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創板上市推薦指引 看漢能歸來的商業價值
來源:中國日報網  |  2019-03-08 08:59:03

  2月26日,漢能薄膜發電(0566.HK)通過港交所披露易發佈公告稱,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方案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准發佈,按公告顯示的提議方案,漢能薄膜發電股東將以換股方式獲得新公司股份,並尋求在A股上市。

  3月3日晚,上交所發佈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解釋了科創板掛牌企業標準、信息披露要點等核心內容,明確要求保薦機構重點推薦3類企業、7大領域、6條標準審定科技創新能力。

  漢能薄膜發電回歸A股的路徑尚不得知。但如果對照這份推薦指引,停牌已經3年零9個月的漢能薄膜發電極有可能在未來的科創板浴火重生。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7年,漢能就已經開始佈局獨角獸計劃,截至目前已培養了超過20個極具潛力的項目,其中部分項目已經符合科創板要求,極有可能成為漢能回A的一支‘奇兵’。

  甚至有記者計算,若以A股IPO發行默認的市盈率23倍計算,漢能薄膜發電的公司估值將達到2852億元。三年前曾經損失2000多億的李河君卻已不再甘於只講述一個簡單的商業故事。

  01 商業模式

  提起漢能,絕大多數人看不懂。他們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哦,做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公司。表面上,漢能是一家光伏發電的公司,其實漢能更是一家結合了裝備製造、半導體晶片及發電為一體的公司。

  要真正的了解漢能,不妨從太陽能電池説起。光伏發電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目前主要應用於光伏發電的電池都是基於半導體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傳統也更成熟的晶硅電池;另一種就是薄膜太陽能電池,它的厚度最薄不到一微米,比頭髮絲還細幾十倍。又細分為非晶硅電池、碲化鎘電池、銅銦鎵硒電池、砷化鎵電池等種類。漢能的薄膜發電技術,就是借助薄膜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目前掌握這一核心技術的國家只有美國、日本、和歐洲少數幾個國家,漢能的技術可謂全球領先。

  歐美最大的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和日本最大的太陽能公司Solar Frontier都是使用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從科創板上市推薦指引 看漢能歸來的商業價值(中首)(焦點高清)(財智推薦)

  2009年,漢能決定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主流的是更成熟的晶硅電池,但漢能選擇了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光伏行業,晶硅與薄膜哪個能代表未來趨勢,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李河君把晶硅和薄膜看成“兄弟關係”。從2012年到2014年的兩年間,李河君帶領漢能相繼並購了米亞索能(Miasole)、索力比亞公司(Solibro)、全球太陽能(Global Solar Energy)和阿爾塔設備(AltaDevices)四家世界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通過全球技術整合,漢能掌握了硅鍺、銅銦鎵硒、砷化鎵等多條産品技術路線。

  銅銦鎵硒、砷化鎵,本質上是技術術語,應用層面上,就是我們講的移動能源或者分佈式能源。更通俗地理解它,薄膜發電就是把傳統能源發電反過來幹,分散式供電。美國人1983年開始做,已經做了35年。但是2012年的時候,因為頁巖氣的開發,太陽能在美國的發展遇到了瓶頸,漢能前去收購,一個産業就此和中國的清潔能源行業有了不解之緣。

  02 半導體行業

  薄膜太陽能屬於半導體行業。

  這個行業的三個特點是,高科技,能源屬性,裝備行業。如果對照《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漢能在半導體、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五個領域都可納入。

  太陽能光伏行業有個特點,幾乎都是買別人裝備,但是漢能自己做核心裝備。李河君強調,漢能是一個“晶片”供應商。當然,漢能並非簡單的薄膜電池晶片製造商,而是把産業上中下游整合、打通,上游製造生産晶片的裝備,中游製造晶片,下游把晶片應用於漢瓦、漢墻等日常可見的太陽能發電産品。

