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港激活融合發展“一盤棋”
來源:泉州晚報  |  2025-10-15 10:45:05

  原標題:泉港激活融合發展“一盤棋” 繪就城鄉共富“新圖景”

泉州泉港激活融合發展“一盤棋”

泉港城鄉品質和發展能級不斷躍升 (連鍵剛 攝)

  “城鄉融合”奮勇爭先,“共同富裕”先行先試。對標落實“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範”重要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泉港區作為國家級産城融合示範區、福建省十大新增長區域、千億産業基地,如何走前列、作表率?

  今年7月,泉港區委五屆九次全會錨定了中心大局:扭住建設“綠色石化名城、現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不放鬆,持續推動區域佈局協調、産業結構優化、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奮力打造縣域共同富裕泉港樣板。

  棋局既開,落子有聲。泉港區大力實施“139”動員令,奮力頂住石化行業經濟下行、債務高企、財政緊張等重重困難,在産業發展、改革創新、城鄉融合、民生保障等維度精準突破,凝聚區域協調與城鄉融合的共富合力。

  延鏈補鏈

  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

  作為2025年省重點項目,選址于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的瑞遠生物功能性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項目一階段已基本建設完工,處於準備驗收階段。該項目投資10億元,總佔地110畝,投産後相關産品將廣泛應用於新能源、電子、醫藥等新興領域。

  “依託泉港石化工業園區公用配套、原料供應、物流條件等優勢,我們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並與園區其他企業産品隔墻供應、互供互用,助力泉港石化産業鏈的強化、延伸與完善。”福建瑞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德勇説。

  基於石化産業的上游優勢,引進下游高附加值項目,力促産業鏈“內循環”和原料“隔墻供應”,類似的協同效應在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比比皆是:百宏化學新增投資建設紡絲油劑和季戊四醇裝置,高效承接聯合石化EO産品;引進的百宏化學電解液、盈泰鋰電池負極包覆瀝青、盛屯集團碳酸鋰等項目,開闢“油頭—化身—鋰電池”新産業鏈;引進的聖元牛磺酸、北瑞藥業新型醫藥原料藥及針劑、光啟原料藥等項目相續落地,為構建“石化—醫藥”一體化産業集群提供強有力支撐……這座連續11年蟬聯中國化工園區20強的成熟基地,正釋放産業協同發展的強大動能。

  “我們還將發揮福建對臺優勢,以國亨化學丙烷脫氫及聚丙烯、北瑞藥業新型醫藥原料藥及針劑等台資龍頭項目為牽引,重點引進台灣石化企業投資高附加值項目,協同打造高端醫藥原料藥、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産業集群。”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

  産業是發展的根基,也是推動融合、實現共富的關鍵。依託國家級石化産業基地優勢,泉港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謀劃産業鏈佈局,著力延鏈、補鏈,推動石化産業向下游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延伸。該區細化梳理7條下游産業鏈發展,重點佈局9個新質生産力板塊,加速形成石化産業引領示範,健康食品産業新龍頭崛起,文旅、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漁業等多元産業協同的“1+1+N”現代化産業體系,産業發展呈現出極核帶動、多點支撐、山海互濟、全域協調的態勢。

  同時,該區堅持“穩一優二強三”,實施縣域重點産業鏈培育工程,優化6鎮1街道産業佈局,在做大做強石化、糧油食品産業的同時,做精做深“鏈主企業+産業園+産業鏈”,推動“園區協同並進、鎮園聯動發展”,不斷提高城鄉品質和發展能級,全力培育縣域經濟“泉港樣板”。

  有“形”數字見證發展之“勢”,今年以來,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投産項目9個,總投資35.83億元;新開工建設項目14個,總投資12.27億元;新簽約項目6個,總投資49.3億元,石化産業發展勢頭強勁,一季度躋身全省項目工作正向激勵縣(市、區)綜合考評前10名。今年上半年,全區完成GDP273.35億元、同比增長2.1%,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3.6%、位居全市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7%、位居全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位居全市第一。

  宜居宜業

  繪就城鄉融合共富圖

  産業築基,民生為本。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中,如何讓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資源要素充分流動,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讓人民群眾共同奔向美好幸福生活?泉港區多措並舉,聚力“提質惠民”——

  宜居環境是城鄉幸福的共同底色。今年以來,該區統籌推進城鄉建設,策劃生成第一、二批市級城建項目138個,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資81.65億元。2025年以來,加快城市更新煥顏,清淤疏通管道11.1公里,更換路燈電纜1180米,修複路面約16200平方米。緊扣“農村人居環境、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3大提升工程,實施鄉鎮生活污水配套管網、垃圾分類等21項任務,累計投資1.71億元,城鄉人居顏值精緻升級。

  鄉村振興是城鄉幸福的關鍵環節。該區大力推動15個省級示範村鎮創建,加快“一縣一溪一特色”田園風光、傳統街區、海上牧場等特色示範片區建設,輻射帶動“惠嶼鮑魚”“白潼楊桃”等農産品品牌發展。推動村村、村企、村社深度捆綁、合力攻堅,組建沿朝陽路、環龍馬溪、臨誠峰港等10個片區聯合黨委,覆蓋36個村、78家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深化“三區聯創”黨建工作機制,搭設強村公司等發展平臺36個,推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達100%、超百萬村14個,加快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

  民生福祉是城鄉幸福的最終歸宿。該區推動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公共服務從“有”向“優”深度轉變、從“城”向“鄉”深度融合。

  深化“名校+弱校”集團化辦學模式,深入實施初中“壯腰工程”、高中“逐夢計劃”;優化整合11所小規模小學、幼兒園和農村邊遠小學(教學點)辦學規劃,讓泉港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同時,做實做優“府院共建”融合型醫聯體,深入開展“千名醫師下基層”,選派27名中高級職稱醫師赴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扶,推動省級專家團隊定期下沉坐診、遠程診療“村村通”。

  實施養老領域“惠民生、補短板”行動,1—9月發放7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補貼2.9萬餘人、1700多萬元。“穩就業”政策落實落細,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26場,提供用工崗位2.4萬餘個。社會保障堅實有力,1—9月共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保障金5486.44萬元。

  激活融合發展“一盤棋”,必須久久為功、砥礪前行。泉港區正通過戰略統籌、産業協同、設施互聯、服務共享等多維發力,逐步打破城鄉壁壘,推動資源要素在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一幅“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共富新圖景正徐徐展開。(郭菲凡 林弘梫)

編輯:尹小兵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