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銹帶”邁向創新智城
來源:經濟日報  |  2018-10-25 08:59:51

“工業銹帶”邁向創新智城(園區)(財智推薦)

老廠房改造的園區“長陽創谷”入口處,深灰色的集裝箱式咖啡館就是楊浦區市場監管局設立的“創廂”。這是上海市首個市場監管政務服務“集裝箱工作站”,喝杯咖啡的時間就能列印一張新營業執照。

“工業銹帶”邁向創新智城(園區)(財智推薦)

楊浦區引入的InnoSpace創業孵化器裏,創業者們正在工作。

  楊浦區地處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東北部,有百年工業文明史,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也是上海著名的老工業區。它曾經歷過輝煌,工業總産值一度佔全國的二十分之一;也有過低谷,全區失業人口一度高達17萬人。通過創新驅動,楊浦區走出了一條從“工業銹帶”到創新智城的轉型發展之路。曾經灰頭土臉的“工業大楊浦”,現在推開窗就能聞到創新的氣息。

  楊浦轉型發展過程中遇到哪些艱難挑戰?又有哪些經驗和探索?對於我國其他老工業區轉型發展來説,楊浦走過的路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今天,如果你走進上海楊浦區,會看見這個擁有“百年工業文明”的老工業基地,已經將滄桑的工業遺存與時尚的現代創新基地融為一體。國棉十七廠變身上海國際時尚中心,上海第二鋼鐵廠變成以“互聯網+”為主題的産業園區互聯寶地,上海矽鋼片廠變成城市概念創意園……

  楊浦區如今新舊和諧共處的場景,並非“天上掉餡餅”,而是經歷了艱難的鳳凰涅槃。

  回顧歷史,就能感受創新的難度

  楊浦區曾有“工業大楊浦”之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其工業産值佔上海的26.5%,聚集過1200家國企,60萬産業工人。上世紀90年代,上海城市功能進行戰略性調整,工業體系出現重大結構性變化。楊浦區大批企業關停並轉,到本世紀初,企業銳減到200家,工人銳減到6萬人,區工業總産值佔全市比重下滑至3%,失業人員一度高達17萬人,各類社會救助對象5.7萬人,居上海市中心城區第一。

  從輝煌跌入低谷,工業基地變成了“工業銹帶”。與上世紀9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的浦東新區相比,楊浦變成了産業結構老化、社會負擔沉重的老城區,楊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銹帶”復興是一道世界性難題,楊浦區這個老工業區未來路在何方?

  從工業區向創新區的轉型,是楊浦人努力了近20年的一條主線。

  “創新是楊浦轉型發展的生命線。楊浦能夠實現從工業楊浦到知識楊浦再到今天創新楊浦的華麗轉身,靠的就是十幾年來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向創新要發展、要動力、要活力。”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在談到楊浦區的發展思路時指出。

  把創新作為發展主線的楊浦區委書記,他不是第一任,而是第五任。

  上世紀90年代末,高校進入快速發展期,楊浦區內的同濟、復旦等高校整合發展。2000年7月,楊浦區提出了依託高校和國有大中型企業調整經濟結構和優化城區功能的“兩個依託”思路,“知識楊浦”成了主導功能,拉開了楊浦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大幕。

  從1999年在任的杜家毫,到2018年現任的李躍旗,歷經5任區委書記,楊浦區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主線一直沒有變過。

  主線不變,創新卻一直在升級。

  從2003年被上海市確立為知識創新區,到2010年被科技部命名為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區,再到2015年被確定為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2016年被列入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國家創新型城區,圍繞創新這個核心定位,楊浦的發展站位越來越高,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越來越清晰和堅定。

  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成效顯著:看財政收入,楊浦的區級財政收入從2002年的1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19.52億元,增幅一直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的前列;看産業結構,今年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全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預計達到84.3%;看創新後勁,楊浦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已達7600余家,有20家科技園區、91家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眾創空間初創企業成活率達到31.4%。

  “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良好局面,靠什麼?靠的就是創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李躍旗表示,對於楊浦來講,創新就是推動楊浦轉型發展當之無愧的“生命線”。

  走進城區,就能感受創新的力度

  創新的城市形態調整,引領了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大潮。

  上海市楊浦區是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中心城區,走進城區,你就能感受到創新的力度,因為他們把最寶貴的空間都納入了創新佈局。

  2004年審議通過的《楊浦知識創新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的“三區融合、聯動發展”核心理念。楊浦區委提出,“三區聯動”中政府要主動,要做到“三個舍得”:舍得騰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學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好的商業和地産項目讓出來建設大學科技園,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整治和美化大學周邊環境。

  2005年起,楊浦區支持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校實施了一系列空間拓展和整合,將大學用地從4.2平方公里增加到7平方公里,新增科教用地4000畝。楊浦區還與高校攜手推進重大項目、科技園區等方面建設,主動為高校服務,總投入超過3億元。