  在上游,漢能製造高端裝備,也就是生産薄膜太陽能晶片的裝備。漢能將核心裝備賣給中游廠商。在這幾段鏈條中,漢能主要做上游裝備和下游産品銷售,並且和合作者共同參與中游生産,相當於漢能培養晶片供應商。這個環節至少大概能有20%的毛利。

  由於漢能對於下游市場的巨大容量極具信心。所以廠商買了漢能的裝備以後,生産的所有晶片不但由漢能全部買走,也就是李河君常説的漢能可以 “買斷十年産能”,這個環節讓製造晶片的廠商們有大概20%的毛利;同時,漢能還直接參股晶片生産的企業。

  在下游,漢能將買來的晶片做成漢墻、漢瓦、漢路這些終端應用産品,把這些産品銷售給終端市場上的消費者,這個環節大概至少也有20%毛利。

  上游和中游的高毛利,會不會成為終端消費者的負擔呢?據漢能測算,上游20%的毛利傳導到下游大概會增加下游2%左右的成本。中游傳導到下游8個點,上游和中游各20%的利潤傳導到下游,大概增加10%的成本。

  由此看出,漢能做的是一個前無古人,後也可能無來者的全新商業模式。

從科創板上市推薦指引 看漢能歸來的商業價值(中首)(焦點高清)(財智推薦)

  4年前,李河君在接受採訪時談到:“地面電站對於光伏來講不應是主流,主流應是分佈式和移動能源。我曾經和一個著名的企業家講過一個觀點——你什麼時候放棄地面電站,什麼時候才算真正理解了什麼叫做光伏。”

  李河君介紹:“(這個行業)具備三大特點:第一高科技,第二是能源屬性,第三裝備行業。能源行業、高科技行業、裝備行業三條一加,難度非常大,門檻非常高,所以當時真是不太敢弄。2010年、2012年的時候,當時我估計需要(投資)300億,到目前我們(投入)超過800億。高科技技術不用説了,能源市場要花錢,裝備行業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又要時間、又要錢、又要技術,難度非常大。所以為什麼漢能八年來,這麼長時間沒掙錢,投進去,這個行業需要八年或者以上,就像水電站一樣。”

  如此看來,漢能有著跟半導體行業更接近的屬性:大投入、回報週期長、核心是晶片。李河君看來,這個全新的模式一旦跑通,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就像三星公司,雖然以消費電子産品著稱,但半導體是其營業利潤的大頭。

  在産品的迭代上,漢能也有著半導體企業的影子。

  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做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的時候,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據介紹,測算顯示,薄膜太陽能技術的轉換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成本便下降5%~8%。這對砷化鎵技術的市場化應用意義重大。漢能旗下的Alta公司不斷提升單結電池太陽能轉換效率,最近的一次是Alta在2018年下半年創造的29.1%。

  漢能的漢墻剛開始研發的時候,成本每平米2500到2600,現在降為幾百塊錢。漢瓦最開始成本也是2000多元每平米,現在降到1000以內,未來可以降到幾百塊錢。

  漢能高層多次提到,希望成為移動能源領域的英特爾,圍繞自身的核心技術打造生態。比如,在伺服器及PC領域,提供晶片的英特爾和提供作業系統的微軟,在全球與聯想、戴爾、HP、華碩等廠商結成廣泛的戰略同盟,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成功在B端做大了數據中心伺服器市場,在C端做大了PC市場,成為彼此共同進退的良性循環。

  李河君強調,漢能是一個晶片供應商。希望薄膜發電領域出現更多的蘋果、三星和華為,為晶片技術帶來更好的應用。漢能也一直在致力於尋找這樣的公司。

  “總體來講漢能是晶片供應商,只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比如我們把晶片技術提供給做背包的公司,我們不單純賣背包。應用上的殺手級産品漢能也會有,比如漢瓦、漢墻和太陽能汽車。”

  薄膜太陽能晶片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有很多應用場景,甚至有的現在還沒有想到的。比如,薄膜太陽能的晶片與鞋子結合,就是可以發電的鞋子,放在服裝、放在教育等場景中,也會産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應用。

