。
從實體店向電商的轉型要求物流迅速跟進。金魚嬌貴,得爭分奪秒送到客戶手裏,在福州金魚産業發展的歷程中,物流始終扮演著金魚産業“生命線”的守護者。從早期依賴航空托運、客車帶貨的粗放模式,到如今與順豐、郵政等物流公司深度綁定的專業化體系,物流方式的迭代不僅解決了活體運輸的核心痛點,更成為推動金魚從“地方特産”走向“全國爆款”的關鍵。
潘國誠坦言,順豐速運是他們的“最佳搭檔”。為適配金魚的運輸需求,一套標準化的物流方案應運而生。包裝採用“雙重防護”:內層泡沫箱確保恒溫防震,外層紙箱強化抗壓,袋內注入充足氧氣並預留4天以上的水分儲備,即便遇到極端天氣延誤,也能讓金魚在長途跋涉中依然活力滿滿。
拓寬游動版圖
物流時效的躍升直接改寫了金魚的“游動半徑”,讓“福州金魚”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作為著名的“中國金魚之鄉”,閩侯縣金魚養殖歷史悠久,年産各類金魚近1500萬尾,年産值近4億元,佔福州地區金魚産值的70%左右,佔全國高端金魚産值的80%左右。
物流與電商的結合,催生了完整的産業鏈。在荊溪鎮關中村及周邊,圍繞金魚産業形成了電商銷售、包裝材料、物流運輸、養殖設備等配套集群,帶動數百戶家庭增收。“現在村裏有的搞養殖,有的做直播,有的賣過濾棉,小金魚激活了鄉村的‘經濟活水’。”潘國誠説。
除了觀賞價值外,金魚的文化價值也被更多人熟知和喜愛,“金魚+文創”獲得了廣泛關注,也讓金魚産業成為福州特色文創産業的重要一環。從冰箱貼、小玩偶這樣的日常小物件,到全生態養殖的現代化魚缸,再到充滿創意的金魚剪紙、脫胎漆器、根雕等文創産品,各類衍生品琳琅滿目。
趁著物流高速發展的東風,可愛的小金魚正以各種形態,從福州郵遞到全國各地。
減少售後煩惱
物流的進化也逐漸改寫了金魚産業的生意版圖。各大物流快遞企業的助力,讓養殖基地的銷售業務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金魚産業。
2021年,小林辭去了安徽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鄉福州創業,註冊了一家金魚銷售公司,正式開始“直播賣魚”。“我們都是從閩侯批發金魚,每天19時到次日2時直播,白天聯繫快遞發貨,處理售後問題。”小林説,公司主要與郵政合作,從他手上發出的金魚包裹上都貼有郵政EMS“極速鮮”標簽,這大幅提升了金魚運輸過程中的成活率,減少了售後煩惱。
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配合閩侯打造金魚文創産業集聚地,該局指導閩侯縣郵政管理局積極主動對接金魚養殖企業和物流快遞企業,指導物流快遞企業推出金魚運輸的整體解決方案,最大程度降低養殖企業的運輸成本,讓金魚養殖企業能便捷地選擇到適合的發貨途徑。
閩侯縣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金魚文創産業集聚地的打造離不開金魚的對外銷售,物流打通後,銷售之路更暢通了。(記者 陳君沂 實習生 林子妍 通訊員 陳遂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