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相繼曬出5G行業標準制定的成績單。業內人士表示,對三大運營商來説,目前在有線寬頻和移動通信業務上的價格戰負面效果正逐漸顯現。未來,為贏得更多更為長久的優勢,運營商們將會借5G更多展開專利、標準層面的競爭。
主導標準制定
近日,在意大利索倫托舉行的RAN #82全會上,3GPP國際組織發佈首個完整5G設備性能規範,這也成為5G從技術標準到設備落地的重要標誌之一。
對此,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在5G性能標準制定過程中,中國電信主持了5G基站基帶性能的技術討論和標準制定,負責全部673個測試例的性能收集和校驗,並牽頭組織3GPP官方技術標準的撰寫。
據了解,全球各國行業規範及運營商企業規範,均基於國際組織3GPP標準制定。3GPP 5G標準包括核心規範和設備性能規範,其中的5G核心規範已于2018年6月發佈。本次5G設備性能規範的發佈,實現了5G技術標準的完整性。對所有廠商的設備研發生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運營商的5G(預)商用網絡性能至關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中國聯通也正式宣佈,國際通信行業標準化組織3GPP發佈首個Sub-6GHz 5G獨立部署終端射頻一致性測試標準“TS 38.521-1”,該標準由中國聯通主導,為5G時代終端一致性測試提供技術依據,為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提供參考。
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終端標準是行業雲、管、端三大標準體系之一。中國聯通在國際、國內標準制定工作中已經走在業內前沿,本次終端測試標準的發佈極大提高了中國聯通5G時代國際標準的話語權。
此外,國內運營商“老大”中國移動,也早已開始主導制定5G標準。2017年12月,中國移動宣佈,公司牽頭完成首版5G網絡架構國際標準,標誌著全面實現5G目標的新架構已確定。
中國移動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稱,5G系統架構(5GS)項目由中國移動擔任報告人主導完成,並得到全球超過67家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是首次由中國人牽頭設計的新一代移動網絡系統架構。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運營商集中公佈在制定5G標準方面取得的成就,除宣誓自身話語權外,也為産業鏈內相關配套企業釋放信號。通過公佈制定5G標準相關進展,在展現自身相關技術路線的同時,也使有意與自己合作的産業鏈企業積極準備,加快配套跟進的步伐。
價格競爭觸頂
與標準制定上火藥味漸濃相比,三大運營商在有線寬頻和移動通信業務上的競爭早已白熱化。多年來,“價格”工具一直是三家之間展開競爭的核心手段。
2018年,中國移動在手機流量競爭上動作頻頻。下半年,國內多地用戶稱,收到中國移動贈送的流量,其中以10G和20G居多,不少用戶多次累計獲得的流量甚至接近50G。
除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搶奪用戶方面也毫不手軟。據統計,截至2018年2月1日,中國聯通共推出86種互聯網套餐卡,這些套餐卡突出的特色是互聯網公司定制,可以免去部分訪問流量。同時,2017年,僅騰訊王卡就為中國聯通帶來超過5000萬用戶。
此外,中國電信在全國各地也持續推出各種低價手機套餐。2018年底,雲南電信推出月租僅0.01元的“關愛卡”,該套餐每月可獲得1G全國流量和100分鐘國內通話時間等,部分定向流量免費。
事實上,在打響手機流量爭奪戰的同時,三大運營商在有線寬頻領域的價格戰更為慘烈。自2013年獲批寬頻業務牌照後,中國移動就大力搶佔寬頻市場。最初,在我國沿海地區,中國移動10M寬頻每年價格只需300元,價格僅為電信同類型寬頻的1/3,而且也低於長城寬頻等民營寬頻。此後,中國移動在全國多省的寬頻新增用戶超過全省新增總量,不僅搶佔了多數新增用戶,還吸引競爭對手的老用戶。
隨著中國移動的步步緊逼和“提速降費”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開始跟進價格競爭。2018年,中國移動開始陸續在國內多地推廣“免費贈送寬頻”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推出大量寬頻優惠産品,兩家均預計寬頻費用年內降低至少30%。
在此背景下,國內部分地區的價格競爭甚至開始演變成為惡性的“價格戰”行為。在2018年中期業績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曾坦言,“近年來寬頻競爭的確比較激烈,有的地方打得比較慘烈”。
付亮表示,中國移動採取的是低價切入市場策略,並不具備大幅降價空間(除用戶從其他運營商轉入的降費外),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降幅超四成,由於用戶數未能同步增長,電信、聯通寬頻收入同比下降已基本定局。
因此,對於運營商而言,繼續無限制地加碼價格競爭無疑將會越來越“不划算”。正如中國電信執行副總裁高同慶此前所説,“價格戰帶來的後果將是降低運營商的服務能力,最終損失的是股東利益和消費者權益”。
借標準搶先機
雖然在價格方面展開競爭的空間變得越來越有限,但面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三大運營商開始加碼在標準領域的佈局,以期贏得更多競爭優勢。
據了解,5G標準已確定未來將只有一個技術標準,這意味著5G商用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將採用統一技術標準,而之前的2G、 3G、4G則有多種技術標準,運營商除要關注頻譜的分配,還要關注被授予哪種技術標準的商用牌照。
“目前,5G標準體系內已經有上萬種專利。”在付亮看來,雖然整體上5G只有一個標準,但還會存在很多細分標準,在具體細節方面仍會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各家運營商都在發揮自己所長,在不同領域取得突破。
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5G領域,中國移動提出“5G之花”,八項指標成為ITU標準;中國移動在ITU、3GPP牽頭15個項目,申請專利超過千項,在5G首版標準中貢獻提案超過1500篇。
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則透露,目前中國電信共主導5G國際標準化項目及任務33項,提交國際文稿657篇,申請5G發明專利197項。
同時,中國聯通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中國聯通已在3GPP RAN5 4G/5G領域提交文稿30多篇,牽頭立項三個項目。其中,TS38.521-1技術標準已經實現第一版本交付,其餘兩個LTE終端項目仍在推動中。
“專利尤其是核心專利越多,在這方面的影響也就越大。”付亮表示,在規模試驗過程中,三大運營商建立起一系列商用規範,有一些規範成為行業標準或專利,這些規範有利於相關企業在5G上儘快實現商用。在5G標準和專利方面,雖然中國移動具有一定優勢,但其實三大運營商做的都不少,只是電信和聯通此前相對低調。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5G時代即將到來,未來手機將成為運營商們的搖錢樹。與價格競爭相比,技術層面的競爭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競爭策略,也將釋放出更長遠且持久的競爭優勢。未來,移動通信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記者 劉洋 濮振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