  舍得就是有舍有得。面對高校,楊浦區舍了錢和地,得到創新轉型發展的驅動力。

  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2007年起,楊浦區停掉數個商業地産項目,拿出最好的土地和社區資源,在同濟周邊建設了科技園區。經過廠房置換、舊區改造“騰籠換鳥”,同濟周圍4條總長不足3公里的馬路、2.64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逐步雲集了大量創業公司。

  同濟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經理馬立傑介紹,環同濟知識經濟圈核心區域的産值,從2002年的10億元增長到了2017年的398億元,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設計産業集群。現在,這裡有3200多家企業,其中60%以上的企業與建築設計有關。

  面對百年高校,楊浦區以“舍得”為主線調整城市形態,保障了高校的擴展空間,形成了百年高校智力優勢的溢出效應;面對百年工業留下的老廠房、舊城區時,楊浦區則以“更新”為主線調整城市形態,盤活傳統遺存,讓老樹長出新枝。

  楊浦遺存了大量老廠房資源——擁有存量工業用地面積約1.2萬畝,500平方米以上的存量工業用房、用地和倉庫共計676處800多萬平方米。對這些遺存,如果簡單視為歷史包袱推倒重建,不僅耗資巨大、耗時日久,而且容易割斷城市的歷史文脈,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對此,區委、區政府提出科技創新與城市更新相結合的創新發展理念,促進“新舊融合”,將廢棄的老廠房老倉庫改造成全新的“雙創”街區。

  長陽創谷就是一個典型。

  長陽創谷的前身是1920年建立的日商“東華紗廠”,1945年由中國紡織機器製造公司接收,1952年改為中國紡織機械廠。2000年前後停産關閉,這塊土地廢棄沉寂了10多年。

  2015年,“長陽創谷”誕生在這片老廠房裏。荒廢的廠房被改造成綠植佈滿外墻的辦公樓,舊煙囪、老鍋爐成了綠地上的“雕塑”,昔日的紡織機械聲被創業者的鍵盤敲擊聲取代,老工業“銹帶”變成了新“雙創秀場”,吸引了啟迪之星、創合社區、優客工場、智慧雲科、潤申科技等150余家特色“雙創”企業和孵化平臺入駐。

  智慧雲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經理鄭成説:“我母親原來就在中國紡織機械廠工作。現在,這裡成了我們年輕人的創業街區。”

  楊浦區的創新載體大量以這種“更新”的形式存在。通過不斷探索實踐,目前楊浦區內科技創新載體超過230萬平方米,包括科技園、眾創空間,以及一大批老廠房改建項目,形成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接力式”創業孵化鏈條。

  打破桎梏,就能感受創新的速度

  創新的資源配置模式,引領了各類要素精準聯動的集聚。

  楊浦區通過不斷改革與制度創新,打破桎梏,促進各種創新要素全面融合聯動,讓人感受到創新的速度。

  制度創新,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帶來了跨界合作。

  楊浦區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在知識技術的生産、轉化、孵化、産業化等環節,通過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模式從體制層面進行突破,促進了不同機構間的合作。

  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就是典型案例。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1997年成立時還是一個事業單位,2001年在原有基礎上成立了一家企業化運作的公司,復旦大學、上海科委、區政府各佔三分之一股份,嚴格按企業經理人機制管理,三方股東不派人到公司,所有人員社會招聘。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總經理謝吉華説:“現在,這個中心已經成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孵化器,資産則從成立初期的264萬元啟動資金,成長為如今總值40多億元的孵化器集團。”

  如今,楊浦區繼續積極探索區、校、企共建共享新模式,不僅推進了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太赫茲波譜與影像技術産業化平臺等功能平臺建設,還吸引了埃森哲中國創新中心、新南威爾士大學中國創新中心、百度(上海)創新中心落戶,積極構建更多跨區域、跨所有制甚至跨國界的創新聯盟。

  政策創新,圍繞創新鏈構建人才鏈,帶來了智力的集聚。

  人才資源是創新創業最核心的要素。近年來,楊浦加大海內外招才納賢力度,通過各種政策創新,積極打造“國際‘雙創’人才基地”。

  楊浦區發改委副主任張天煒介紹,楊浦發佈實施了“雙創”人才政策“新十六條”,在上海率先探索“雙創”人才“無否決”服務窗口。服務類業務“人才服務不用來、登記輪候無否決”,初審類業務“網上預審不見面、窗口受理無否決”,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大幅提升了人才業務辦理的便利性。

  首張“中國永久居留權申請外籍人才認證函”就是在楊浦區開出的。公安部支持科創“雙創”出入境政策“新十條”在上海落地,2017年3月2日,楊浦區將首張外籍人才認證函頒發給上海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鴻聲。有了這個認證函,張鴻聲就可以申請“中國綠卡”,再也不用為外籍人士常常遇到的種種不便發愁了。