  如此多元的未來,放在2010年漢能剛剛上馬薄膜太陽能項目時,沒人能夠當事後諸葛。在此之前,無錫尚德、正泰都在這個領域中有所投入。但是太多的人,由於習慣於買裝備,而不是像漢能一樣做裝備。這些企業有的成了先烈,有的成了後進。

  今年,漢能上游裝備銷售良好。漢能的銷售結構在不斷調整,現在先賣裝備、釋放産能,産能釋放完了以後,下游市場就很重要了。現在,漢能在全球30多個國家已經佈局了下游銷售團隊。漢能目前苦於沒貨賣,原因在於産能卡在上游沒有釋放。

  03 動心忍性

  2015年是李河君的本命年。

  這一年,是漢能的巔峰時刻,李河君以1600億元身家成為“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首富。這一年的5月20日,漢能股票遭遇做空,股價在20分鐘之內暴跌47%,被迫緊急停牌。也是這一年,漢能拿出了自上市後首份虧損的年報:全年凈虧損122.34億港元(上年同期盈利32.04億港元),這一年的虧損額,是前四年盈利總和的近兩倍。

  這段時間,應該是李河君和漢能史上最最暗黑的時刻。所有人都在關心:漢能還在不在?據説,除去以前的銀行借款,漢能再也沒有任何銀行願意借款。無心插柳,卻使得公司的負債率比很多企業都要低。

  2018年,漢能迎來業績爆發。2018年1-6月,漢能薄膜發電完成營收172億元,凈利潤高達62億元,是前一年的30倍。

  李河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説:“回顧公司發展史,大體可用兩個傳奇來總結:第一個傳奇,用八年在海拔2000米的高原,一鍬土一鍬土地建成了一個全球民營企業投建的最大的水電站。第二個傳奇,也是用八年建成了一個全球技術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企業。”

  人們很難想像,經過8年的努力,漢能硬是在單晶、多晶兩大主流之外“孤獨”地撐起了第三條路線——薄膜太陽能。

  李河君承認:“這個行業確實難度非常大,而且它沒有現成的模式,什麼都沒有,全部自己弄。不像蘋果、華為,生産的這個手機,工廠我們現在沒有,裝備都自己做,因為整個行業是創造出來的。”

  漢能公司的官方宣傳資料宣稱,漢能目前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産業鏈最全的薄膜太陽能企業,是全球薄膜太陽能行業的領導者。2018年漢能申請專利超過10000件;平均每天60項專利,近一半是發明專利。今年計劃再增加2萬專利,就能達到3萬專利,5000個標準。未來的三年內,漢能專利要達到30萬件。

  某種意義上,移動能源這個行業所有的標準定價權都掌握在漢能手裏。

  過去三年,漢能薄膜發電的股份一直處於暫停買賣狀態。

  去年10月23日,漢能移動能源曾發佈通告稱,計劃回歸A股。

從科創板上市推薦指引 看漢能歸來的商業價值(中首)(焦點高清)(財智推薦)

  儘管證監會、上交所有關負責人反復強調科創板並無“首批名單”,但是人們還是樂觀的暢想著行業的美好未來。畢竟自2015年以來,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先後發佈35個文件,將薄膜太陽能技術及相關應用列入國家重點鼓勵和支持的技術和産業目錄。

  去年4月,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等六部委在《智慧光伏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出,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提升太陽能産業智慧製造水準;鼓勵特色行業智慧太陽能應用,促進我國太陽能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大力優化創新生態,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創新中心等建設。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人們從看不懂薄膜太陽能,質疑,甚至嘲笑,到越來越堅信:薄膜太陽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中國少有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薄膜太陽能行業正面臨爆發性增長;漢能佔據了在該領域高端裝備方面90%的核心技術……100瓦太陽能通過薄膜發電轉化出31瓦,陽光正好能量正佳,祝漢能越來越好。

責編:陳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