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海洋科創水準提升為國際合作獻智慧

2022-11-11 09:44:29  來源:科技日報  責編:陳晨

  11月10日開幕的2022廈門國際海洋周上,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向社會發佈了《2022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海洋領域科技創新指數為121.8,比上年增長5.7%,海洋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同比增長43.4%,創新效益不斷顯現。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海洋領域科技創新投入,創新效益不斷顯現,産出豐碩成果。”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綏祥介紹,中國海洋發展指數是對中國海洋領域經濟民生、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資源利用、對外開放、管理合作6個方面發展水準的綜合量化評估,指數以2015年為基期。

  指數結果顯示,2016年—2021年,海洋領域科技創新指數年均增速為3.3%,呈加快上升態勢。其中2021年重點監測的海洋科研機構中國家級海洋科技創新平臺數達57個,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2021年海洋科研機構研發經費比2015年翻一番;科技人才資本穩步累積,海洋科研機構研發人員年均增長6.8%;在重點監測的海洋科研機構中,每萬名海洋研發人員專利授權數年均增長7.6%。

  “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鬥者”號、“雪龍2”號破冰船……近年來,我國在深水、綠色、安全等海洋高技術領域自主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涉海國際交流與合作也在不斷深化。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2022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完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壯大海洋新興産業、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動雙多邊務實合作等方面進行了理論、實踐和制度的創新探索,為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表示,海洋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國際共識,如何最大程度發揮海洋作用是一項需要國際合作的前沿科學問題。據悉,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批准的全球35項“海洋十年”大科學計劃中,我國申報的4項大科學計劃獲批准,由焦念志院士團隊領銜的“海洋負排放(ONCE)”大科學計劃位列其中,目前已經匯聚來自33個國家78家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協同攻關海洋碳匯難題。

  聯合國海洋大會中國政府特使、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張佔海介紹,中國政府先後開展海岸帶保護修復與利用、海洋防災減災、海洋能與海水淡化利用等方面的30多項自願承諾,為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引起世界海洋國家的廣泛關注,體現了中國在海洋事務上開放、包容、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在海洋污染、海洋經濟、海洋與海岸帶生態系統、應對海洋災害等對話環節,各方普遍表達了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張佔海認為,新型國際海洋秩序構建的窗口期已經到來,今年,希望憑藉已成功舉辦16年的廈門國際海洋周平臺,與世界海洋國家在合作廣度、交流深度、創新力度上再上新臺階,為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能。

  據悉,以“打造藍色發展新動能,共築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2廈門國際海洋周11月10日至16日在廈門舉行,涵蓋40多項活動,包括“金磚+”、東亞海域區域等國嘉賓及16個國際組織參與到此次海洋周各項活動中,共話涉海領域交流合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