  各項創新人才政策的率先落實,帶來了人才的集聚。目前楊浦區有“兩院”院士65名,集聚高層次人才398名,海外人才創業企業發展到600家左右。

  金融創新,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帶來了資本的集聚。

  楊浦區圍繞創新鏈的鍛造,不斷豐富和完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楊浦區與多家銀行合作,率先試點“貸投聯動—雙創貸”“科創保”“掛牌無憂貸”等融資産品,探索政府、銀行、企業風險共擔的“雙創”融資風險補償機制,擴大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受益面。

  楊浦率先實施“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專業化運作”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完善“基金+基地”的“雙創”基金運作模式。首期募集資金100億元的科技部國家重大專項成果轉化基金、20億元的上海雙創孵化母基金和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業投資服務聯盟均落戶楊浦,並已集聚各類投資基金規模300億元。

  楊浦區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綜合服務。楊浦區金融辦副主任胡敏俊介紹,截至2018年9月底,全區共有98家企業在全球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或掛牌,其中上市企業1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72家,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2家。

  總之,在十幾年的轉型發展中,楊浦區通過各項改革和制度創新,構建了以“聯動”為主線的新型發展模式,促進創新鏈與産業鏈、人才鏈、資本鏈的精準對接。

  推開窗戶,就能感受創新的溫度

  創新的社區空間格局,引領了“雙創”文化朝氣蓬勃地生長。

  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謝堅鋼介紹,始終堅持“三區聯動、三城融合”發展理念的楊浦,率先提出創業街區的概念,致力於打破校區、園區與社區的邊界,打破研究者、生産者與用戶的邊界,打造沒有圍欄、生機勃勃、交流分享的“城市公共客廳”,使居住在楊浦的人,打開窗戶就能感受到楊浦創業創新的溫度。

  楊浦重點推動了創智天地、國定東路、長陽路、環上海理工大學4大創業創新街區建設。

  創智天地位於上海楊浦區的城市副中心,附近既有繁華的五角場商圈,也有復旦大學等高校,還有住宅區。2003年,楊浦開始啟動創智天地項目,構建創業型文化産業園區,聚集了一批跨國大企業的研發中心和相關創業服務機構。創智天地的咖啡館生態帶動了楊浦的創業氛圍,推開窗就能聞到創業創新的氣息。

  商米科技等企業就是受益於這種開放共享氛圍的新一批“雙創小巨人”。

  商米科技是做智慧零售服務硬體的新創企業,很多店舖、飯館都使用他們的智慧手持商用終端來刷手機支付、接外賣訂單。公司2013年在創智天地成立時只有十幾個人,100多平方米辦公場地。現在則佔據了兩層樓,有600多名員工,年營收規模達10億元。商米科技公司董事會秘書陳肖旌回憶説,公司選擇這裡創業,就是看中了五角場地區的商業氛圍,公司生産的第一款被譽為“外賣接單神器”的安卓系統POS機,最初就是跟附近各種小店老闆一家家談試用,被認可後再迅速推廣走紅。

  在創智天地,鄰近的校區源源不斷提供智力溢出,鄰近的商區隨時提供市場反饋,鄰近的社區居民成了産品體驗的主力軍,校區、園區、商區、社區的無邊界對接,讓這裡成為創新産品的試驗場,成為創業的熱土。

  除了創智天地,另外3大創新創業街區也都各具特色:長陽路街區融合工業文明與城市更新,老廠房改建的創業園區沒有圍墻,與鄰近的居民區共用綠地、果園等休閒場所,緊鄰園區的居住地塊還推動了長租房項目,為園區企業降低創業成本;國定東路上,集聚了眾多創客的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通過打破圍墻,與對面的騰訊眾創空間相呼應;環上海理工大學街區則聚合高校科技資源,為創業者營造更加開放、自由、交融的創投生態環境。

  結合開放、融合的創新創業街區建設,楊浦區以“共享”為主線的社區治理模式不斷創新。其中,重點以黨建引領為重要抓手,打造“區—行業—街鎮”的區域化黨建聯盟體系,借力“互聯網+”建設“智慧黨建”系統,將黨建引領深深嵌入創新創業的經濟鏈條,用集體的力量促進“雙創”文化蓬勃生長。

  目前,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到7600余家,一批“互聯網+”和“四新經濟”企業呈現出爆髮式增長態勢。位置網、阿裏體育、優刻得雲計算、達達京東到家、學霸君、麥奇教育、流利説、愛回收、商米科技等企業,成長為行業領導者和細分行業“隱形冠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改革正在進行時,新風總從海上來。上海要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楊浦區的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就是不容錯過的華章。我們期待著,楊浦轉型之路能越走越好,越走越寬,為中國其他老工業基地的轉型發展寫出一篇先行者的範文。(經濟日報社楊浦轉型發展課題組)

責編:陳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