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以下簡稱“中茶協”)官網正式開通“重點産茶縣春茶(幹毛茶)集採信息平臺”,該平臺是中茶協有序推進“2020中國茶葉行銷年”和茶業扶貧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
“茶葉是每年第一批農産品,經濟附加值比較高。”中茶協秘書長梅宇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説,往年很多農民有餘力就會出來當採工,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工尤其是異地採工預計會大量減少。根據中茶協調查,目前是早春茶采收的階段,本次疫情對今年茶葉流通的影響不小。
梅宇表示,雖然今年早春茶總體有所減産,但病蟲害減少了,總體來看,今年寒潮來得早,利大於害。讓茶芽生長得慢一點,既有利於茶芽提高營養飽和度,也利於採茶工作順延,有效應對了採工不足的情況。因此,疫情只是對春節前後的成品茶銷售市場造成嚴重衝擊,對全國整體早春茶市場來講影響不大。
近年來,茶産業成為地方脫貧的重要抓手。梅宇介紹,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中有227個與茶葉有關,其中又有近三成是以茶葉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收入來源。名優茶採摘時間集中在3月下旬,採工需求量很大。以安吉白茶為例,安吉縣採茶期內需要採工約20萬人。生産信陽毛尖的信陽地區也同樣需要大批採工。
當前名優茶用機器採摘的技術尚不成熟,茶産業對採工的需求短期內很難改變。“一些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採工,即使來了也無法作業,企業只能多招一些疫情低風險地區的採工。另外結款方式也從過去的按天給錢改為計件制,以提高勞動效率。”梅宇説。
茶葉的銷售也受到嚴重衝擊。茶葉交易往往都是在茶城、茶市開展規模性聚集式交易。現階段,全國各地的茶市基本都處於關閉狀態。梅宇表示,現在茶農比較關注能否交易的問題。目前,有的地方已開始行動,浙江最大的兩個茶葉市場已先後開市。
“茶行業交易方式多為看樣定價,這方面需要加強誠信建設。”梅宇説,中茶協剛剛開通的“重點産茶縣春茶(幹毛茶)集採信息平臺”,就是為了方便産銷雙方對接,促成茶葉的交易。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49家優質加工單位,通過當地政府或行業組織的推薦入駐該平臺。
梅宇表示,為了推動茶葉扶貧,小罐茶等企業已紛紛響應協會號召陸續啟動公益扶貧茶項目。中茶協還將與京東、蘇寧等平臺聯手開展一系列電商活動,幫助茶農賣茶。其他很多電商平臺也主動來聯繫協會,要給予茶農一定的費用減免扶持。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採茶成本肯定提高;中檔茶葉量會增大,但價格總體應該保持平衡;高檔茶相對減少,價格會相應提高。總體價格應該保持平穩,不會大起大落。”對此,梅宇建議,政府應增加對於茶産業的補貼力度,同時刺激茶葉消費,倡導科學飲茶,拉動茶産業發展。(記者 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