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鼎 萬畝生蠔迎豐收 藍色糧倉又上新
工人采收生蠔
眼下,福鼎沙埕港的生蠔迎來一年中最肥美的時節,當地養殖戶正抓緊開展生蠔采收及加工作業,閩東藍色糧倉又上新。
清晨,沙埕港海域碧波盪漾。海面上,一顆顆塑膠浮球整齊排列,將養殖海域編織成阡陌縱橫的海上田園。當地漁民正駕駛漁船忙著開展生蠔采收作業,隨著起重設備將養殖繩從海中緩緩吊起,養殖繩下方懸吊的生蠔養殖籠便被逐一拉上甲板,沒多久,甲板上就堆起了一座“蠔山”,散發著海洋特有的鮮鹹氣息。
沙埕港養殖的生蠔品種為三倍體牡蠣,相較于傳統的二倍體牡蠣,三倍體牡蠣具有生長速度快、肉質穩定和抗病性強等特性,加上優越的海域環境,産出的生蠔具有生長快、個體大、品質好等優勢,平均每個成品生蠔接近一個成年男性手掌大小,重量約200克,蠔肉飽滿肥美,深受各地客商青睞。
霞浦客商畢建輝專程前往沙埕收購生蠔,他説:“今年生蠔的肥度挺不錯,今天打算收購兩車,約38000斤。”
“每天有100人在這裡加工,每天生蠔加工量有十五萬斤,加工後將裝車發往福建、廣東。”加工廠負責人溫作喜説。
福鼎地處閩浙邊界,海闊港深,海域水質通透性強、養殖區域水體大、天然餌料豐富,是眾多魚、蝦、貝、藻等海洋生物的理想棲息地。依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稟賦,2021年,福鼎在原有貽貝、紫菜、海帶等主要養殖品種的基礎上,從沙埕港海域引入試養三倍體牡蠣,並取得成功。目前,沙埕港共養殖生蠔海域面積約5000畝,産量約2萬噸,産值近1億元。
“躬耕”萬頃碧波,“放牧”藍色糧倉。近年來,福鼎大力推進生態化、標準化養殖模式,通過科學規劃養殖海域,不斷加大技術和資金扶持,持續提高水産品品質養殖效率與水産品品質,推動海洋漁業養殖向深遠海挺進。目前,福鼎生蠔養殖已逐步拓展至太姥山七星島周邊海域、硤門至崳山海域等深遠海區域,生蠔養殖面積約1萬畝,年産量約4.5萬噸,年産值約2.25億元。(夏岩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