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騰衝,中國西南邊陲重鎮,曾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裡也被喻為“中國遙感的搖籃”——1978年到1980年,中國科學院聯合雲南省,與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林業部、國家海洋局等單位的700多位專家,合作開展了我國第一次大規模、多學科、綜合性航空遙感應用試驗。
40年後,第三屆“數字絲路”國際會議日前在騰衝召開。明年起,“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DBAR)——這個由我國科學家提出並主導的為期10年的國際科學計劃,將在完成2016年至2018年第一個階段計劃的基礎上,開啟第二階段的研究。中國遙感科技和地球大數據的應用,正在為“一帶一路”架設一座“天橋”。
為解決老問題提供新可能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DBAR主席郭華東院士在會上提出了一個新想法:沿“璦琿—騰衝”——中國人口密度分界線,構建“美麗中國中脊帶”,從而為解決兩側大尺度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作貢獻。“該帶面積廣大,要經過多個自然保護區、少數民族聚居地等,地形地貌、人口分佈、資源環境情況都顯具特徵。遙感技術和地球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可給破解‘胡煥庸線’提出新方向。”郭華東説,地球大數據是新型戰略資源,是開展生態環境監測、可持續發展評價的重要手段,可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就在第三屆“數字絲路”國際會議期間,郭華東領銜的騰衝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今年5月,他領銜的“愛輝院士工作站”也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成立。“在‘胡煥庸線’兩端建立院士工作站,就是希望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升地球大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加強兩地空間信息技術和應用水準。”郭華東介紹,希望能夠構建“一線”(即胡煥庸線)、“兩端”(愛輝、騰衝)、“三國”(即中國、俄羅斯、緬甸)、“九省”(沿該線涉及中國9個省區)組成的“美麗中國中脊帶”發展格局,促進東北亞與東南亞在東北—西南便利交通與貿易的形成。
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解決老問題提供了新可能。如今,對地觀測技術和地球大數據正在很多領域大展拳腳——在泰國,空間技術是泰姬陵的“保護者”;在非洲,遙感技術是農業估産的“磅秤”;在人力難以到達的海洋中心和沙漠中心,對地觀測技術是監測環境變化的“眼睛”……在地質災害監測、災後重建等工作中,遙感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遙感與地震風險評估研究室主任、中國地震應急遙感技術協調組組長王曉青介紹,遙感技術在地球地質活動構造和活動斷層監測、地震烈度評估、災後重建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正在制定遙感評估地震烈度的行業標準,預計今年年底能夠完成。”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年,由中國科學家倡議發起的DBAR計劃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經有5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了這項國際科學計劃,旨在通過分享數據、經驗、技術和知識,實現地球大數據在“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科學服務。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趙千鈞説,DBAR同時是中國科學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中的重點部署項目,將以地球大數據技術為支撐和紐帶,建立國際首創的“數字絲路”決策支持系統等,並擬在懷柔科學城建立國際地球大數據科學中心,為實現“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相信通過該專項及DBAR的實施,將為全面提升‘一帶一路’地球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創新、科學發現、宏觀決策和社會公眾知識傳播服務等作出創新貢獻”。
受到世界歡迎的中國遙感
贊比亞大學執行校長盧克説他今年有一件高興的事:在DBAR的支持下,“數字一帶一路·農業與糧食安全卓越中心”在贊比亞大學成立了。“我們參與了DBAR的農業與糧食安全子項目,在中國和各國科學家的幫助下,我們建立了數據模型以評估贊比亞和整個非洲的農業生産能力,為贊比亞,乃至整個非洲的農業管理提供幫助。”盧克説,“在農業合作的基礎上,我們將繼續開展水資源管理、環境監測等合作。”他希望能以建立卓越中心為契機,引進更多中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吸引兩國更多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參與進來,把中心做大做強。
同樣高興的還有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蒙提(Monthip Sriratan)。她介紹了中泰兩國科學家利用遙感技術在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和海洋環境監測中的經驗,“DBAR通過環境監測、數據共享、決策服務等系列工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她還希望DBAR進一步基於沿線國家的本土化、多元化特點,利用地球大數據共同關注當前氣候變化、災害風險、環境污染等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形成一個開放式、國際化網絡,為人類福祉作出貢獻。
“許多‘一帶一路’國家的地球大數據運用能力較弱、應用研究水準較低,既無能力開展空間與地面觀測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也不具備對地球大數據科技人才的培養能力。我們希望通過DBAR與沿線國家開展合作,提升他們的遙感科技水準,造福當地人民。”郭華東介紹,DBAR自啟動以來,已在環境變化、自然災害、世界遺産、水資源、農業與糧食安全、海洋與海岸帶、城市環境、高山和寒帶等領域開展了地球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研究和創新合作。首批成立的8個國際卓越中心分佈在俄羅斯、巴基斯坦、意大利、摩洛哥、贊比亞、泰國、芬蘭和美國,希望借助卓越中心形成共同研究、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科技合作開放基地,並以其為支點,形成具有區域優勢和研究特色,輻射周邊地區的國際合作網絡。
也是在這次會議上,“數字絲路”地球大數據平臺正式發佈。這一平臺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放,將努力實現多源數據信息的集成化、數字再現與多要素交叉集成等目標,從而有效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於“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而這,僅僅是開始。郭華東表示,2019年,DBAR將由籌備和啟動階段(2016-2018年)轉向第一個實施階段(2019-2022)。“為更好規劃實施發展,DBAR制定了新一期評估及實施階段規劃草案,重點針對‘一帶一路’地球大數據支撐服務能力建設,全面開展‘一帶一路’指標評估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遙感科技和地球大數據也要不斷創新,努力形成國際一流研究水準。例如,在遙感基礎理論的突破、數據匯聚和共享機制的建立等方面,科學家們還要付出更多努力。
郭華東説:“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與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著共同的目標,以人類福祉為根本,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我們相信,中國科學家將在其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而這,也是我們的責任。”(記者 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