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荔城區以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為契機,盤活農村資源 “農地入市”富村莊
近日,在莆田市荔城區北高鎮福嶺村,記者從村委會辦公樓向下望去,一處平坦的開闊地盡收眼底,此地即將崛起一座現代化酒店。這是一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面積為1117平方米,原是荒廢已久的福嶺小學舊址,去年入市,以商業用地的用途和40年的出讓年限拍得107萬元。
2023年3月,自然資源部公佈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方案,我省9個縣(市、區)入選,荔城區位列其中。2年多來,全區已有2宗土地入市,均位於北高鎮,配套開發酒店。
快人一步探路
荔城區以入選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為契機,依託莆田“全市一張圖”平臺,全面摸清各個村(社區)土地家底。“全市一張圖”平臺是一個雲系統,匯聚了莆田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和市直有關單位的業務和數據。
北高鎮率全區之先,排查出一批權屬清晰、具備入市條件的閒置地塊,並借助“全市一張圖”平臺,將土地入市事項轉化為可視化問題清單。
去年5月,福嶺小學舊址地塊順利掛牌,2個月後成功入市,成為全區乃至全市首宗。
“北高靠海,土地貧瘠,人們大都出外謀生。鄉村振興相對滯後,亟須突破制約、快人一步。”北高鎮黨委書記蔡珊珊説。
北高鎮埕前村緊隨福嶺村之後,將舊糧站地塊轉化為商業用地。今年初,該地塊以785萬元成交,面積達3893平方米。
多元化運作
“村裏成立了一個公司參與競標,最後成功中標。”福嶺村黨支部書記陳勁群説,事先做到“四議兩公開”,即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以及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決定將鄉村振興集體資金整合起來拿地,同時向村民個人融資,為後續開工做好準備。
60多歲的福嶺村村民陳國亮以前在外建設市政公園項目,目前已退休回村。“村裏這個酒店項目挺好的。”陳國亮説,“我投了10多萬元,到時候可以分紅,為自己的養老生活增加一點收入。”
作為全村的“領頭雁”,陳勁群慎之又慎,儘量規避市場風險,走穩妥的投資之道。陳勁群説:“酒店固定資産部分由村裏的公司來實施,建好後向外出租,不涉足經營性部分,這樣既能確保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穩定創收,又能撬動民間資本,讓更多人受益。”
不同於福嶺村的運作方式,埕前村的酒店項目由投資人自行建設和經營。“舊糧站地塊起拍價是346.2萬元,最後拍出785萬元,説實話,這個數額有點溢價,但以回報桑梓的角度而論,我覺得也不虧。”葉金山是埕前村村民,此次從多個競拍者中脫穎而出。
眼下,埕前村酒店項目正處於設計方案及相關事項報批階段,預計2年內建成並啟動運營。“北高在全國各地有一個龐大的金銀珠寶從業群體,他們每年都要回鄉,特別是春節期間需要在酒店開展商務洽談活動。當然,北高有山有海有田,也可以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前來觀光食宿。”葉金山説,“這些都是商機,在我看來,大有可為。”
為鄉村“造血”
暑期,一些小而美的景點再次迎來旅遊旺季,福嶺村五侯山就是其中之一。黃昏時分,記者在村口看到,私家車一輛接著一輛駛來,沿著盤山公路緩緩登頂。
經過多年的鄉村建設,五侯山文旅基礎設施項目相繼上馬,實施了夜景、路燈、棧道、廣場、公共廁所等工程,接下來還需進一步完善。
“這次土地出讓為村集體經濟創收75萬元左右,成為一筆難得的鄉村振興資金來源。時下,村裏策劃了六七個項目,已有一個向上報批了。”福嶺村駐村第一書記葉霖説,該項目包含文體綜合服務區、停車場和綠化區,計劃新建特色文化展示講習點、村史室、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室、農耕科普室、鄉村振興人才培訓點等。
埕前村距離福嶺村5公里左右,村民4200多人。“土地入市後,村集體經濟獲利400多萬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勁動力。”埕前村黨支部書記葉國鋒笑著説,以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中缺乏資金,即使“有想法也沒有辦法”。如今,村裏的腰包鼓起來了,一些項目也提上了議事日程。眼下,埕前村尚有一塊現成的空地,村幹部謀劃使用一部分村集體收入,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陳承芳 朱崇飛 翁國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