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即資産,數字即機遇。
在互聯網深入社交、消費之後,企業間、産業間融合趨勢明顯。信息技術還將催生哪些新動能?記者近日採訪有關部委負責人和業內人士,聆聽前沿一線的聲音。
數字化機遇在産業 市場網絡正當時
提起互聯網的“魔力”,幾乎每個人都有深切感觸。近年來,我們的生活不斷被互聯網“改造”,電商、移動支付、外賣、短視頻……一個個服務、消費、社交等領域的創新便捷了生活,拓展了空間。
繼社交網絡之後,代表著企業、産業互聯網化的市場網絡正成為新“風口”。瞄準效率低、庫存壓力大等生産與經營中的“痛點”,信息技術在産業轉型浪潮中發揮更多作用。
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説,用數字連接資源、處理交易、重組流程等,將推動企業加速創新和管理變革,實現更強競爭力、更可持續發展。
以製造為例,設備、管理聯網,可讓生産效率和品質提升,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預測市場需求,將極大降低庫存壓力,也使柔性生産成為現實。
供應鏈服務體系“觸網”是時下公認的方向之一。“長期以來,供應鏈服務體系不完善削弱了製造的競爭力,數字技術正帶來改變。”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説,通過打造服務製造、物流、商貿企業和園區的供應鏈服務生態平臺,傳化集團實現生産製造與生産服務的協同發展。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認為,信息技術將對企業創新、管理變革以及金融服務等嵌入價值,帶來改變。
“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擁抱數字,區別只在於你是數字原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還是數字重生的企業。”王文京説。
助推企業上雲 數字平臺興起
企業上雲是實現數字化的基本路徑。工信部提出,將支持建設一批跨行業、跨領域和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製造新生態。到2020年力爭實現全國新增上雲企業100萬家。
雲很多,上雲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王文京認為,企業數字化可從不同的維度去洞察,無論是技術基礎改造,還是商業模式、管理效率以及價值改變,都存在服務空間與機遇。
不少製造企業進入雲服務市場。比如,工業互聯網平臺樹根互聯通過收集、讀取數據,為企業生産模式和決策提出建議;聚焦供應鏈,傳化網、鏈尚網等縮短交易與服務等流程,提高效率……環顧當下,越來越多的行業龍頭企業致力於打造行業化、産業化的生態平臺。大企業做平臺,中小企業平臺化趨勢顯現。
信息服務企業也在深耕中不斷升級。王文京説,一方面,用友從架構層面為企業構造商業基礎設施和數據服務,另一方面,也在供應鏈金融服務等領域進行創新。“通過運營、管理等多方面數據分析計算,真實反映企業情況,形成數據信用,為企業貸款或金融服務提供支撐。”王文京説。
工信部數據顯示,上半年,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30%以上的增長。服務産業、服務企業的數字化平臺將成為數字經濟新熱點。
技術驅動 應以價值為核心
信息技術成為企業創新、産業轉型的驅動力。要敬畏技術,加快研發與落地應用,卻不應“盲從”技術,或一味拿新技術去找方向。應以價值為核心,需求為導向。
首先是把握基礎、核心技術。“應看到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制度、經濟組織方式等帶來的重要影響,加快深層次研發和融合應用。”懷進鵬説。
比如,高效傳感和計算技術將開啟感知計算時代,推動物聯網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演算法技術,將構建起更多關聯關係,推動科學決策和效率提升等等。
“波音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只是工廠或生産線,更是自主研發的數千種軟體。這代表著科學的流程、管理和特殊工藝。”懷進鵬説,未來發展必將是走向數字化、服務化、軟體化的過程,圍繞於此的技術研發至關重要。
其次是抓住需求。“需求是技術和産品發展的終極源泉,也是企業戰略發展的不二法則。”王文京認為,無論何時,都要以問題為導向,用市場鑒別、判斷技術的效用。
也應守好安全底線。應用層面,要在法律、道德等框架下,正確、規範使用技術,發揮最大正向價值。技術層面,建立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安全保障體系,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使全社會暢享數字紅利。(記者 張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