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項目——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總裝車間。 苑立偉攝
京津冀地區産業鏈上企業抓緊生産,把落下的進度“搶回來”,把排定的任務“緊”起來。河北省主動服務對接京津,在打通産業鏈條上聯動發力,推動京津龍頭企業在冀310余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産,通過“點對點”服務協同,全力推動京津冀産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産。
“自2月22日復工至今,已向北汽福田發走880套制動盤,剛又接了3000隻制動鼓訂單。”日前,河北振東制動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尹愛軍説,公司以對接北汽福田等大企業為牽引,上下游産業鏈、供應鏈已基本打通,生産逐漸步入正軌。
連日來,河北省主動服務對接京津,在打通産業鏈條上聯動發力,推動北京奔馳、京東方等京津龍頭企業在冀310余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産,通過“點對點”服務協同,全力推動京津冀産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産。
産業鏈上企業共生
“前段時間,我們分兩批為天津一家客戶發走2000套負壓設備殼體,讓生産線高度緊張了一個月,還沒喘口氣,新的訂單又來了。”3月19日,走進河北永清縣華興五金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棟正在安排訂單生産,“剛接到北京一家生産制卡機客戶的訂單,還有天津一家生産色譜分析儀客戶的訂單。”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一個個“堵點”正被打通,在京津冀地區,越來越多産業鏈上的企業正抓緊生産,把落下的進度“搶回來”,把排定的任務“緊”起來。
在汽車行業中,以北汽福田、北京現代等重點企業為龍頭,帶動了河北省6市33家配套企業復工復産,累計為京津汽車行業企業生産衝壓焊接件1.1萬件、配套軟管4200套、油封保護套組件1350套、油變配件2700套。
電子信息行業中,以京東方科技集團為龍頭,帶動了河北省保定、廊坊、雄安新區3地10家企業緊急復工,為京東方科技集團提供液晶顯示器配件1.1萬個、EPE紙墊300萬片、纏繞膜墊片40萬片、紙板20萬片。
近6年來,河北滄州積極承接北京外遷汽車項目,帶動一批世界知名汽車配套企業落戶,已建成汽車及零部件項目200余個。2019年,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檢測中心簽約滄州,汽車新技術研究中心和司法科技鑒定中心、智慧網聯汽車試驗中心等紛紛落戶,形成了完整的汽車全産業鏈條。
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以來,河北省累計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9773個,有力促進了全省産業結構優化。數據顯示,2018年河北省三次産業結構由2013年的11.9:52:36.1調整到9.3:44.5:46.2,實現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2019年,河北第三産業佔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51.3%,為歷史最高水準。
承接平臺共同發力
“公司從北京市大興區全部遷往聯東U谷廊坊國際企業港,未來産值將突破5000萬元。”去年,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正式啟動建設運行,讓藍勝宇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文勝格外激動。
周文勝認為,之所以選擇外遷,除了區位優勢,最重要的是聯東U谷體現出來的産業研判、企業服務等專業能力,“特別是管家式服務解決了企業的後顧之憂,在第一次接觸後不到半個月時間,我們便決定正式簽約入駐”。
截至目前,聯東U谷在河北廊坊、石家莊、保定、唐山等地投資建設産業園區10多個,累計為河北引進企業200多家,其中八成以上為京津企業。産業一體化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加強重點承接平臺建設,則是河北承接京津産業轉移的重要抓手。
2016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共同成立京津冀中小企業服務一體化協同發展小組,聚焦園區建設、企業服務和投融資三方面服務功能,積極服務京津冀中小企業發展。數據顯示,3年多來,已有15家北京機構在津冀開展企業孵化、人才培養、國際化對接等各類企業服務,共服務企業1萬餘家,助力企業成長壯大、走向世界。
記者從河北省發改委了解到,京津冀協同發展6年來,河北牢牢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按照“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以雄安新區集中承載地為核心,曹妃甸區、渤海新區、津冀蘆臺·漢沽等5個協同協作平臺為重點,4個特色專業平臺和33個個性化平臺為支撐,集中打造“1+5+4+33”重點承接平臺體系,承載能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同時,隨著河北·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等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及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曹妃甸中關村高新技術産業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示範園區等平臺建設完善,協同創新步伐也在加快。截至2019年,河北與京津聯合共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98家、産業技術創新聯盟76家。“十三五”時期以來,河北累計吸納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662.9億元。
政策機制共建共享
作為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首家創新中心——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歷經5年的運營實踐,走出了一條打造“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的特色之路。
“通過一系列産業對接和創新創業服務,我們將高端人才、科研院所、金融資本、技術成果、領軍企業等要素引入創新中心服務平臺。”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扈德輝介紹説,2015年至2019年,通過各類活動共促成82家企業落地,45家域內外企業達成技術、市場等多項合作,合作規模超過5億元。
6年來,京津冀三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行政、執法、稅收、統計、生態等政策措施,促進資質互認、資源共享,推進京津冀人才、資金、能源、數據等要素市場一體化。河北通過與北京共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與天津共建蘆臺·漢沽協同發展示範區,在管理機構設立、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産業對接招商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融資難融資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攔路虎”。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創新推出的融資租賃服務模式,成為公司加快與京津冀地區中小企業合作的“拿手戲”。
“我們推出‘租賃+投資’等模式,通過搭建投租聯動平臺助力客戶發展。對於京津冀地區的中小企業,公司給予低準入信用門檻優惠。”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聞介紹,公司已在津冀兩地共為89個項目提供融資支持,融資金額達20億元。
自2016年以來,北京方面通過股權投資、擔保融資等多種形式,已為600余家津冀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北京市經信局數據顯示,在北京市認定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中,共有10家企業在河北、天津建設及運營20個園區,總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超過550家,同時對接300家北京企業落地産業園。(記者 陳發明 通訊員 米彥澤)